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晋城市中考物理摸底考试试卷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西省晋城市中考物理摸底考试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N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如再挂2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
变为 ..................................................................................................................()
A.16cm B.6cm C.14cm D.18cm
2.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向月球预定撞击点,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
了圆满的句号。
下列关于“嫦娥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在围绕月球转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B.地面人员可以利用电磁波实现与“嫦娥一号”的通讯联络
C.“嫦娥一号”撞击时动能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嫦娥一号”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月球的吸引力
3.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
A.1秒; B.5秒; C.10秒; D.20秒。
4.某人向北行走,感觉到无风,但观察周围的树叶确实被风吹动,此时风向是 ......... ()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5.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
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 D.得出结论.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电路是.............................. ()
7.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小强同学在学习安装照明电路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开关中两个
接线柱接到一起。
这样产生的后果是............................................................................. ()
A.灯不能正常发光B.熔丝迅速熔断
C.开关依然起作用D.灯总是亮着
8.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没有噪声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1.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12.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
C.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能够发出声音.
二、填空题
14.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看到下面的情形:
(1)图9所示的是生活中常用的电能表,它的作用是测量,示数是 kW·h;(2)图10中所示电压表表盘上的指针示数是 V;
(3)如图11是某同学在研究通电螺线管极性时的情形,请你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4)如图12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是度。
1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
在道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空军派出直升机进行救援,空降兵在匀速下落中相对于降落伞是的,机械能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16.一杯饮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利用了。
在此过程中,饮料对杯底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09綦江)如图6所示,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的a端是极(选填“N”或“S”),小磁针将沿时针方向转动(选“顺”或“逆”)。
18.如图a、b两点是电源的两极,当螺线管通电时小磁针静止在如图中所示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电源上的a点是电源的极。
19.“6V、3W”的小灯泡要接在10V的电源上使它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若它接在4V的电源上时,其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20.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三、简答题
21.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
请解释这个现象。
十十十、
四、作图题
22.请在下图中作出力F的力臂
23.按如图所示中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五、实验探究
24.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推理性结论:。
推理依
据:。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
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因为。
②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25.2007年5月6日上午,全球瞩目的“南海1号”古沉船整体打捞行动正式启动.我国打捞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了让这一艘沉没于南海25 m深处近千年的古船重见天日,做了很多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1)自身质量为4250 t的运输船,载着质量为1000 t的钢制沉井(下端开口),驶向“南海1号”古沉船沉没海域.此时运输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
(2)“华天龙”号起吊船紧跟而至,抵达打捞现场后,将质量为1000 t的钢制沉井吊起,如图所示.已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钢缆拉力F为多大?(g取10 N/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对“南海1号”古沉船采取整体打捞方案,首先将钢制沉井下沉至海底罩住古沉船,然后封住钢制沉井的下端,最后连井带船一次性打捞上岸.该整体打捞方案在世界考古界还是首创.北欧国家的考古打捞虽然发达,但是其采用的都是水下切割打捞方法,首先把古船内的货物全部运走,然后对船体进行切割,将切割之后的小块船体打捞上来进行复原拼装.我国对“南海1号”古沉船采取整体打捞,相比切割打捞而言,有何更积极的意义?(说出一点即可)
26.在研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小星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星设计了如下准备实验和记录的表格。
实验编号水果种类深度(cm)两极间距离(cm)电压(V)
1
苹果13
222 333
4
菠萝21
522
①为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的实验
②为验证猜想二,应做编号为的实验
③为验证猜想三,应做编号为的实验。
(2)小星又提出猜想四: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
他将苹果依次切去一部分来做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苹果大小(个)13/41/21/4
测得的电压(V)0.270.280.260.28
该实验说明。
(3)以上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探究活动中也采用了此方法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C.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D.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7.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六、论述计算题
28.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4×103kg,底面积为lm2的货物G匀速提起。
(取g=1ON/kg)问:
(1)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物匀速吊起20m,用了40s,则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
(3)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多少功?功率是多少?
29.一空瓶的质量为0.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 kg.求:
(1)此瓶容积是多少?
(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 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30.在如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A
2.
B
3.
B
4.
D
5.
C
6.
D
7.
D
8.
【考点】信息题,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解析】人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 Hz,人发声频率范围85Hz-1100 Hz,C选项正确。
蝙蝠的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 Hz,A选项错误。
人的听觉频率也是有范围的,B选项错误。
无论振幅多大,只要频率达不到人听觉频率范围,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D选项错误。
C
9.
A
10.
B
11.
A
12.
C
13.
A
二、填空题
14.
(4)50
(3)如图:
(2)5
(1)电能(或“电功”) 306.9
每空1分,作图1分
15.
静止减小
16.
大气压强(气压或大气压) 变小
17.
N 、逆
18.
正
19.
8Ω1.33W
20.
98小于
三、简答题
21.
(3分)溅入油里的水滴,到达油面时有一定的速度,要继续向下运动。
由于油的温度远高于
水的沸点,水滴向下运动过程中快速汽化,产生高压气泡,气泡迅速膨胀破裂把油溅起来。
四、作图题
22.
如图:
23.
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
24.
(1)物质(或物体)(1分) 温度(1分)
(2)质量(或分子多少)(1分) 质量越大(或分子越多),物体内能越大(1分)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1分)
[说明:若(2)的第一空答案为“体积”,推理性结论填“体积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或“体积越小,物体内能越大”均可得分;推理依据,答到物体内能与“分子间作用力”或“分子间距离”或“分子势能”有关的均可得分]
(3)①(d)(1分) (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1分) ②(a)(b)(1分) (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1分)
25.
(1)对于运输船F浮=m总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运输船排开海水体积
(2)机械效率
钢缆拉力
(3)更好地保护文物;保留文物信息;减少潜水员工作量等 26.
(1)2、5,4、5,1、3 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无关ABD 27.
①电灯灯丝断了②开关接触不良③电池电压过低。
六、论述计算题
28.
29.
400 cm 3 0.75×103 kg/m 3
30.
解:(1)由I =U R
得U 1=I 1R 1=0.3A ×10Ω=3V (2)∵R 1、R 2并联 ∴U 2=U 1=3V
I 2=U 2R 2=3V 20Ω
=0.15A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