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要点与质量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要点与质量检验
摘要:结合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案例,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段,从施工准备、填料运输、分层摊铺、分层压实等几个方面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进行试验性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填石路基沉降差和孔隙率进行检测,确定碾压7遍后沉降差平均值小于3mm,孔隙率低于23%,进一步确定施工参数和人员、机械配置,完善施工方案。
关键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检验;
公路填石路基采用大粒径碎石填料进行路基填筑施工,与土质填料相比施工质量控制难度更大,控制不当施工后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路面结构产生纵、横向开裂。
在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该从填料选择、碾压工艺、边坡防护、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本文以某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为研究背景,从施工准备、填料运输、摊铺与压实等方面全面阐述路基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沉降差和孔隙率,作为合理确定施工参数,检验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全长22.2km,原设计采用双向2~4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于1998年开工建设,2000年建成通车。
由于交通量不断增长,原公路设计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拟进行改扩建工程。
该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设计宽度25.5m,设计车速
80km/h。
公路沿线存在高填方,部分路基采用填石路基设计。
其中K13+360~
K13+952段填石路基最大填筑高度为7.2m,填料选择城市周边采石场的石料,主要以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为主。
为保证路床顶面平整度与压实度,上路床填料选用天然砂砾。
高填方路段支挡结构采用C30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片石选用当地开挖下来的花岗岩。
2 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公路填石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原材料准备、人员机械准
备等。
2.1.1 施工技术准备
填石路基正式施工前,由工程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阅读和审核图纸,对
施工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进行分析,计算工程量,确定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审核并反馈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现场工程测量技术人
员根据施工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为后期施工提供测量基准。
按照施工要求确
定C30浆砌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砂浆配合比,天然
砂砾级配等。
2.1.2 原材料准备
(1)路基填料准备。
填石路基基底为基岩,承载力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规范》(JTGT 3610-2019)中的相关要求。
路基填料主要为花岗岩,硬度高、强
度高、风化程度较低,经试验检测得出石料抗压强度为42~65MPa,满足填方路
基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石料粒径,对粒径过大的石料进行二次破碎,并适当掺配一定比例的细料,保证填料级配满足施工要求。
填石路基上路堤
和下路堤石料粒径不得超过40cm,下路床石料粒径不得超过20cm,上路床石料
粒径不得超过10cm,填料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范围内。
(2)重力式挡土墙支挡结构材料选择。
填石路堤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挖方片石,爆破后形状不规则的片石经人工加工后使用。
所选片石为花岗岩,片石不得有裂纹、开裂现象,厚度为20~30cm,施工前对片石进行冲洗,保证表面清洁干净。
所选水泥为P·O 42.5水泥,进场前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等资料,满足要求方可
选用。
进场后取样送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
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砂选用中粗砂,严控含泥量和细度模数。
按
照要求进行砂浆配合比设计,根据现场原材料准确确定生产配合比。
2.1.3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地形、施工便道分布情况、运输距离等基本情况,合理配备施工机械设备。
运输设备选择5辆20t自卸汽车,装料施工设备选
择SH210型挖掘机2台。
施工现场配备TY220型推土机1台,用于路基填料粗平,PY190型平地机1台,用于路基填料精平作业。
路基压实设备选配2台LSS2012
型压路机,载重量为21t,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2台。
2.2 填料运输
本项目填石路基施工采用全宽水平填筑施工,挖方段爆破开挖后由专人负责
填料筛选,组织人员和施工机械装车。
现场采用2台SH210型挖掘机装车,5台
20t自卸汽车运输,装料运输过程中保证作业连续,即保证挖掘机持续作业,以
提高工作效率。
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通过专人指挥卸料,试验路段单层松铺厚度不
超过40cm。
卸料前在下承层上部画5m×5m灰格子,以作为自卸汽车卸料的参考
依据,摊铺厚度采用花杆挂线控制。
通过灰格子确定卸料数量,按照先高后低、
先边后中的顺序卸料。
2.3 分层摊铺
卸料后操作TY220型推土机进行粗平,局部作业困难位置采用人工找平。
现
场由专人指挥推土机进行整平作业,作业顺序为先中后边,先在中部推出一条标
准带,然后向两侧作业。
摊铺过程中注意做出路拱,确保中间高、两侧低,路拱
横坡度按2%控制,以保证排水要求。
摊铺过程中如发现超尺寸石料,应人工击碎
或清除,确保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3单层摊铺厚度。
大粒径填料之间的空隙,采
用石屑或砂石料填充,以降低路基填料孔隙率,提高密实度。
粗平后采用PY190
型平地机进行精平,进一步提高路基表面平整度,修整路拱横坡度。
摊铺完成后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准确确定松铺厚度,以保证压实质量。
3 公路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检验
3.1 沉降差检验
选取K13+400~K13+500段作为试验路段,以K13+400、K13+420、K13+440、
K13+460、K13+480、K13+500作为监测断面,在路基碾压过程中对各断面中线位
置、中线左侧、中线右侧高程进行检测,计算确定沉降量。
试验段路基松铺厚度
为40cm,分别在碾压第3~7遍时对路基表面沉降量进行测量。
在碾压3遍后各检测断面沉降差分别为53mm、55mm、47mm、57mm、53mm、
48mm,平均值为52.7mm,说明填石路基沉降差仍然很大。
碾压4~7遍后路基沉
降差平均值分别为36.5mm、14mm、5.7mm、2.8mm,可以得出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沉降差不断下降,在碾压到第7遍后沉降差平均值低于3mm。
通过分析上述6个
监测断面沉降差监测结果,可以得出碾压到第7遍后,沉降差已经很小了,说明
路基密实度已经达到了规定要求,可进行终压。
碾压7遍后试验路段路基沉降差
平均值为3mm,在大规模填石路基施工时可将3mm作为标准值,即相邻两次沉降
差<3mm时可认为压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3.2 施工参数总结
根据K13+400~K13+500段试验路段沉降差和孔隙率检测结果,得出采用
LSS2012型自行式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7遍后,沉降差平均值低于3mm,孔隙率
低于23%,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质量。
总结K13+360~K13+952段填石路基主
要施工参数:松铺厚度为40cm,初压静压2遍,复压采用LSS2012型自行式光轮
振动压路机弱振1遍、强振4遍,最后终压(静压)2遍消除轮迹,提高路基表
面平整度。
按照上述施工机械配备方案,现场配置管理人员10人、司机12人、
普通工人8人。
现场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协调好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保证填石路基施工效率。
4 结束语
本文以某市政工程填石路基施工为例,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段,结合施工现
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配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做好现场协调管理。
从施工准备、填料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方面全面阐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总结了
施工技术要点。
从沉降差和孔隙率2个方面检测路基压实质量,分析检测结果得
出路基碾压7遍后试验路段各断面沉降差平均值为3mm,各测点孔隙率均<23%,
达到了设计要求,进一步确定了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明确了施工设
备与施工人员的配置,确定了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宝忠.探讨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绿色环保建
材,2021(8):92-93.
[2]王磊.山区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2(S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