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1
《中国民间故事》是由56个民间传统故事组成的一本书。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孟姜女、嫦娥奔月、日月潭、献桃祝寿、太阳的回答、苏东坡画扇……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金乌鸦》,这篇故事主要讲的内容就是: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穷寡妇和她的女儿,她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善良。

一天,小女孩正在帮他妈妈晒米,飞来了一只金色羽毛的鸟,金乌鸦把米都吃光了。

乌鸦说会给她一定的补偿的。

过了一会儿,金乌鸦便把小女孩带到一棵大树下,问她是要金、银、铜哪个梯子上去,小女孩选了铜的,但乌鸦却给了她金的。

后面乌鸦依旧这么问着,小女孩也一直回答最普通的那个。

可是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村子里还住着一对贪婪的母女,她们也按照这样的过程做了一遍,只是她每次选的都是最华丽的那个,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了她们应得的报应。

这则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两个小女孩的经历为主线,两人性格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对比非常的鲜明。

两个小女孩的不同结局阐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民间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

从神话、传说到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

每个人都要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之后的经典!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2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是由
很多中国民间传说组成。

有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祝,白蛇传,马兰花,九色鹿……在这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了,她天天在家里等,等待丈夫回来。

整整一年过去了,丈夫没有回来过一次,信也没有收到过一封,孟姜女很着急,决定去寻找丈夫。

在途中,孟姜女渴了就喝杯凉水,饿了就吃一点粗粮,累了就睡在路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

但是却得知范喜良因为工作劳累上个月就已经过世了。

孟姜女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很伤心哭了起来。

突然哗啦啦巨响一声,长城倒塌了一大段。

读了这个故事我在想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修建长城,长城到底干什么用呢?原来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防止别国入侵,长城也很长,东起鸭绿红畔,西至嘉峪关,长城的总长度到达两万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一点也不过份。

我认为秦始皇修长城保卫国家是很好的一项工程,但是他应该给工人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并且保证足够的粮食供工人食用,那么工人就不会因为劳累和饥饿死亡。

虽然在这个传说中秦始皇是个非常残暴的人,但是他也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统一了七国,并且统一了我国的货币、文字和度量衡。

秦国工将用生命修建的长城起了很发的军事防御功能。

长城也是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看见地球上的建筑物之一,千百年来象征着中华民族。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3
最近我都在看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发的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以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思考。

其中我最喜欢的有:徐文长的故事、幸福鸟和阿凡提的故事。

其中徐文长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知府不相信徐文长是神童,于是便把他召来对句,并说如果对不上,就将他驱逐出城。

结果自己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徐文长与“林狠心”比力气,力大无穷的“林狠心”输给了斯文瘦弱的少年徐文长;徐文长用自己的聪明帮助大头和尚的画配诗。

我的感想是:我们要多看一些有关中国民间的书,从里面学习知识,我们要向汪嘉学习,因为他勇敢,也总是为别人着想;我们也要向阿凡提学习,他也经常帮助别人。

我们也要多看书,自己也要学习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4
前些天,我开始看《中国民间故事》一书,看着便被里面神话故事深深地迷住了,爱不释手。

一连几天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哈哈,一口气将它看完了。

脑子里充满了无限遐想,也带给我深刻的思考。

我想每个同学应该都和我一样,乃至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代又一代人都是在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里,带着美好的向往和幻想,陪伴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当临睡前,我总是要在妈妈讲的阿凡提的故事、神笔马良、孙悟空在打白骨精,猪八戒吃西瓜等等故事里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每当夏日在阳台屋顶纳凉,望着浩瀚的夜空,在神秘的太空里,月亮、星星……都是外婆故事里不可缺少的主角。

我总是幻想着皎洁的月宫里住着美丽而寂寞的嫦娥,抱着可爱的玉免,思念着后翌。

还有那银河却不能阻隔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七七鹊桥相会……我总是追问天上是什么样子的,天上真的有神仙和仙女吗?
随着渐渐长大,我知道那些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和寄托。

