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讲座PPT 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 火、防范爆炸的措施。了解消防的安全知识, 掌握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 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4.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 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 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①
;
②
.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措施:两个方面:
一、燃料燃烧方面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二、造车技术方面 (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
充分燃料
6、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专题
命题规律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 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 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
(3)各种燃料(氢气、甲烷、酒精、煤、石油、 天然气)的使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短程环境 问题等内容。
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
因
。(答一点)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 (2)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 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合理答案均可)
Mg(OH)2 MgO+H2O ↑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专题
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 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 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 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传统能源的成分及产生的污染物。
2.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化学与能 源的联系,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我探究,通 过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生活,拓展知识视野。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 类题起点高、落点低,看似很难,实际应用的 原理简单,因此要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解题的 信心。
有关本单元的试题,只要明确科学探究的一 般思路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并结合运 用获取的有效信息,就能顺利解决
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
的理由
。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⑴ ① B、C ②充分燃烧等质量的天然气比液化石油气产生的
二氧化碳少,可减缓温室效应。 ③ CH4+2O2
CO2+2H2O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专题
第 七 燃单 料元 及 其 利 用 讲 座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邢胜
知识结构
课题 1
生活现象
燃烧和灭火
燃料
环境问题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单元
课题 2
燃料和热量 能源问题
本单元以燃烧作为主线,将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 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形成一条知识带。
本单元与其它单元内容的联系:
(09·东营)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1月13日
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起。干粉灭火器是常用
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
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
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Na2CO3) 、 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核能、风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 竭,减少环境污染。
例、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
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
识也日趋增强(图3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迁移应用
例(09福州)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
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
红磷燃烧
【改进与实验】图12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
中白磷没有燃烧.
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
;②
。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
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
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写出两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 2.金属和酸的反应
1.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2.碳、氢气还原氧化铜。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 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球的作用是
。
思路点拨:防止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原理的探究
如何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熄灭?
思路点拨
灭火的三个原理:一是移走可燃物;二是使可燃 物的温度降低至其着火点以下;三是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
【例】(2008·天津)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 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 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扫描]
难点:
1.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2. 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4.“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的探究;
考点解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 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 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 染较小的燃料。合理使用矿物燃料,研究开发 利用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
(1)碳酸氢钠的性质
。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答案:2CO3 + H2O + CO2 ↑
(09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
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
实验设计 1——只用红磷
实验步骤
①冷水中、不通空气 ②冷水中、通空气 ③热水中、不通空气 ④热水中、通空气
现象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实验设计 2——只用红磷
实验步骤
将少量红磷放置在铁 板上
现象 红磷不燃烧
细沙完全覆盖红磷,用 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
红磷不燃烧
间
过一会儿,撤酒精灯, 立即将沙子拨开露出红 磷
燃 料 及 其 利
第 七 单 元
用
氧气的助燃性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可以做燃料
[重点难点扫描]
重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6.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
镁条或锌粒
大理石
思路点拨
将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的知识迁移,二氧化硫与 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较碳酸强,腐蚀性强
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 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例(09临沂)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 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
。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例(09烟台)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
是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
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
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
2. 可燃物组成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 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判断。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 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 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 (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清洁燃料 一、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优点:1、无污染 2、热效率高 3、节省汽油 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二、氢气 点燃
2H2 + O2 =====2H2O
是最理想的能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 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
能源展望:开发新能源:
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
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
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
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例. (08年自贡)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 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C )
火灾自救策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 以要匍匐前进; 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 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死亡, 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 5、山林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 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专题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的燃烧 产生SO2、NO2等污染 物,这些气体溶于 雨水,会形成酸雨,但CO2不会形成酸雨, 会形成温室效应。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加入的物质
现
象
植物叶子或果皮 (要新鲜)
3、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专题
方法技巧: 这部分内容与社会联系较为密切,应在弄清 课本知识基础上,扩大视野,多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如电视报道的西气东输、08北京 奥运会火炬燃料、神七飞船发射、燃气热水 器质量差或使用不当导致的死亡事故等都可 能成为中考题材。
甲烷燃烧
1. 联系氢气和一氧化碳点燃前必须验纯的知识,甲烷点燃前也必须 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解题策略
1.牢固掌握与考点有关的基础知识,基础 知识主要有: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了解燃烧、 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概念区别和联系。了 解易燃物、易爆物的贮存、运输和使用要注意 的问题,增强学习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掌握 一些从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
(2)空气的污染主要有粉尘和气体两大类, 粉尘一般来源于固体燃料及风沙,气体主要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图Ⅱ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后,锅内的可 燃物就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图Ⅲ是桌 椅着火,用水浇后,桌椅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器原理” 活动与探究
思路点拨
浓盐酸与碳酸钠浓溶液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CO2气体, 造成瓶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和气体一并压出, CO2比空 气重,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而灭火。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专题
灭火方法
破坏燃烧的条件,三
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
也可同时都破坏
燃烧条件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思路点拨
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时,要考虑:燃烧 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 :“控制变 量”。
相关考点:描述现象;解释原因;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你回
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
(请回答三种):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
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①
;②
。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
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分别各举一例:
