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南省怀化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第一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

这反映了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25.从汉高祖到汉宣帝,都在关中以帝陵为中心设置陵县,直属于九卿之首太常管辖,并迁徙关东豪强大姓、富商大贾充入陵县。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充实关中B.牵制豪富C.奉守帝陵D.强干弱枝
26.在宋代,官僚士大夫与富人联姻的现象大量存在。

有的文人进士及第还未做官,就选择富有者为妻;更有甚者,真宗年间有朝廷命官居然为娶一有钱妇人而发生争执。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引起价值观念变化B.文人的道德水平滑坡
C.冗官局面导致官员待遇下降D.官员的自身素质低下
27.下表为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据此可以推断
A.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B.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C.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D.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
28.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

这反映了美国
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
29.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
度。

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这主要说明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30.图5为漫画家廖冰兄的作品《从以时间换取空间到以空间换取时间》(1937年),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

该漫画意在说明
图5
A.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抗日主力B.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C.正确的战略是抗战取胜的关键D.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31.有学者指出:“ 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D.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32.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逐。

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理由经常使用。

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

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B.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D.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33.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
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34.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

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
活动盛行起来。

“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35.图6为美国iPhone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利润分布图(2010年),这表明
图6
A.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B.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
C.美国掌握苹果手机核心技术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发生在宋代的结构性社会变迁,使城市中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贫民阶层。

宋朝政府自觉负起了向贫民提供福利救济的责任,逐渐建立了完备的社会救济体系。

宋政府按照居民的家庭财产多寡,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不同户等,作为国家划定救济对象的参考标准。

宋朝也开始出现了接近现代意义的“贫困线”概念:凡田产20亩以下或者产业50贯以下的家庭,即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贫民”。

宋朝的贫民救济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宋神宗熙宁十年施行的“惠养乞丐法”
(凡贫困人口,均纳入乞丐范围),一是宋哲宗元符元年颁行的“居养法”。

简单地说,“惠养乞丐法”指由政府给贫民发放米钱;“居养法”则指由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

这两种救济都是定时的、制度化的。

此外,还有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这类临时性救济虽然是不定时的,但也常年有之。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材料二英国从都铎王朝(1485―1603年)开始,流民和贫困问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政府对救济问题的干预加强。

都铎君主在济贫问题上采取了两分法态度:一是国家对没有工作能力的群体承担责任,二是严厉惩罚不愿工作的“懒汉”。

1601年的济贫法将济贫措施分为三类:第一,没有劳动能力的穷人由国家提供救济;第二,有工作能力者接受救济须接受政府强制性的工作安排;第三,有工作能力而拒绝工作者接受济贫院的院内救济。

该法虽是全国性的立法,但赋予地方相当大的权利,每个教区由监督官管理救济事务,监督官由地方任命。

到18世纪后期,这种以教区为基础的济贫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失业与贫困问题。

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它意味着制定最低工作收入制度,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养老金及疾病救济,而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与此同时,自由主义思潮开始蔓延,工人们反对现有的济贫法,因为院内救济将破坏家庭关系并使被救济者失去人身自由,而即便是院外救济也使人失去尊严。

于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逐步在英国创立,1911年的《国民保险法》确立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摘编自刘成、奚慧玲《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沿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政府济贫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确立的原因并说明中英济贫的主要区别。

(1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政府济贫的意义。

(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侯永禄是一位农民,他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以下文字节选于他的日记:(1952年春节)我花了一万四千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1954年8月12日)农业社召开了建社的报名大会,我带头报名入社。

刘永康同志便向我谈了让我担任农业社会计的意见,晚上我便参加了建社委员会的会议。

从此,我便开始了建社方面的许多具体工作:先登记各入社户的土地亩数,再评定地的肥瘦等
级……
(1982年7月19日)上午,巷东头的饲养室门口,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生产队开始评价分牲口、农具等。

经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抓阄的办法:这对每个人、每一户都是公平的,分得多少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新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56、47三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标清题号,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

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
各省设督练处。

1904年,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种,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

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

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

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镇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