时至今日,我依然还是很喜欢中国民间故事,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纯情朴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世代口耳相传的结晶。

它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书中的许多故事里可以领略许多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给我们许多教诲,鼓励和希望。

使我们懂重了真善美的意义。

我总是随着故事喜怒哀乐,喜欢主人公或机智、勇敢;或爱憎人明不为权贵;或勤劳善良;或敢爱敢恨,坚贞不移……最终故事的结尾总是和我期待的一样,好人终有好报。

以后,我还要看更多的民间故事,因为小小故事里总是蕴藏大道理。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民间故事》这本书。

此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
理,例如:要诚实守信,此书中还有许多精美的故事,例如:有何福尔摩斯一样的惊险离奇的`故事,例如:亡命豪宅;也有着古代的故事,例如:太白酒;还有着许多奇闻例如:双头蛇奇闻······
本书中只有之各种奇思妙想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我就介绍一个用智慧来戏弄人的故事:欧阳修遇懒秀才中,懒秀才因为懒而总是作不出诗,欧阳修就利用这一点,用他自己的的诗来戏弄他,这可以我们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幽默,可以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习各种道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别的故事,让我们感受着这一本中的美妙吧!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6
中国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由14个民族故事组成,每一篇故事都各有不一样的、独立的民间文学,从中能够了解及见识不一样民族的不一样历史和文化风貌。

在《中国民间故事》里,最令我感动和受益的故事是幸福鸟的故事与天眼重开的故事。

幸福鸟的故事讲述了小男孩汪嘉处于西藏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里,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摆脱苦难而跋山涉水寻找象征幸福的幸福鸟。

它告诉我们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仅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

天眼重开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一阵狂风吹过,吹来了许多又黑又厚的乌云。

很快,整个世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一个名叫勇仔年轻人决心为民除害,他的决心感动了山神的女儿妮囡,帮忙他一齐劈开了黑沉沉的乌云。

于是大地上又重见光明。

这个故事赞扬了勇仔和妮囡的雄心壮志。

据说这两位英雄此刻一向留在天上看守着天眼。

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之后受益不少。

比如,我在练习舞蹈的时候,总是有个动作和我过不去,我说东它往西,做了很久都做不成。

于是我拿起了手机和妈妈的手机校对,发现了两个视频动作的差别,原先少了一个转头的动作,怪不得做可是去呢!我把这个动作做了几遍立马就学会了。

因为我一想起坚持不懈的汪嘉,便一鼓作气练到了底。

《中国民间故事》不但让人见识了它的独特风采,又给我增添了
不少勇气、信心和耐心。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7
富兰克林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本学期,我们在教师的陪同下,共同阅读、交流、汇报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民间故事在各民族间广泛流传,书中那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事中那些主人公的优秀品质,让我感受到了真、善、美。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鲁班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鲁班决心上山拜师学艺,经过重重考验之后,将教师傅五百年没用过的工具磨得像新的一样,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发明家、创造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就没做不成的事,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所以,以后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像鲁班一样,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前进。

书中还有许多令我感悟至深的故事,如:《花木兰从军》让我感到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为了国家的安全,贡献自我的力量,用尽全力去爱自我的国家和家人;《十二生肖的故事》让我体会到害人终害己的道理;《仓颉造字》让我感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用脑思考,进取动手查资料,就必须会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进去,那些生命力顽强的故事在吸引我的同时,还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必须要在书中读自我,在书中发现自我。

”期望没读过这本书的你,有机会去读一读,相信你读完后必须会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8
宁静温馨的夜晚,我坐在窗前,静静地读着这本《中国民间故事》。

这本书文字优美,插图栩栩如生,向我们讲述了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美丽故事。

这些故事如颗颗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又如丝丝春雨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

