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测试卷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测试卷和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思维的不可逆性
B.具体逻辑推理
C.以自我为中心
D.守恒概念的形成
【答案】 D
2.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
A.后天学习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答案】 D
3. 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
但是冬天特别冷,王军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
B.道德情感水平
C.道德意志水平
D.道德行为水平
【答案】 C
4. 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答案】 A
5. 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
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堂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认知策略目标
【答案】 C
6. 2013年单项选择: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答案】 C
7. 陈冬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开始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
【答案】 B
8. 班级中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这说明班集体已经进入()阶段。
A.组建
B.形核
C.发展
D.成熟
【答案】 B
9. ()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
A.教育总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 D
10. 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答案】 C
1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 A
12. 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过程
【答案】 C
13.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为标志的。
A.《终身教育导论》
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答案】 C
14.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
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B
15.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
A.后天学习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答案】 D
16.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答案】 C
17.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情操
【答案】 B
18.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 A
19. 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
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性
B.适应性
C.复合性
D.社会性
【答案】 A
20. 小菲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
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水平阶段
B.习俗水平阶段
C.后习俗水平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 C
大题题(共3题)
1. 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
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
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
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问题1][问答题]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问题2][问答题]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
[问题3][问答题]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
【答案】
2. 初二年级(1)班的张亮是个问题学生,他成绩不好,经常与同学打架,抢同学东西,有时从同学背后推一把,有时甚至追着同学打。
作为班主任,你请
来了张亮的父亲说明情况,不料,张亮的父亲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说他的
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转脸又对其他的老师说他的儿子这是在保护自己,免受别人欺负。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作为班主任,请设计张亮问题的解决方案。
【答案】
3. 材料:张老师正在给初一(2)班上体育课。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
定跳远的要领。
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
就在张
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
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
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
一只绿绿的大青蛙。
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不是班上的调皮
鬼李和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
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
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
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
”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
”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
”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太好了!立定跳
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
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轻地落地。
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答道。
同学
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
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
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
张老师随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跳远的友谊赛,同学们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
李和也为了给本队争分,动作规范,跳出了优秀成绩。
问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