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训练:地球与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图
1.如图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
图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该岛的地形、河流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丘陵为主②东部河流流程短 ,水流湍急③该岛海拔最高处可能为 1600 米④丙处山脉呈东北 -西南走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小明利用一天的时间对我国海河流域某山地进行了徒步观察,以下列图为“该山地等高线表示图”,图中虚线为小明的观察路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小明观察的日期最有可能在()
A. 3月份
B. 9月份
C. 6月份
D. 12 月份
3.小明记录图中信息时所在的地址是()
A.丁
B.丙
C.乙
D.甲
以下列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相同时期河岸线变化表示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合适浅水游泳的地址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该图比率尺增大一倍,则()
A.新图比率尺为 1∶5 000
B.新图幅为原图的 2 倍
C.甲地地表坡度变陡
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
以下列图为“我国某地区烃源岩积聚厚度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在积聚烃源岩的年代,图中四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图中显示,积聚厚度小于100米的烃源岩面积大体是()
A. 1 200 km2
B. 7 500 km2
C. 11 000 km2
D. 24 000 km2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 :m),回答以下各题。
8.关于图中湖泊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湖泊为外流湖
B.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④
C. 6 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
D.该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合适水产养殖
9.关于图中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河流流速较慢
C.由甲处能望到乙处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600-650米
读“某沿海城市公路分布和海岸线变化模拟表示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③地到②地的沿公路近来行走方向是()
A.大体是向东南
B.先东北,后向东
C.先西南,后正南
D.先向北,再东北
11.若现在海平面的海拔为0 米,那么①地与③地的高差 H 大体是 () A. 0.5 米< H<1.0 米
B. 0< H<0.5 米
C. 0.5米< H<1.0 米
D. 1.0 米< H<1.5 米
以下列图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 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右侧注明图为河流MN 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
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 0米
B. 2.5米
C. 7.5米
D. 11.5米
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C.此时河水补给潜水
D.西南岸流水速度大于东北岸
以下列图是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 千米,要在边长为 2 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地区图,所采纳的比率尺最合理的是( )
A. 1:40000
B. 1:21000
C. 1:4000
D. 1:20190
16.图中公路规划方案能反响出山区公路建设依照的原则有(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尽可能防备超越河流
③在斜坡段呈“之”字形波折④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斜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安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野外观察,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单位:米)
和主要河流图,并于北京时间2019 年 12 月 22 日 13:20 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成立风力发电场,该兴趣小组供应的最正确参照
地址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该小组依照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能够判断出
沿该剖面线为()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读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9.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 千米,要在边长为20 厘米的图幅中完满绘制该地区图,以下比率尺最为合适的是()
A. 1∶500000
B.一百万分之一
C. 1∶50000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200 米
20.关于①②③④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①处为山脊
B.②处可能为洼地,也可能为山头
C.③处为鞍部
D.④处比丁处高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题。
21.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的原因是( )
A.流水损害激烈
B.古冰川作用
C.断层相对上升
D.岩层褶皱隆起
22.②河比①河( )
A.结冰期短
B.水能丰富
C.含沙量大
D.航运价值高
世界某地区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 m),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23.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A. 2m
B. 8.5m
C. 5m
D. l0m
24.2009 年暑期,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抵达我国东部某省。
下
图为同学们经过几天观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__________。
(2)观察时期甲、乙两农村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
出了反对建议,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3)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观察结果服务于生产,图中① 处甲村正准备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企业建一座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开发成了梯田。
上述两处开发建设可否合适,请判断并写出原因。
(4)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给出正
确数值。
世界某地区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