故事中的人物多姿多彩,有美丽动人的荷花仙子,有坚强不曲的勇士干将,还有聪明伶俐的牧童……这些
人物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正义永远战胜邪恶,善良的人一定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在这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金葫芦》这个故事。

它讲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独自住在一个小屋子里,一对燕子在屋檐上搭了窝,老奶奶就精心照料它们。

不久,燕子妈妈生了几只小燕子,在它们学习飞行的时候,一只小燕子不幸掉下来受了伤,老奶奶就在它的翅膀上涂了草药,还细心地包扎好。

时间过得真快,冬天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去了。

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小燕子又回来了,它们给老奶奶带来了一颗种子。

老奶奶把种子种下了地,种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葫芦,金葫芦把嘴张开,吐出许多金银财宝。

老奶奶把这些金银财宝分给了穷人,他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位老奶奶是个善良的老人,她虽然贫穷,但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受伤的小燕子,她用自己的善心打动了天神,得到财富,和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燕子知恩图报,它得到了老奶奶的帮助,用尽全力报答老奶奶。

读了《中国民间故事》,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

看到沿街乞讨的乞丐,我会拿出零花钱,给他们买馒头吃。

同学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帮助他,所以同学们都愿意和我做朋友,我还得到了实小“美德少年”的称号呢!
我喜欢读《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9
最近,我读一本叫《中国民间故事》的书。

是吕杨写的,这本书可是一本很好的书。

《中国民间故事》不仅是现实中生存着的活文化,是时代的回响,同时,作为过去和现在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悲欢苦乐的真实反映,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真切的民众的生活和历史资料,蕴藏着无价的民众心理。

因此它是民族的可贵“精神遗产”,是了解过去社会真相的“一种历史的忠实纪录片”和社会生活、制度和道德、风尚等的“一面明镜”。

中国民间故事里有很多的民间故事。

例如:白娘子、白云格格、
明珠、义犬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

白娘子的故事讲述的是一条小蛇吃了吕洞宾的仙丸变成了一个人。

小蛇给自己起名叫“白娘子”。

白娘子因为要找一个叫许仙的人还结识了一个叫小青的蛇,小青也变成了人帮她一起找许仙。

白娘子也和许仙成了亲,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当年与白娘子抢仙丸的乌龟精也变成了人,还偷了如来佛祖的三件宝贝,乌龟精叫法海,他想把白娘子和许仙拆散,于是,就用金钵把白娘子给镇在雷峰塔里。

白娘子被镇住之后,小青来替白娘子报仇。

小青与法海大战了三天三夜,还分不岀谁输谁赢。

他们大战的声音传到了如来佛的耳朵里,如来佛被吵醒了,发现自己的三件宝贝被偷走了,心里很是生气,就踏着莲花驾起祥云去寻找。

如来佛发现自己的宝贝在法海那里,就把宝贝全都收了回去,放在雷峰塔里的金钵也被收了回去。

于是,白娘子就出来了,然后白娘子和小青一起把法海给消灭了。

读完这本书,我就觉得中国民间故事是一种表现中国人民民间生活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我们必备的一本书。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10
有一次,大禹为了察看中原的水情,来到了淮河源头桐柏山,在桐柏县城西北三十里固庙镇的淮源井里,发现一个怪物。

那怪物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

它的颈脖一伸有十来丈长,它的力气比九个象的力气还大,并且能窜会跳,走起来比飞还快。

这就是淮涡水怪,名叫巫攴析,当地人们都说它是惯于兴风作浪、翻江倒海的蛟龙。

巫攴祈见禹王来到,就使尽平生的本事,头一摆,尾巴一摇,从井底“噗”地一声喷出一股黑水,满山遍野尽是洪水。

禹王却不骇怕,他迎着洪水手持来耒锸,向巫攴祈猛冲过来。

巫攴祈见黑水喷不住禹王,便又吐出了一口黄水,一刹时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使禹王不能前进一步。

