浅谈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1-12-16T08:58:37.8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月22期作者:黄琼
[导读] 会计属于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
在会计教学中,中职教师需要不仅为学生介绍会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为学生提供实操机会,锻炼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水平。
黄琼
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会计属于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
在会计教学中,中职教师需要不仅为学生介绍会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为学生提供实操机会,锻炼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水平。
为实现以上目的,教师有必要构建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科学指导学生学习会计理论与实操知识,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体化教学理念,研究了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提出了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的路径,以期为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有序推进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院校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是其的“职业性”。
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职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地优化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若是教师能够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就可以充分地保障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强化学生专业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规范推进会计专业教学工作。
1一体化教学理念
一体化教学理念指的是通过加强各方面的教学配合,形成教学合力,以此提升教学水平[1]。
在一体化教学理念下,有必要调动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师等力量,便于高效践行一体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
2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
2.1情境教学方法
为提升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
其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在实验室开展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比如,教师可以准备好各种账簿、凭证、报表等为学生创设实物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会计核算、报表制作等多项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会计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率。
2.2小组教学方法
教师有必要采取小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比如,在讲解“讲解点钞方法和技巧”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合适的小组,鼓励小组探讨“点钞方法和技巧”。
随后,教师可以拿出“点钞练功券和点钞机拿”,让学生分组练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点钞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的点钞能力。
2.3案例教学方法
通过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合理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因此,教师需要把案例应用在教学工作中。
比如,在针对“会计核算形式”知识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关于某一个公司具体资金操作流程的案例,指导学生学习资金操作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需要为学生留出实践操作的时间,鼓励学生依据该公司具体资金操作流程,开展实践活动。
为调动学生参与会计教学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取学习案例,以此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3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的路径
3.1建立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
中职院校需要加大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建设力度,完善一体化教学硬件设施,从而保证实训教学活动开展效果。
在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时,中职院校可以把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相结合,进行形成一体化的会计教学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中职院校需要科学地对实训室进行分类,其中可以依据会计特点、教学要求等,将实训室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手工账实验室,另一类是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之后,就需要根据手工账实验室、手工账实验室建设标准规范,推进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针对手工账实验室,需要配备算盘、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设施,同时还需要构建多媒体设备,便于教师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学习会计理论以及实操知识。
针对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需要配备老师服务器、学生端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相关实验设备。
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容易引导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实操技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中职院校还需要依据一体化教学理念、要求以及会计人才培养需求等,完善与优化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的建设工作,以此保证教师高效利用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进行教学工作[2]。
3.2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
在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采取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以及对会计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提高一体化教学水平,中职院校需要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以为会计一体化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有必要引进既有讲师职称又有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能力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有必要定期对会计专业教师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帮助会计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保证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工作。
除此之外,中职院校有必要定期考核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以督促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进步。
3.3构建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为检验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需要着力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
本次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了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的要点:一是树立一体化评价观念。
在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时,需要观念先行,即树立一体化评价观念,以树立一体化评价观念指导体系构建工作。
在一体化评价观念下,需要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面地评价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
同时需要了解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评价标准。
会计实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为更好地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融入一体化评价观念,有必要依据这些教学内容,开展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工作。
二是明确一体化评价目标。
通过明确一体化评价目标,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评价工作偏离正确的方向。
为此,需要明确一体化评价目标。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希望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助推社会发展。
基于此,中职院校可以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3]。
二是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
可以构建定量、定性评价体系,之后积极地应用多样方式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保证评价水平。
比如,采取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检结合的评价方式,便于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此全面地考察学生;采取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清楚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的掌握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需要让评价融入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进而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三是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有必要丰富评价主体。
比如,可以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探究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对方;还可以将企业作为评价主体,以此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比会计实操技能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现状来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胜任会计工作。
主要是因:学生实操技能不高,在开展会计工作时容易遇到问题。
同时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掌握得也不够扎实。
基于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主动地制定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以此有效推进专业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佩虹.移动平台下混合学习模式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20.
[2]朱敏.移动混合式学习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的应用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115+117.
[3]董怡呈.“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以《错账更正》课堂教学为例[J].管理观察,2019(03):144-145. 黄琼,19851002,女,汉,广东河源,大学本科,中级,财务会计,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