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公式:
(定义式)
2)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它是一个复合单位,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组合而成
3)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斜率大的代表物体的比热容小
3、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越大,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水来取暖或用水来降温。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 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 慢。
总结
运用公式法理解水的比热容大的三种应用:
应用 致冷
分析
根据公式Q=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吸收的热量多,降温效果好
散热
根据公式Q=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 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
调节气温
沿海地区的温度变化比内陆地区小,原因:根据公式Δt=Q/cm可知:相同 质量的水和沙石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小,所以沿海地区 的温度变化小
01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 能力 二、什么是比热容 三、热量的计算
03 新课导入
下面播放中央电视台一天的天气预报的录像片段,注意观察我国各省内城市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为什 么内 陆的 昼夜 温差 比沿 海地 区大 呢?
03 课堂教学
一 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
看天气预报节 目时,你是否 注意到,在同 一天内,同一 纬度的沿海地 区和沙漠地区 昼夜气温变化 有什么不同?
03 热量的计算
运用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物体吸热升温时,Δt=t-t0;
物体放热降温时,Δt=t0-t。 (2)运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一一对应,且统一各个物理量 的单位。 (3)比热容的单位不可去掉分母的括号而写成“J/kg·℃”。 (4)“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升高”和“升高了”是温度的变化量,即Δt; “升高到”是末温,即t。
【答案】D
【迁移训练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答案】D
【典型例题2】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A和水 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8所示, 则物质A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水的比热容;加热3 min水吸收的热量
4、实验探究过程
1)控制水和砂(油)质量、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水和砂(油)的温度 变化
实验数据 初温T0=20℃,加热
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温度变化大的 吸热能力弱 也可用 Q = cm∆t 解释
2)控制水和砂(油)质量、温度变化相同,比较加热时间
实验数据 初温T0=20℃,加热
在质量和变化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短的吸 热能力弱 也可用 Q = cm∆t 解释
5、实验结论:
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不相等,吸热能力强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温度难改变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 不相等,吸热能力强的物质,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
它们的 “温差” 为什么 会如此 悬殊?
这里就涉及不同物质吸收、放岀热量的能力等问题,也就是说物体吸热、放热不仅 与温度、质量有关,还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1,活动1
1、实验目的:探究水和砂(油)的吸、放热性能 2、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 3、实验器材:
两个相同烧杯、水、砂、铁架台 酒精灯、天平、温度计、石棉网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 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热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答案】 8.82×105J 0.042m3
2) 物质温度改变难易(控温能力的强弱) 由Q = cm∆t 知: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放出)相等的热量 ①比热容大,控温能力强,温度升高(降低)得少,温度不易改变 ②比热容小,控温能力弱,温度升高(降低)得多,温度易改变
3、温度与时间的坐标图像看比热容
由Q = cm∆t知: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放出)相等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 1)比热容大,控温能力强,温度升高(降低)得少,温度不易改变 2)比热容小,控温能力弱,温度升高(降低)得多,温度易改变
也可用 Q = cm∆t 解释
注意:
1)用同一热源在相同时间内加热,提供的热量是相同的 2)用加热的时间来表示吸收的热量多少(转换法) 3)用两个相同的烧杯,是控制两个烧杯的受热面积相同,从而在相同
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二 什么是比热容
不同物质在吸热、放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在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 物质的吸热、放热能力
约为__________J。[c水=4.2×103J/(kg·℃)]
【答案】 大于 5.04×105J
【迁移训练2】
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备受人们青睐。小明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 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90 ℃,用时约10 min。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问: (1)这一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这一过程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天然 气?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目录
PART 01 教学目标 PART 02 课程资源 PART 03 新课导入
PART 04 课堂教学
PART 05 课堂小结 PART 05 典例精析
比热容
【典型例题1】
在“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或评价正确的是( ) A.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温度计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石棉网的位置 B.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C.实验表明,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D.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 时间
04
什么是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 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热量的计算:(1)升温吸热:Q吸=cm(t-t0)。 (2)降温放热:Q放=cm(t0-t)。
05 典例精析
4)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多少、物体的 温度和吸、放热的多少等无关,
5)不同物质,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的两个说法:
1) 物质的吸热本领 由Q = cm∆t 知: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 收(放出)的热量大,比热容小的吸收(放出)的热量小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取暖效果好。
海滨24℃-28℃
沙漠5℃-38℃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比热容小,海水与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同样的 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 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 海水的温度 变化要小些,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 夜晚放热, 沿海地区温度降低 也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