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

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摘编自陈旭麓《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制改革的影响。

(6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经过五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敌人赶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这一地区。

美军的巨大损失,引起美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为当时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调到朝鲜,而朝鲜问题不能久拖,久拖就会影响全球利益。

美国不得不考虑以谈判方式“体面”结束战争。

1951年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决定……毛泽东得知后,作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结束战争”的方针。

即打谈结合、边打边谈,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1951年7月10日,谈判正式开始。

在谈判中,美方处处蛮不讲理,显示霸主样子。

经过多次交锋,26日就议程安排达成五项协议。

1951年12月11日,双方开始讨论战俘问题,美方在此问题上一直作梗,其休会次数之多、拖延时间之长、争辩之激烈,实属罕见。

直至6月8日,双方才正式签订关于战俘遣送问题的协议。

1953年6月18日,李承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将战俘营中2.7万人民军战俘就地释放”,然后将其扣押编入南朝鲜军队。

1953年7月13日黄昏,我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李承晚愿意接受停战的各项条款。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摘编自2009—07—07大众网《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主要特点。

(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学著作《代议制政府》,首次出版于1861年。

其发表时,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蓬勃展开的时期,资产阶级正力求夺取对议会的最后控制权,人们所关心的首要政治问题就是议会改革问题。

穆勒认为,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存在是人们选择的结果,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

穆勒主张,在代议制民主制中实行三权分立,但并不主张三权平等与相互制衡。

议会可以监督和控制政府,但不能直接干涉行政活动,否则只能“由无经验裁判有经验,由无知裁判有知”。

在选举权方面,主张扩大选举权、妇女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实行无财产或阶级条件限制的普选制,劳工阶级基数庞大,将拥有最多数的代表。

议会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雇主及其它少数人阶级代表的意志就会受到压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数人的暴虐”。

因此,穆勒建议在普选制下实行“复数投票权”,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应同时享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的选票的权利。

——摘编自靳海山《走出大众民主的困境——穆勒的代议制度》等(1)根据材料,概括穆勒的主要思想主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穆勒上述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7分)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第一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40.(25分)
(1)措施:划分户等,确定救济对象;颁行“惠养乞丐法”和“居养法”,对贫民进行定时的、制度化的救济;实行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

(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
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
(2)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原有的救济方式存在弊端;自由主义思潮的蔓延;工人们的斗争。

(每点2分,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
区别:①直接目的:中国宋代济贫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英国近代的济贫除维护社会稳定外,还有惩处“懒汉”的目的。

②代表的阶级利益:中国宋代济贫仅代表
地主阶级利益;英国近代济贫后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③法律执行力度:中国
宋代济贫不具有强制性;英国近代济贫具有强制性。

④济贫主体权力:中国宋
代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英国权力分散,地方政府权力较大。

⑤济贫方式:中
国宋代为单纯的救济;英国除了救济方式外,后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
社会保障制度。

(每点3分,答对3点得9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
超过9分)
(3)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42.(12分)
评分标准:(“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1:
情节:侯永禄在1952年春节用猪肉招待客人。

(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

(2分)
概述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分)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
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恢复工作完成。

(2
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
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4分)
示例2:
情节:侯永禄报名入社并参与建社工作。

(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三大改造的进行(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分)概述和评价: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分)三大
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
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分)示例3:
情节:农民分到了生产队的牲口和农具等财产。

(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2分)
概述和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撤销人民公社。

(4分)改革使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快
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改革。

(4分)
45.(15分)
(1)措施: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成立练兵机构;制定各项制度;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设立军事学堂。

(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得8分,概括性
强得9分)
(2)影响: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
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
46.(15分)
(1)原因: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巨大,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美国为了其全球利益,急于想解决朝鲜问题;中国愿意通过和谈尽早结
束战争。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
过9分)
(2)主要特点:时间长;边谈边打、打谈结合;斗争激烈。

(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
47.(15分)
(1)主张: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实行普选制;实行“复数投票权”(8分,每点2分)
(2)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运动发展,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自由主义思想发展和
广泛传播。

(每点2分,答对3点得7分。

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
超过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