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检测题b.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检测题B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2.“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3.(2013·吉林中考)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

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4.如果让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那么,你知道西安事变爆发后,赴西安进行调停的中共代表是谁吗()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6.“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7.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

这一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八一三事变
D.占领南京
8.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南昌起义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人民解放










A B C D
9.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卢沟桥和守卫的中国士兵 李宗仁在台儿庄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抗日军民破袭铁路线
A.正面战场作战
B.敌后战场作战
C.八路军与民兵作战
D.全民族抗战 10.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拼死抵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该战役的领导人是( )
A.蒋介石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彭德怀
11.(2013·湖南湘潭中考)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

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此人物是( )
提示一:他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
提示二:周恩来为其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提示三: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侯德榜
13.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抗战中多次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充分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

他最擅长画的是()
A.虾
B.牛
C.仕女画
D.马
14.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A.张謇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15.(2013·江西中考)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16.(2012·重庆中考)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我党制定了政治路线。

这一路线制定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7.(2012·山东泰安中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爱国华侨的援助
18.“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19.“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二大
20.有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枚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
听候中央处理。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请回答:
(1)材料一选自蒋介石下发的一份电文,他的这份电文是下达给谁的?(2分)
(2)材料一电文中所说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军持什么态度?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4分)(4)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4分)
2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

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

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于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

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 000人,并将主要基地转移到哈尔滨城南的平房地区。

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

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应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

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官兵……对南京大屠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但是,无论在国际社会上还是在日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根据《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改编而来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

(4分)
23.1937—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4分)(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分)
(3)抗战开始后,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4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检测题B参考答案
1.A 点拨:从题干中“日本和汉奸”可知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件,从“苦难十四年”可知是指被日军侵占长达十四年的地区,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沦陷在日本的统治之下,因此选A项。

2.B
3.C点拨: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蒋介石由张学良护送回南京。

4.A 点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等西安调停。

5.D点拨:联系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派兵控制了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驻地,解除了蒋介石卫队的武装,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6.D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中“卢沟桥”“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这是描述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

7.B 点拨: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1937年”“30万人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断定该事件为南京大屠杀。

8.C9.D
10.C 点拨:由题干信息“1938年春”“台儿庄”可知,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是李宗仁。

11.C点拨: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的目标就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故C项符合题意。

12.C 点拨:由题干中所给的三个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此人物是指冼星海,所以C项符合题意。

13.D
14.D 点拨:由题干信息“抗日战争期间”“振兴民族工业”可以排除A、B、C三项。

侯德榜发明的制碱工艺被化工界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从此,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居世界前
列。

D项符合题意。

15.C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几次迁徙的时间信息“1939年1月”“1945年初”,这说明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由此分析得出答案为C项。

北伐胜利进军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是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是在1949年。

A、B、D三项从时间上均可以排除。

16.D
17.C点拨: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18. C
19.B点拨: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

20.C点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故C项表述错误。

21.(1)张学良。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3)说明蒋介石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

后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4)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22.(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

点拨:(1)问由“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归纳这期间日本发动的战争。

(2)考查对材料的总结归纳能力。

(3)问为开放式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3.(1)卢沟桥事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3)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4)言之成理即可。

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