5(单位: m),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25.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A. 2m
B. 8.5m
C. 5m
D. l0m
26.2009 年暑期,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抵达我国东部某省。
下
图为同学们经过几天观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__________。
(2)观察时期甲、乙两农村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
出了反对建议,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3)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观察结果服务于生产,图中① 处甲村正
准备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企业建一座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开发成了梯田。
上述两处开发建设可否合适,请判断并写出原因。
(4)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给出正
确数值。
读“等高线地形图”(以以低等高线图所示)回答以下各题。
27.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选出爬山的最正确线路是( )
A.从B点爬到山顶 A点
B.从 C点爬到山顶 A 点
C.从D点爬到山顶 A点
D.从西边爬到山顶 A 点
28.若该小丘位于邢台市西部山区则什么地址植被较好( )
A.从B点到山顶 A点
B.从 C点到山顶 A 点
C.从D点到山顶 A点
D.从西边到山顶 A 点
29.据测量, A 点到 C 点的图上距离约为 2.5 厘米, A 点到 B 点的图上距离约为 1 厘米,那么 A 点到 B 点的实地距离比 A 点到 C 点的实地距离大体近多少? ( )
A. 65米
B. 20米
C. 0米
D. 75米
以下列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 米。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30.图示地区内,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60 米
B. 390 米
C. 480 米
D. 520 米
31.图示地区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热带
D.温带
32.a、b 两地的温差约为 ( )
A. 0.3℃
B. 1℃
C. 2℃
D. 3℃
世界某地区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 m),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33.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A. 2m
B. 8.5m
C. 5m
D. l0m
34.2009 年暑期,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抵达我国东部某省。
下图为同学们经过几天观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__________。
(2)观察时期甲、乙两农村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
出了反对建议,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3)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观察结果服务于生产,图中① 处甲村正准备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企业建一座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开发成了梯田。
上述两处开发建设可否合适,请判断并写出原因。
(4)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给出正
确数值。
世界某地区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
5(单位: m),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35.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A. 2m
B. 8.5m
C. 5m
D. l0m
36.2009 年暑期,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抵达我国东部某省。
下
图为同学们经过几天观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__________。
(2)观察时期甲、乙两农村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
出了反对建议,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3)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观察结果服务于生产,图中① 处甲村正准备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企业建一座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开发成了梯田。
上述两处开发建设可否合适,请判断并写出原因。
(4)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给出正
确数值。
37.阅读以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依照资料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 、B 所在地区与C、D 所在地区等高线波折的特点及原因。
(3)指出图中 P处的地貌种类,并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4)解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积聚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
可从 AB 、CD 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相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38.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B。
(2)A 地与 D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 两地的气温相比,地气温更高。
(3)C 地位于 D 地的方向;若测得 C、D 两地图上距离约 2 厘米,两地本质距离是千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为。
某徒步旅游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小溪时,
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讲解这类做法的合理性。
39.读以下列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甲地位于 _____(南、北)半球,_____(东、西)半球。
⑵当地中海沿岸是平易多雨的季节时,图中城镇所在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
⑶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碰到河流吗?______,原因 ______。
⑷乙地气温20℃时,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最高不高于 ____℃。
⑸图中等高距是 ____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是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是 2 厘米,本质距离10 千米,则该图比率尺是 __________(数字式)。
第11页/共24页