幸好有防风氏从侧旁进击,挡住了黄水,才没喷倒禹王。

接着,巫攴祈又吐出了第三口红水。

禹王面对大水,心不怯,胆不寒,带领防风氏和众百姓等直冲上前,巫攴祈三口怪水吐罢,已经
筋疲力尽,招架不住了,就向井外一蹿,跃入滔滔的洪水之中,并顺着水流的方向,向东逃去。

过寿春,向北折行,钻入一座无名的大山之下。

禹王带领民Ю吹搅苏饫铮他看了看山势,又察了察水情,用规矩左右前后丈量完毕说:“这座山挡住了水的去路,必须把它挖掉,将洪水引入东海,那水怪自然会被捉住了。

”于是带领众人,每天挖山不止。

水怪巫攴祈甚是凶恶,它把民们白天凿下来的石头,晚上一口一口地吞入嘴中,经过细嚼之后,再吐出来,喷到白天开凿的方圹内,那顽石便依然如故,甚至比原来的还要坚硬。

禹王怒不可遏,乘云驾雾,来到天宫,向二郎神借来了赶山鞭,运足了力气,挥起长鞭,向山头猛甩一鞭,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将这座无名大山劈为两半,成为一个峭石陡立的峡石口,这就是淮河进入平原后的第一个峡山口——凤台峡山口。

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劈山引水的功劳,便把河西的那座山称作禹王山,把河东边的那座山称作伯王山(伯就是崇伯,也就是禹王的父亲鲧)。

水怪巫攴祈无法藏身,便又顺流而下向东窜逃,来到怀远城南荆涂山,又钻入山底洞内。

那荆涂山本是二郎担山撵太陽时,把太陽压山下留下来的,东西并排着十一个山头。

为了开凿荆涂山,禹王在这个山下大会诸侯,各部落首领四岳、后稷、皋陶、伯益等都已按照约定的时间到齐,商定从第五个山头和第六个山头之间开凿此山。

巫攴祈听说禹王要开凿荆涂山,便在水下作起怪来。

他呼风唤雨,推涛作浪,一刹时天昏地暗,狂风怒号,大雨倾盆,雷声隆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滚滚的洪水漫到半山腰间。

开山的工程不得进行。

这天夜里,三更已过,禹王尚未安眠,忽然听到门外风声作响,一位老人推门进来,禹王连忙说:“请坐,敢问老伯尊姓大名?”老者说:“禹王不必客气,我是淮河龙王。

我看水妖作怪,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故此特来相助。


说着,从腰间掏出一个蚌壳,掀开蚌壳,里面横卧一把斧头,放
出刺眼的光芒。

龙王从蚌壳内取出斧子,放在掌心,说声“长”!那斧头便迎风而长,数丈有余。

大禹可真太高兴了。

连忙拜谢龙王相助之情。

龙王说了些关照的话,便起身辞退。

次日黎明,禹王手提神斧来到山前,对准荆涂山的五六两个山头之间猛劈一斧,只听得山崩地裂般的一声轰鸣,刹时间山石飞溅,尘土冲天,荆涂山被劈为两爿,洪水自山峡内奔腾咆哮地急流向下,东泄入海。

从此之后,荆山在西,涂山在东,永远不在一起了。

这就是淮河进入平原后的第二个峡口——荆山峡。

人们为了感谢禹王治水的恩情,把一位最贤德、最美貌的姑娘名叫涂山氏的嫁给了他,大禹愉快地接受了此桩婚事。

禹王劈开了荆山峡之后,巫攴祈在水底再也藏不住了,就又顺着洪水,向东跑去。

禹王率领民В一直追到洪泽湖畔,巫攴祈已钻入甘泉、圣人两山之间的圣人湖水底石缝中。

禹王在这里开山凿石,开挖了禹王河,并拓宽了峡面,终于捉住了水怪巫攴祈。

禹王把巫攴祈锁在洪泽湖畔龟山脚下的一口水井里,使它永远不得再出来危害人民。

这口井,被后人称作攴祈井。

禹王治服了中原的洪水,减轻了人民的灾害,天下得了太平。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11
楚国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

