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二生物《神经调节》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自主学习】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兴奋,并 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环境变化作出的 应答。

3、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
: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
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
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 →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
胞膜电位为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
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
(4)兴奋传导的特点: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实现的
突触:包括、、。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的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的,只能是:
→→
(上个神经元的→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3)兴奋传递的特点: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由、、、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
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性语言中枢→(能听、说、读,不能写)
性语言中枢→(能听、读、写,不能说)
性语言中枢→(能说、写、读,不能听)
性语言中枢→(能听、说、写,不能读)
【达标检测】
1.突触小体存在于 ( ) A.神经元轴突末梢 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
(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5.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6.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 )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7.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8.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能力提升】
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
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2.下列关于反射弧和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受刺激部位膜外先变为正电位,接着又恢复负电位,形成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刺激某一反射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
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的部位
D.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特定情况下也能直接激活肌肉和腺体
13.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4.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的变化。

5.下图所示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突触。

(1)突触是由图中的构成的,①中的物质称为,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有关。

(2)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肌细胞膜形态具有明显的特点,其意义是
,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3)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速度慢的原因是:的过程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约0.5~1毫秒)。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