40.以下列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某同学对该地区观察后发现 B 地植被长势比 A 地好,试解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解析图示地区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向来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
简要解析其原因。
41.两同学于12 月12 日到我国以下列图(等高线地图比率尺 1:1000000)地区旅游,①②③为河流,④为淡水湖,该日阳光灿烂,东北风 4-5 级,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坐船旅游④湖,从 A 到 B 快还是从 B 到 A 快(均直线航行) ?原因是什么 ?
(2)①地、③地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哪里?为什么?
(3)①地可否直接看到②地,为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 C
【解析】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波折可知,该岛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流程短,水流湍急,①错误②正确;该岛海拔最高处可能在1200-1500 米之间,③错误;丙处山脉呈东北 -西南走向,④正确。
应选 C。
2.【答案】 C
【解析】观察时是4:30,此时太阳在东北方才升起,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间早,是 6 月; 3 月和 9 月日出时间凑近6: 00,日出方向接近正东; 12 月日出时间晚于6:00,且日出东南。
选 C 正确。
第12页/共24页
3.【答案】 D
【解析】该地海拔高度为269 米,且能够看到太阳在东北升起,甲在小山的东北,可见日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 米以上,不是乙;丙、丁在小山的西侧和南侧,被小山挡住视线,不能够够看到东北方向日出。
选 D 正确。
4.【答案】 C
【解析】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夏季岷江处于丰水期,甲地水位较深;
乙地位于陆地上;丙地河岸线较稀罕,水位较浅;丁地河岸线较密集,河
岸坡度较大。
据此解析知丙处为夏季最合适浅水游泳的地址。
5.【答案】 D
【解析】该图比率尺增大一倍后,比率尺即为原比率尺的 2 倍,新比率尺
为 1∶12 500;新图为原图的 4 倍;甲地地表坡度不变;丙、丁的图上距离
为原图的两倍。
6.【答案】 C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知此类岩石为积聚岩,海拔越低形成的积聚物厚度
越大。
据此结合图例判断地势最低地址。
7.【答案】 B
【解析】图中甲地周围及香日德地区小于100 米的地方有烃源岩分布,根据图示两地区轮廓及比率尺即可估计其面积大小。
8.【答案】 D
【解析】该湖泊位于我国东南地区,为外流湖, A 正确。
依照湖泊的丰水
期、枯水期水位线,水位线稀罕说明坡度缓。
图中①②③④ 四地地形最为
和缓的是④,B 不正确,选B。
6 月份东南地区是雨季,河流水位高,河
水补给湖泊水, C 正确。
该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合适水产养殖, D 正
第13页/共24页
确。
9.【答案】 D
【解析】图中甲处位于绝壁下,但绝壁处没有河流,不能够欣赏到瀑布景
观, A 错误。
乙处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流速较快, B 错误。
甲处与乙处间
有山脊阻截,不能够望到乙处, C 错误。
图中等高距是
50 米,最高处在左
上部,海拔为 600-650米, D 正确,选 D。
10.【答案】 D
【解析】依照指向标,从③ 地到②地沿公路行走方向为先向北,再东北,
选 D。
11.【答案】 B
【解析】若现在海平面的海拔为0 米,则①地为 0.5 米左右,③地为 0.5-1.0 米之间,①地与③地的高差 H 大体是 0<H<0.5 米,选 B。
12.【答案】 C
【解析】由资料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因此由图等高线及等高距,以及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波折方向相反可知,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因此该
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由以上可推知甲地所在的等高线为65 米,这说
明甲地面高度为55 米,依照潜水面等高线分布,可知甲地潜水面高度大
于 55 米小于 60 米,故甲地水井距离地面距离为 5-10 米之间,结合选项,答
案选 C。
13.【答案】 C
【解析】河流经过处为山谷,等高线波折应吻合“凸高为低”,即向高处弯曲,因此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河流也自东南向西北流, A 错误;河
流浪河岸越近,水量越小,摩擦力越大,流速越慢;越向河心走,流量越
大,摩擦力越小,流速越快, B 错误;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潜水位也大
第14页/共24页
致是东南高西北低,因此可判断该季节河水补给潜水, C 正确;结合右图河流 MN 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可看出,N 岸坡度较陡,流速较快,为侵蚀岸, M 岸坡度较缓,流速较慢,为积聚岸,结合方向可知,西南岸流水
速度小于东北岸, D 错误。
故答案选 C 项。
14.【答案】 C
【解析】
15.【答案】 B
【解析】依照比率尺计算公式:比率尺=图上距离本质距离 =2 米÷40 千米= 200÷4000000=1:20190,由于要预留图边距,比率尺应适当减小,故
选 B。
16.【答案】 D
【解析】山区公路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
据图可知,图中公路尽量沿山谷
延伸,在斜坡处呈“之”字状,以降低坡度。
应选D。
17.【答案】 A
【解析】由图示等高线分布能够看出,甲处是一湖泊沿岸,受湖泊陆地热
力性质差异影响,常年有牢固的湖陆风,且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建设风电
场;乙处广阔但风力不牢固;丙地处山坡、丁在山顶,面积小,不利于风
电场建设。
选 A 正确。
18.【答案】 A
【解析】依照曲线上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相同岩层的深度,判断丁到戊的
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由图中海拔高度可知,该处地貌是谷地,有
河流流经,是背斜谷。
选 A 正确。
19.【答案】 C
【解析】比率尺 =图上距离 /本质距离,两地之间的本质距离为10 米,图
第15页/共24页
上距离为 20 厘米,可算出比率尺为1:50000,C 正确。
20.【答案】 D
【解析】图中①等值线向低处凸为山脊;② 处等值线闭合,为特别地区,可能为洼地,也可能为山头;③位于两个山谷之间,为鞍部;④处为公路线,地势比丁处低, D 不正确。
21.【答案】 C
【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南部山地是秦岭,北部是渭河平原;南部山
地坡度较陡与北部地区形成明显的台阶,秦岭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
块,为地垒地质构造。
选 C 正确。
22.【答案】 C
【解析】①河所处纬度较②河低,冰期长, A 错。
①河穿过的等高线条数多于②河,因此落差大, B 错。
①河源于南部秦岭山,②河源于西北的黄
土高原,②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②河含沙量大,C 对。
凌汛出现在有冰期的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②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没有凌汛, D 错。
应选 C。
23.【答案】 B
【解析】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据题干
知,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据图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甲所在等高线数值为35 米,而甲处潜水面的高度为27-32 米,则该处水井的深度大于为3-8 米。
因此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8.5 米。
应选 B。
24.【答案】(1)1500 米
(2)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且易造成植被破坏而惹起水土
流失问题。
(3)两处开发都不合适。