剑有雌剑和雄剑两口。

干将的妻子莫邪怀孕快要生产。

干将向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

你生孩子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

’”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见带来只有一口剑,更是怒不可遏。

便叫剑工前来端相这剑,剑工说,剑原有两口,一口雄剑,一口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没来。

楚王大怒,便把干将杀了。

干将走后,莫邪生了一个孩子,名叫赤比。

赤比长大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

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

’”
于是孩子走出门去,向南一望,没看见有什么山,回头一望,只见堂前石础上面,有几根松木柱子,心想这或者就是“松树生在石头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门的一根柱子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里面取出那把雄剑。

孩子得了这剑,不论白天黑夜,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一个宽额颅的孩子,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自说要来报仇。

楚王便悬了千金重赏,到处张贴榜文,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子。

孩子听榜文所说的情况,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山去暂时躲藏着;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

偶然遇见一个来自他乡的客人,同情地问他道:“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大恨。

”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金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

”孩子说:“那太好了!”马上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来,两手捧着头和宝剑,一齐交给他乡客,身子却还僵立在那里。

他乡客说:“你放心,不会使你失望的!”尸体这才扑了下去。

他乡客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

他乡客说:“这乃是一颗勇士的头,应当放到汤锅里去烹煮,到肉烂为止,以免久后成精作怪。

”楚王依从他的话,把头放到汤锅里去煮了三天三夜,都没煮烂,头还几次从汤锅里跳出来,圆睁着一对愤怒的眼睛。

他乡客说:“这孩子的头老煮不烂,愿大王亲自来看看,借大王的威风压他一压,自然就会烂的。

”楚王无法,只好慢慢走到锅边来。

他乡客迅速地抽出宝剑,向楚王颈脖一挥,楚王的头就坠进了汤锅里,又把剑向自己颈脖一挥,头也坠进了汤锅里。

汤锅沸腾着,刹时间三颗头都煮烂了,再也分辨不出。

只好连骨带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装着,分别埋葬在一处地方,给修造了三座坟墓,笼统叫做“三王墓”。

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的境内。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12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阅读欣赏外国名著,小说,散文,而渐渐忘记了属于咱们中国自我的语言艺术,民族艺术,为了再次感受广大
劳动人民的智慧,我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这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民间故事。

这本书的导读为我详细地介绍了,原先民间故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创作和传播主要依靠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口耳相传。

而民间故事传承的强大的力量,能够同风俗习惯相比拟,因为这是种靠行动、语言的团体传承,所以具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间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后是作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怀着一份期待与激动,我开始从第一个故事细细阅读起,没翻几页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整本书,有我很小时候就明白,并且常常听大人讲的故事,比如狼来了,东郭先生和狼,这些故事虽然十分简短,但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许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一不性格鲜明,惹人喜爱,并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简单的小道理。

比如狼来了就让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谎,撒谎的后果就是羊都没了,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东郭先生和狼告诉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坏人,要时刻坚持警惕心啊。

书中也有许多让我感到无比的故事,比如宝莲灯,懂兽语的海里布。

宝莲灯中,三圣母和刘彦昌这段超越界限,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的感情让我震撼。

沉香为了拯救母亲,不怕危险,历尽千辛万苦,更让我感动。

懂兽语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让我十分敬佩,他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卖了自我的密码,之后拯救了其他人,却牺牲了自我,成为了一尊石像。

当然,也有许多我以前闻所未闻,让我大长见识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师,李白乃一代诗仙,在文学领域上可谓无人可敌,可他居然也为了寻找高人请教而放弃了欣赏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这种虚心请教,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进去,去欣赏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齐。

我也深深地被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

我也相信,这些植根于民间的故事,能够口耳相传,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13
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