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方案,如活动方案、宣传方案、销售方案、策划方案、培训方案、实施方案、招商方案、激励方案、推广方案、施工方案、其他方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方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programs, such as activity programs, publicity programs, sales programs, planning programs, training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investment promotion programs, incentive programs, promotion programs, construction programs, other program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olutions, please pay attention!
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那么你对药品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本店铺整理关于药品安全知识问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1、家中的药品应如何存放?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会存放一些药品,但药品的保存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否则易霉变、过期,变质后造成浪费或误服而引起不良反应。

在这儿给大家提个醒。

存放原则: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湿气和热度等。

因此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光、避湿、避热。

保存方法: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适当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

液体制剂室温保存:如一般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药或止流鼻涕药剂,这些药水开瓶后,不需摆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成分的溶解度,以致糖浆中糖分析出结晶,导致浓度与原先不符。

悬浮剂保存分状态:如大部分抗生素类的糖浆,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的药品,在室温下保存期限瓶外有标示,一旦加水后就应
该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但相应保存期会变短。

肛门栓剂防软化: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

眼药水存放依标示:一般放在室温下即可。

有特别提示的需放在冰箱中冷藏的,依标示处理。

但要注意,若开封后1个月内未用完,应立即丢弃。

雾剂类药品喜温暖:应存放在室内较温暖的地方,以免在使用时发生喷药不畅、药物不匀的现象。

中药保存应得法: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下贮存,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也可以用塑料袋将它层层包封以隔绝空气。

若经常取药,可以将药品制成小包装,以免整体受潮;若长时间不用药,可将药品保存于冰箱。

2、家庭常用药品失效的特征?
药品容易受到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的影响与破坏。

如药品存放不当,或存放过久,会使药品质量下降或变质无效,用这样的药品会造成不良后果。

一般来讲,药品是否变质要依靠理化的方法,或生物检验方法来检验判定。

但是,除专业机构外,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

大量的、更重要的方法还是要从药品的外观性状来观察是否变质,通过人的五官判断药品有何变化。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就不能再用了。

注射剂:观察药液是否澄明,有无变色等。

注射剂除个别特殊的品种允许有轻微浑浊外,一般都是澄明的液体。

凡有明显浑浊、沉淀或结晶析出,经加热不能溶解者均不可使用。

还有些中草药注射液
在贮存中容易产生浑浊或沉淀,也不可使用。

片剂、胶囊剂:如发现药片有受潮粘连、松片膨大、变形、裂片以及糖衣片变色或严重斑点、变花发霉等不可使用。

如发现酵母片发霉生虫,维生素C片氧化变色,阿斯匹林片遇潮后有醋酸的酸味,不可使用。

有些中成药如舒筋活血片吸潮后变棕褐色,药片松散、粘连不宜使用。

胶囊剂容易吸潮发粘,若内容物变质,则不可供药用。

散剂:结块发霉、变色粘连不可使用。

眼药水:打开后要在3—5天左右用完。

如发现存放的眼药水有变色如絮状物,不可再用。

酊剂、浸膏剂、糖浆剂:如检查中发现有沉淀、发霉、变色等不可使用。

如颠茄合剂贮存过久有沉淀析出,就不要再继续使用;如有些止咳糖浆有发酵、发霉状不可使用。

软膏剂:一般较稳定,但应检查其基质有无酸败,异臭,亦应检查有无油层析出或结晶析出。

若有油层或结晶析出,经加工调匀后可使用,但若变色、异臭者则不能使用。

丸剂:变色、发干、霉变生虫、有异味不能使用。

3、怎样合理使用抗菌药?
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牢记三不三问要点,并且实践在生活当中,是可以让病菌无计可施地!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
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

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看病的时候,与医生多一点互动,学会三问。

(1)我生的病与细菌感染有没有关系?只有向医师询问,才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疾病的成因。

(2)我需要吃抗生素吗?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像过敏与细菌感染所须的治疗措施,都不一样,只有细菌感染才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有些疾病甚至不须要使用药物也会自己痊愈,所以应向医师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真的非吃抗生素才能痊愈。

(3)我应该如何吃抗生素?一旦确定诊断,经医师判断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应询问医师正确的用药方式,包括多久吃一次、该吃多久。

如果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药,以及这次领的药吃完后,是否还须返诊,这些问题都该在门诊时问清医师,并在领药时询问药师哪一种是抗生素,服药时需注意些什么,才能药到病除。

只要能做到这三不三问,就可以比较有效的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p副标题e
4、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服药之后不能马上睡。

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

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

(2)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

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

(3)服药前后少食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这些物质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一些水果与抗生素相互反应,使抗生素的疗效大大下降。

(4)用药吃醋要坏事。

服用某些药物时必须禁忌食醋。

如服用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吃醋,会使这些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在肾脏结晶,损坏肾小管。

(5)服药勿饮酒。

酒中含有的酒精(乙醇),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服药时一定不能用酒来送服药物,在服药前后也不能饮酒。

5、吃错药怎么办?
(1)如果错服的是一般药物,如维生素、滋补药、抗生素等,副作用小,不必作特殊处理(除非大量服用),但应观察病情变化。

(2)误服或多服了巴比妥、氯丙嗪、阿托品、颠茄等药物易造成中毒。

若服用量在正常服用范围内,只需多饮开水促进其排泄即可,但必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如果误服剧毒药品,则应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应把剩余的剧
毒药品收集起来,供医生参考。

尽快将胃内毒物吐出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用手指、汤匙柄或筷子刺激咽后壁(舌根)引起呕吐,从而将误服的毒物吐出。

接着再让病人喝下500毫升凉开水(可加入25克食盐),再用上述方法催吐,然后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

(4)误服强酸、强碱或腐蚀性药物,如来苏儿、石碳酸等,应禁用催吐或洗胃等方法。

应让病人喝生鸡蛋清、牛奶、豆浆等,能保护粘膜以及中和毒性,然后迅速将病人送医院抢救。

6、用药为什么不宜求新?
众所周知,一种新药的问世,尽管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这些药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效果、毒副反应的实践检验时间不很长,病例亦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大一部分新药由于疗效不佳或毒副反应重而被淘汰。

而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确能超过原有同类药物疗效的新药,则为数不多。

例如:70年代,抗结核新药利福平问世后,当时对它的宣传有的几乎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

然而,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发现,它的抗结核效果仅与异烟肼相当,而价格则是后者的几十倍。

在单独应用利福平时,结核杆菌对它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它迅速失效。

有的患者使用后出现了肝损害等副作用。

事实证明,一种新药的出现,只是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病人不可盲目追求。

因此,家庭用药中切记: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就是好药,切忌一味地迷信新药。

7、价格贵的药品是否更安全有效?
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的效果。

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

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

8、中药汤剂能过夜吗?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份,煎煮时这些成份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

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

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份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9、小儿感冒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

小儿应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1)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等。

(3)下列情况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和肺炎。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普热息痛;如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10、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

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

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

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

(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4)不宜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

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回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
上皮增生。

因此,哺乳的妇女不宜采用药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滥用中药。

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看过“药品安全知识问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