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非暴力沟通策略 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 开题报告 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沟通不畅、冲突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制约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发展。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一种以同理心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旨在通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实现双方的理解和共情。
本研究旨在探讨运用非暴力沟通策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
1.分析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3.探讨运用非暴力沟通策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4.提出针对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非暴力沟通教育策略。
三、研究内容
1.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学
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如沟通不畅、冲突频发、缺乏同理心等。
2.非暴力沟通基本理念与方法:介绍非暴力沟通的核心理念——同理
心,以及具体的沟通技巧,如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等。
3.非暴力沟通策略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或对照组
研究,探讨运用非暴力沟通策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4.非暴力沟通教育策略:结合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
性的非暴力沟通教育策略,如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非暴力沟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
用情况,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收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数据,为后续
分析提供实证依据。
3.访谈法:对部分中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惑。
4.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或对照组研究,探讨运用非暴力沟通策
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五、预期成果
1.揭示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系统阐述非暴力沟通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3.验证非暴力沟通策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4.提出针对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非暴力沟通教育策略。
六、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2个月):查阅文献资料,了解非暴力沟通的理论体
系和实践应用情况,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2.第二阶段(3-4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中学生人际交
往的现状数据,整理分析数据。
3.第三阶段(5-6个月):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开展实验研究或对照
组研究,探讨运用非暴力沟通策略对改善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
性。
4.第四阶段(7-8个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中学生人际交往
问题的非暴力沟通教育策略,撰写论文。
5.第五阶段(9-10个月):修改论文,完善研究成果,准备答辩。
七、经费预算
1.调查问卷设计与印刷费用:2000元;
2.访谈录音设备购置费用:1000元;
3.实验材料购置费用:3000元;
4.论文发表费用:2000元;
5.其他费用:1000元;总计:9000元。
八、参考文献
1.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马修·杰米森。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3.
3.王瑞明。
非暴力沟通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心
理科学,2015(3):56-60.
4.李晓燕。
非暴力沟通在青少年人际关系教育中的应用[J]. 青少年
导刊,2016(6):45-47.
5.张丽华。
非暴力沟通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