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年级期中考试苏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总分:85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2.我市盱眙铁山寺景色优美,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3.近年来,我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减少大气污染
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5.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
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
开得很大
6.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
7.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次声波B.红外线
C.可见光D.紫外线
8.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9.下列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需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才会沸腾
C.把0℃的冰,放人0℃的水中,冰会熔化
D.化雪要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
10.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A .蝙蝠
B .海豚
C .猫
D .大象
11.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
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
根据上面
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
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的美观些
12.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
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
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
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 .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 .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 .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 ;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 ;男低音高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这里的“男低音”与“女高音”是指 ,“高声歌唱”与“轻声伴唱”是指 。
(填声音的特征)
14.如图所示,甲音叉的叉股靠在泡沫塑料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Hz~120000Hz 海豚 150Hz ~150000Hz
猫
60Hz~65000Hz
大象 1Hz ~20000Hz
球上,当敲响乙音叉时,会看到塑料球摆起
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15.在家庭、图书馆等许多地方都使用二氧化
碳灭火器。
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变成液体装进瓶中。
使用时要注意手握在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体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发生而大量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16.星期天,小华在家拿着遥控器调着自己喜爱看的电视节目,突然发现遥控器不对着电视接口也能进行调控。
通过近期的物理学习与老师的交流,原来遥控器的二极管发出的是,经过墙面发生漫反射传到电视接口,它还具有效应。
17.淮安迎宾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
18.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色光,分别是红、橙、、绿、蓝、靛、紫。
这就是著名的的色散实验。
19.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体(填晶体或
非晶体),它的熔点为℃,该固体
可能是。
20.第9周我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体检,小华发现声学知识在医疗上应用非常广泛,如听诊器的塑料管对医生而言可以增大声音的,因为它可以防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而使能量减弱。
三.说理与简答题(共12分)
21.(5分)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该过程热。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答。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D.冬天的清晨,草地上有白霜
22.(4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拿着一张报纸,正和同学们讲得津津有味。
原来报纸上登载着一篇趣闻:“雪怪”之谜。
内容是:
英国一家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从东京飞往孟买的航程中,不幸在喜马拉雅山上空陷入了云团中而坠落在喜马拉雅山中,三天之后,一架搜救的直升机发现了坠毁客机的残骸,并救下了一名幸存者,机上其他人都不幸身亡。
在医院里,这名男青年叙述了他的历险经历,他在尚未完全烧毁的客舱里度过了那三天。
当时气温达-30℃,幸亏客舱挡住了山中的大风。
过了两天,这名男青年又向记者发布了一则令人惊异的消息:在喜马拉雅山中,他见到了神秘的雪怪,雪怪正是人们一直在争论的动物。
他描述说:那是在飞机坠毁的第二天早晨,我从昏睡中醒来,正绝望之际传来了脚步声,向客舱外面望去,见一个浑身黑毛的家伙正在地上寻找飞机的残片,我马上意识到这就是雪怪!当时我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的,虽然天气非常冷,但风已经停了。
我克服恐惧,从怀中掏出钢笔,又从口袋里拿出纸,把雪怪画了下来,记者看到了用蓝色墨水画的雪怪,虽然画得有些歪斜,但线条很流畅。
物理老师过来后,弄清了他们谈话的话题,看了看这张报纸,看完后说:这不是真的,是这名男青年虚构的故事。
⑴你能说出物理老师判断的依据吗?
⑵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
23.(2分)今年9月30日学校举行国庆60周年晚会,小华兴高采烈地看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突然发现演员本来穿着红色的上衣、绿色的裙子。
在灯光一变时,变成了黑色的上衣、绿色的裙子。
请帮小华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与探究(16分)
24.(3分)冬天,小芳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
小芳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备盛80℃的热水l.5kg ,瓶内备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问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 ;周围环境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水温变化快慢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3分)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
证
这
个
猜
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
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共3分)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是 ___
(填“冰”或“蜡”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__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装碎蜡的试管从烧杯拿出来,蜡停止熔化。
试管放回烧杯后,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__________ 热量。
27.(7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完成观察沸
腾的实验。
图甲图乙
M
N
(1)甲组同学发现若
温度计触底,它所测出
水的沸点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B
(2)乙、丙两组同学
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B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B,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组同学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
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行的方法是。
(5)在组装上面实验A图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_(填M或N),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同学们顺利完成试卷,请仔细检查!
初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音调;响度;音调;响度。
14.声音具有能量(或空气可以传声)
15.加压;液化;汽化;吸收。
16.红外线;热。
17.液化;上;汽化吸热。
18.黄;牛顿。
19.晶体;0;冰
20.响度;发散。
三.说理与简答题(共12分)
21.液化,放,空气中高温的水蒸汽与冷放热发生液化现象。
B
22.依据:水凝固点是0℃,而当时气温在-30℃以下,墨水早已结冰了,根据画不出流畅的画。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识别一些事情真伪。
23.因为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光,说明此时的灯光为绿色(所以,红色的衣服将绿光吸收不反射光,人们看到的是黑色,而绿衣服加反射绿光,所以看到的仍然是绿色。
)
四.实验与探究(16分)
24.羽绒,10℃,开始较快,后来逐渐变慢。
25.将三支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和沸水中校验(或同一温度计分别测量沸水温度进行比较)。
26、冰,52℃,吸。
27.高于100℃,多少,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用温水(或减少水量)
N,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