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前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考前模拟试卷
绝★密内部交流使用出卷者:博图教育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学与教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媒体
D、教学内容
2、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根据学习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蜘蛛结网
B、望梅止渴
C、吃了酸的流唾液
D、儿童模仿电影动作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地任务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5、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分()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定向迁移
6、短时记忆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注意
B、组块
C、复述
D、感觉登记
7、奥苏伯尔提出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辅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0、在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中,服从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权威阶段
11、小张总是怀疑自己门没有锁好,常常反复检查,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概念
D、强迫恐惧
12、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1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中
D、教学过程之后
14、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A、教育学知识
B、心理学知识
C、相关学科知识
D、专业知识
1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
D、努力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是()
A、教师指导
B、媒体
C、认知结构
D、能力
2、以下属于实物直观是()
A、观察教学电影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3、问题解决有下列基本特征()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系列性
4、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学会调试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行为矫正
5、课堂的三个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学习过程
D、学习环境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2、“身教重于言教”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陆钦斯的实验是定视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4、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其首要环节。
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6、从直接具体体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一个经验锥形。
7、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8、是训练新老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9、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等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10、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环境。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挨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
2、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分化。
()
3、高尚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
()
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行为参照。
()
5、青春期是人生观形成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
6、可采用肌肉放松法来治疗失眠。
()
7、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
8、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指的是当天复习。
()
9、问卷属于非正式评价。
()
10、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变式——
2、操作技能——
3、系统脱敏法——
4、正式群体——
六、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2、怎样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4、为了会谈富有成效,教师应该注意哪些专门的技术?
七、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2、教师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八、案例分析题(11分)
当你在从事教学行业时,发现其他少数的教师的行为上并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是一系列的不良作风。
联系实际,你认为从哪些方面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育学考前模拟试卷
绝★密内部交流使用出卷者:博图教育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推崇的思想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义务教育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5、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课程
B、教师
C、学生
D、班级
6、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A、阶段性
B、健康体魄
C、智力能力
D、创新精神
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更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目标
C、教学大纲
D、教学目的
8、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9、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10、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1、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A、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2、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
B、课外活动
C、学习
D、课堂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可靠度
D、区分度
14、下面哪个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
A、国家教育目的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学习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15、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作为一个教室,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心理学
D、学科教育法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
B、技能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研究型课程
3、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教材的研究
4、学生认识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A、间接性
B、目的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5、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C、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D、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2、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3、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5、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6、试图用心理学“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7、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8、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9、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1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作用。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赫尔巴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生产力。
()
3、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
()
4、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早期发展更多体现了社会属性。
()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
7、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
()
8、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
9、教育终身化代表了古代教育的特征。
()
10、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孟子的主张。
()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网络教育——
2、白板说——
3、教学目标——
4、课程设计——
六、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学校文化的特点。
3、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七、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论述教育为什么在人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八、案例分析题(11分)
某高中二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
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
于是在班会上把这份“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掌握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