原因:①处地势平坦广阔且有水源,应以耕地开发和保护为重。
若开发为化工厂,不但占用耕地,且易造成水污染,同
时①位于沟谷中,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大气污染严重。
②处坡度较大,且凑近绝壁,开垦梯田投资大,获得田地面积小,可能还
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
(4)P 周边闭合等压线值为280。
【解析】(1)图中有比率尺,因此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只需用直尺量出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在带入比率尺计算式即可(注意一致单位)。
(2)路选线要考虑施工难度、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等。
(3)化工厂会排放出大量污水和废气,因此在开发建设前应试虑到水体
污染和废气的扩散问题。
乙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因此开辟梯田成
本高,我国东部降水丰富,斜坡开辟梯田易惹起水土流失。
(4)图中等高距为 40,因此 P 处周边的 240 应为 280。
25.【答案】 B
【解析】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据题干知,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据图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甲所在等高线数值为35 米,而甲处潜水面的高度为27-32 米,则该处水井的深度大于为3-8 米。
因此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8.5 米。
应选 B。
26.【答案】(1)1500 米
(2)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且易造成植被破坏而惹起水土
流失问题。
(3)两处开发都不合适。
原因:①处地势平坦广阔且有水源,应以耕地开发和保护为重。
若开发为化工厂,不但占用耕地,且易造成水污染,同
时①位于沟谷中,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大气污染严重。
②处坡度较大,且凑近绝壁,开垦梯田投资大,获得田地面积小,可能还
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
(4)P 周边闭合等压线值为280。
【解析】(1)图中有比率尺,因此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只需用直尺量出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在带入比率尺计算式即可(注意一致单位)。
(2)路选线要考虑施工难度、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等。
(3)化工厂会排放出大量污水和废气,因此在开发建设前应试虑到水体
污染和废气的扩散问题。
乙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因此开辟梯田成
本高,我国东部降水丰富,斜坡开辟梯田易惹起水土流失。
(4)图中等高距为 40,因此 P 处周边的 240 应为 280。
27.【答案】 C
【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罕,坡度越缓。
若仅从地
形方面考虑,据图可知,从 D 点爬到山顶 A 点等高线最稀罕,坡度最缓,应选 C。
28.【答案】 B
【解析】邢台地处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
据图中指向标可知,从
C 点到山顶 A 点位于东南坡,东南坡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阳坡光照好,
因此植被较好。
应选B。
29.【答案】 D
【解析】据题干知, A 点到 B 点的图上距离比 A 点到 C 点的填上距离近1.5 厘米,依照图中的比率尺 1 厘米代表 50 米,那么 1.5 厘米的实地距离是 75 米。
应选 D。
30.【答案】 C
【解析】图中共显示9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 米,依照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 +1)d,代入即( 9-1) 50< H<( 9+1) 50 计算出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范围是400m—500m,应选 C。
31.【答案】 A
【解析】河流发育于山谷中,山谷是一组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波折,河
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据此, c 处的数值小于 b 处,则由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降低,据此能够判断为北半球,选A。
32.【答案】 B
【解析】将 a、b 均移至同一等温线的河谷地带能够看出, a、b 两地的海拔高差大于 150 米但小于 200 米,海拔每差 100 米,气温差距 0.6 °,据此,两地的温差在 0.9℃- 1.2℃之间,选 B。
33.【答案】 B
【解析】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据题干
知,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据图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甲所在等高线数值为35 米,而甲处潜水面的高度为27-32 米,则该处水井的深度大于为3-8 米。
因此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8.5 米。
应选 B。
34.【答案】(1)1500 米
(2)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且易造成植被破坏而惹起水土
流失问题。
(3)两处开发都不合适。
原因:①处地势平坦广阔且有水源,应以耕地开
发和保护为重。
若开发为化工厂,不但占用耕地,且易造成水污染,同时①
位于沟谷中,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大气污染严重。
②处坡度较大,且凑近绝壁,开垦梯田投资大,获得田地面积小,可能还
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
(4)P 周边闭合等压线值为280。
【解析】(1)图中有比率尺,因此计算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只需用直尺量出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在带入比率尺计算式即可(注意一致单位)。
(2)路选线要考虑施工难度、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等。
(3)化工厂会排放出大量污水和废气,因此在开发建设前应试虑到水体
污染和废气的扩散问题。
乙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因此开辟梯田成
本高,我国东部降水丰富,斜坡开辟梯田易惹起水土流失。
(4)图中等高距为 40,因此 P 处周边的 240 应为 280。
35.【答案】 B
【解析】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据题干知,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据图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甲所在等高线数值为35 米,而甲处潜水面的高度为27-32 米,则该处水井的深度大于为3-8 米。
因此用水桶在甲处水井提水,能保证提到井水的最合适的绳长是8.5 米。
应选 B。
36.【答案】(1)1500 米
(2)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且易造成植被破坏而惹起水土
流失问题。
(3)两处开发都不合适。
原因:①处地势平坦广阔且有水源,应以耕地开发和保护为重。
若开发为化工厂,不但占用耕地,且易造成水污染,同时①位于沟谷中,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大气污染严重。
②处坡度较大,且凑近绝壁,开垦梯田投资大,获得田地面积小,可能还
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
(4)P 周边闭合等压线值为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