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图3 中国节能标志
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 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4.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 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 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①
;
②
.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措施:两个方面:
一、燃料燃烧方面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二、造车技术方面 (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
充分燃料
6、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专题
命题规律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 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 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
(3)各种燃料(氢气、甲烷、酒精、煤、石油、 天然气)的使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短程环境 问题等内容。
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
因
。(答一点)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 (2)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 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合理答案均可)
Mg(OH)2 MgO+H2O ↑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专题
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 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 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 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传统能源的成分及产生的污染物。
2.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化学与能 源的联系,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我探究,通 过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生活,拓展知识视野。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 类题起点高、落点低,看似很难,实际应用的 原理简单,因此要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解题的 信心。
有关本单元的试题,只要明确科学探究的一 般思路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并结合运 用获取的有效信息,就能顺利解决
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
的理由
。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⑴ ① B、C ②充分燃烧等质量的天然气比液化石油气产生的
二氧化碳少,可减缓温室效应。 ③ CH4+2O2
CO2+2H2O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专题
第 七 燃单 料元 及 其 利 用 讲 座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邢胜
知识结构
课题 1
生活现象
燃烧和灭火
燃料
环境问题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单元
课题 2
燃料和热量 能源问题
本单元以燃烧作为主线,将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 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形成一条知识带。
本单元与其它单元内容的联系:
(09·东营)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1月13日
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起。干粉灭火器是常用
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
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
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Na2CO3) 、 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核能、风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 竭,减少环境污染。
例、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
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
识也日趋增强(图3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迁移应用
例(09福州)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
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
红磷燃烧
【改进与实验】图12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
中白磷没有燃烧.
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
;②
。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
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
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写出两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 2.金属和酸的反应
1.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2.碳、氢气还原氧化铜。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 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球的作用是
。
思路点拨:防止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原理的探究
如何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熄灭?
思路点拨
灭火的三个原理:一是移走可燃物;二是使可燃 物的温度降低至其着火点以下;三是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
【例】(2008·天津)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 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 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扫描]
难点:
1.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2. 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4.“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的探究;
考点解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 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 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 染较小的燃料。合理使用矿物燃料,研究开发 利用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
(1)碳酸氢钠的性质
。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答案:2CO3 + H2O + CO2 ↑
(09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
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
实验设计 1——只用红磷
实验步骤
①冷水中、不通空气 ②冷水中、通空气 ③热水中、不通空气 ④热水中、通空气
现象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实验设计 2——只用红磷
实验步骤
将少量红磷放置在铁 板上
现象 红磷不燃烧
细沙完全覆盖红磷,用 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
红磷不燃烧
间
过一会儿,撤酒精灯, 立即将沙子拨开露出红 磷
燃 料 及 其 利
第 七 单 元
用
氧气的助燃性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可以做燃料
[重点难点扫描]
重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6.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
镁条或锌粒
大理石
思路点拨
将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的知识迁移,二氧化硫与 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较碳酸强,腐蚀性强
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 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例(09临沂)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 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
。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例(09烟台)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
是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
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
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
2. 可燃物组成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 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判断。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 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 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 (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清洁燃料 一、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优点:1、无污染 2、热效率高 3、节省汽油 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二、氢气 点燃
2H2 + O2 =====2H2O
是最理想的能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 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
能源展望:开发新能源:
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
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
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
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例. (08年自贡)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 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C )
火灾自救策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 以要匍匐前进; 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 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死亡, 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 5、山林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 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专题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的燃烧 产生SO2、NO2等污染 物,这些气体溶于 雨水,会形成酸雨,但CO2不会形成酸雨, 会形成温室效应。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加入的物质
现
象
植物叶子或果皮 (要新鲜)
3、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专题
方法技巧: 这部分内容与社会联系较为密切,应在弄清 课本知识基础上,扩大视野,多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如电视报道的西气东输、08北京 奥运会火炬燃料、神七飞船发射、燃气热水 器质量差或使用不当导致的死亡事故等都可 能成为中考题材。
甲烷燃烧
1. 联系氢气和一氧化碳点燃前必须验纯的知识,甲烷点燃前也必须 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解题策略
1.牢固掌握与考点有关的基础知识,基础 知识主要有: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了解燃烧、 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概念区别和联系。了 解易燃物、易爆物的贮存、运输和使用要注意 的问题,增强学习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掌握 一些从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
(2)空气的污染主要有粉尘和气体两大类, 粉尘一般来源于固体燃料及风沙,气体主要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图Ⅱ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后,锅内的可 燃物就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图Ⅲ是桌 椅着火,用水浇后,桌椅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器原理” 活动与探究
思路点拨
浓盐酸与碳酸钠浓溶液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CO2气体, 造成瓶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和气体一并压出, CO2比空 气重,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而灭火。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专题
灭火方法
破坏燃烧的条件,三
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
也可同时都破坏
燃烧条件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思路点拨
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时,要考虑:燃烧 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 :“控制变 量”。
相关考点:描述现象;解释原因;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你回
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
(请回答三种):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
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①
;②
。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
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分别各举一例:
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图3 中国节能标志
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