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100以内加减法带小括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页例3 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个五角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课件出示:
师:先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在黑板上贴10个五角星,把2个和3个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观察,积累感性经验。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从老师做的演示中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的地说一说?
生:有10个五角星,先给第一个小朋友了2个,又给第二个小朋友了3个。
还剩几个五角星?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1)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生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送给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出示课本“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完成后比较每组算式的特点,并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趣味练习
1、出示 8+(6-4) 5
9-(7-4) 6
10-2-1 7
7+(6-1) 8
14-(6+3) 9
16-(5+2) 10
让生连一连,说说是怎样想的?
2、找朋友
出示
2+3=5 10-(9-3)=4
9-5=4
9-3=6 15-(5+3)=7
10-6=4
5+3=8 9-(2+3)=4
15-8=7
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说出想法。
(三)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六、教学反思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口算以前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体现了面向全体,又以问题“有没有别的运算顺
序?”导入新知;第二个层次是讲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四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初步感受画面的信息,学会从情境图中挖掘信息,然后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还剩几个五角星?”这个问题;接下来,让学生土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的两种不同策略,最后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是学生善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并且明确一个算式含有小括号,表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说一说算一算,通过让学生说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再是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小括号的使用要适时、适当。
为了避免单纯计算带来的枯燥,我设计了给小树苗治病、火眼金睛、帮小动物找车厢、找朋友等练习,还有就是用小括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很多不足之处:
1.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其实内容相对简单,但我在教学中讲授这部分知识用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涉及到与生活有关的练习未能顺利进行。
2.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口算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这与我平时的训练不够有关。
还有些学生看题不清楚,加号看成减号,减号看成了加号,出现了计算错误。
3. 学生做出回答后,我不能及时予以适当的评价,以致学生练习热情不高,学习气氛有点沉闷。
4.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太强,练习题前后过渡不太自然。
5.在练习中大部分采用的是让学生口答的方式,留给学生笔算的机会很少,可能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后果。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4.把握好教学时间,练习题选择要尽心筛选,真正做到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