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輨 輶 訝 2021 年 10 月·第 29 期 (总第 693 期)
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但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 党员影响力的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党员培育机制缺 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推进。
2.对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够 想要构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就要充分 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 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及网络环境中 为其他大学生树立思想言行的榜样,做出正确的示 范。但是,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没能使大学生党员真正发 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的构建 路径 1.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构建 高校只有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才能有效构 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者要认 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 是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党员都能够对普通大学生产 生标杆性、引领性和凝聚性的影响,都能从思想意识、 道德素养和言行举止上为普通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 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的 构建,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及综合素
.质,A进ll一步Ri提g高ht大s学R生e党se员r的ve影d响. 力。
2.建设多元化的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 想要在网络语境下构建大学生影响力培育机制, 就要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微 博、QQ 打造大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并根据大学生党员 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通过教育平台加强大学生 党员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自身影响力 的重要性,并乐于积极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同 时,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大学生党员带来积极影响。另 外,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等奖励机 制,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影
. A们ll能够Ri在g大ht学s生R群e体se中r更ve好d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
高校党建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大 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网络语境下大学 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状分析 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 非常重视的问题,而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就要使每个大学生党员都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 党、在党为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党 员网络影响力对其他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日益凸 显。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及其在网络上的影响作用,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 的重点研究内容。 笔者采用自编大学生党员影响力问卷调查表,对 普通大学生、大学生党员、党务工作者等群体展开调 查。本次调查问卷表发出 500 份,回收问卷共计 500 份,问卷真实性较高。调查发现,52.3%的学生认为,大 学生党员在学校最具影响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觉悟、 政治素养及其他方面都比普通大学生更优秀。党务工
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常 被周围的同学关注和效仿。重视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 提升,可以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积聚和增强正能 量,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广大青年学子中的引 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党员总体来 说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发挥了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们的领导力、感召力、影响力、组织力都得到了老师 和同学的认可,特别是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 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生党 员影响力培育机制,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使他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党建水平 新兴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网络语境下构建大 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是一个全新课题。网络信息 内容庞杂,且传播速度快,大学生容易受其中一些不 良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却不自知。而大 学生党员由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思想牢固,综合素 质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对同学起到模范 带头作用。因此,构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有 利于提升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党建水平,为广大学生带 来积极影响。 2.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强调,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大学 生党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无论是思 想观念,还是政治觉悟、个人素质,都要强于普通大学 生。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就要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养及其在大学生 群体中的影响力。因此,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 重要性,并积极构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为 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重视不够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服务者,也是在校 大学生学习的榜样。重视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培育, 既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其他大
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研究
余树英
(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摘 要: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中,教育者要借助互联网积极构建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 示范引领作用。文章从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语境;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4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8 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网络语境 下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培育机制研究”(课题编号:8DJQN010)的研究 成果
作者简介:余树英(1979-),女,江西上饶人,硕士,讲师,从事党 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的影响力占比为 27.9%,这是因为党务工作者与 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太密切,但是他们的思想觉悟又超 过普通人,所以其影响力较高。普通大学生的影响力 最低,占 19.8%。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容易引发大学生 的好奇心,然而有些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 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这给高校 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