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质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质量的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一方面,对于
许多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学校对于该
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没有投入较大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高职院
校教师自我提升和完善机制不健全,教师不能很好的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知
识和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水平,导致教师不能在教学上得到层次上的提升。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教学效果,但是目前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还比较单一,许多教师还是运用传统
的教学方法,先进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再进行理论上的实践演示教学,但
是没有真正的指导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技能,而且层次较低,学生不能得到
水平的提升。
2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措施
2、2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与分层教学结合的方式高职教育强调的
是技能的培养。
基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可以
发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则是教学的关键。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根据高
职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也就是项目式教学,在项目教
学过程中着重突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帮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学习实际工作中使用到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
的办公自动化的能力。
此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掌握程度的不同,按照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可以降低教师对学生教学的难度,可以通过个性
和共性的差异,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2、3提升教师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要不断地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目前,有些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水平和拓展知识面来促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是鼓励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自身教学实力,通过对先进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研究,传授给学生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二是高职院校与一些软件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的请企业的计算机软件人员到学校进行学习交流,让教师了解目前社会的计算机应用的形势,真正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相关的信息产业部门进行网络、技术和软件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院校内教师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由资质较高的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的知识讲座,通过交流会集体讨论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通过改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
3结论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是顺应时展的必要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要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选用合理的教材进行教学,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以适应时展需要,有效的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