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简单电路变阻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简单电路变阻器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变阻器(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带班级有学生46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电学学习,学习兴趣已经调动起来
了,而且好多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变阻器是初中电学
教学的难点之一。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②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③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④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②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在超导领域先进事例,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激发学生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的壮志。
5.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变阻器的原理与接法
难点: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6.教学课时:1课时
7.教学过程: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1.导图处理:
⑴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⑵连续改变电阻的方法——优选法。
2.用铅笔心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⑴教师出示一个精美的小舞台,演示舞台上的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
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
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
⑵分组实验
⑶实验分析
引导学生想出:需要增大电阻线的长度。
顺着这一思路,教师加以演示,结果出现电阻线太长,操作将很不方便的矛盾。
(把电阻线绕在瓷筒或胶木筒
上来解决这一矛盾)
如果不小心让瓷筒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
⑷熟悉变阻器的种类
3.活动:14.4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⑴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以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⑵请学生根据课本P.87图7-8,将实验桌上的仪器连成电路,把滑片P滑到阻值最大的地方,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按照课本P104表格所列的项目
完成实验。
⑶完成下表,并结合下图总结出变阻器的变阻规律:
实验次数
滑片P移动方
向
连入电路电阻线的
长度变化
连入电路电阻的
大小变化
电路中电
度的变化
1
向A(左)端
2
向D(右)
端
滑片越靠近固定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⑷教师表演如下实验:
①使用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接通电路,灯泡发光;
②使用前将滑阻器的滑片调在阻值较小处,接通电路,烧断灯丝。
⑸学生总结出注意事项:
不能使通过变阻器的电流超过最大值。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知识。
⑴介绍变阻器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调节电视机音量、亮度及对比度的电位器、调节台灯亮度的调光电位器等都是变阻器的具体应用。
⑵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超导现象。
介绍我国在超导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
8.课堂作业:
(1)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如果标有“10Ω 2A”字样,其中“10Ω”表示;“2A” 表示。
(2)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
(3)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应怎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
(4)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片放在变阻器电阻最大位置,为什么?
9.作业安排:课后作业1.2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自制滑动变阻器
11.自我问答: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起提示引导作用。
为节约时间,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去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