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婴儿湿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学】【预防】
【概述】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
多见于肥胖婴儿,
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
好发于
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
一般随着
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
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诊断】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
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
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
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
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治疗措施】
1.家庭用药
(1)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
2-3次。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
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
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4.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5.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6.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7.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
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
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病因学】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
营养过多、消化不良、
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
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预防】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2.温度适宜。
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
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
婴儿湿疹的病因、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法
一、婴儿湿疹的病因
婴儿湿疹因发生在宝宝喝奶的时期,且有些宝宝一喝奶就湿疹加重,所以俗称“奶癣”,但此“奶癣”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癣”,如果用治“癣”药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的。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短期内治愈。
顽固者常有奇痒难忍,久治不愈,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常常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婴儿湿疹最早见于1-3个月婴儿,初生儿湿疹又称为新生儿湿疹。
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其起因多与遗传和外界诱因有关。
∙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
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
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过敏体质,那么孩子有70%的可能是
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属过敏体质,孩子仍有50%成为过敏体质的可能性。
∙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
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
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
复发生或加重。
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
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婴儿内因: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叫婴儿
湿疹。
二、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的病变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初期仅见面颊痱子样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分布密集,随后愈合成片状红斑。
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干燥型、脂溢型和渗出型。
∙干燥型:湿疹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擦之皮肤樱红脱屑,多发生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早产,人工喂养等
婴儿。
∙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
显。
∙渗出型: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严重者
连成片,眼面除两眼外,几乎健康的皮肤均可出现,肤色鲜红灼热,有腥气,多见
于肥胖,或饮食过量高糖、高蛋白质及渗出体质的婴儿。
无论哪种类型均有瘙痒,哭闹少寐,日久饮食减少、消化不良,腹泻、哮喘等病反复发生,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三、婴儿湿疹的治疗
1、总体治疗原则
∙用什么样药物剂型治疗湿疹依据湿疹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不可用油膏;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
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
∙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
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小块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
∙对湿疹不严重的宝宝,只需局部用药,但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
2、冷湿敷疗法
∙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
每日二至
三次。
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
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
∙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
∙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
∙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脱水。
∙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
室温低时应将药液加温后再湿敷。
∙如有感染者,用后的纱布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
湿敷液应新鲜配制,防止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
3、含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
∙含皮质激素的药物外搽湿疹疗效是肯定的,对轻症或范围小的湿疹可以选择;对面积大的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如果频繁或大量或长期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会有
全身和皮肤局部的副作用,全身副作用先不说,其皮肤局部副作用则提醒我们要慎
重选择。
∙含皮质激素药物的皮肤局部副作用较突出的是药物依赖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
药物依赖性皮炎指湿疹不能停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反跳性皮炎指皮质激素外用后,湿疹病
情可以迅速好转,但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湿疹更加重,当重新涂用激素后,病情
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4、白三烯拮抗剂
∙研究显示湿疹和哮喘发病机制类似,白三烯拮抗剂(商品名顺尔宁)具有皮质激素的抗过敏作用,而没有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防治哮喘效果确切的药物。
∙临床发现顺尔宁用于治疗婴儿湿疹有好效果,应用方法是:婴儿每晚服2~2.5毫克,一般服2周作用湿疹消失,严重婴儿湿疹1个月左右消失。
如果以后注意家庭护理,患婴儿湿疹的宝宝就可以摆脱湿疹之苦。
5、中医疗法:
内治宜养血祛风,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验方一:
∙组成: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
陈6克、黄芩6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喂奶的婴儿由母亲服用,经过奶水便可得到治疗;已断奶的婴儿,可每日服3—4次,少量频服。
治疗7—14天左右,可好转。
∙适当配合外洗药也有一定的疗效。
可用金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
干性湿疹可洗患处,每日2—3次;湿性湿疹外洗后再涂黄柏软膏(黄
柏粉3克、煅石膏粉9克、枯矾4.5克、青黛3克,加菜油适量调和),每日3—
4次外用。
验方二:
∙组成: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术2克枳壳2克地肤子2克春砂仁2克。
∙功用: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验方三:
∙组成: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用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
验方四:
∙组成:内服方野菊6克银花6克车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苍术6克川柏4克生首乌9克干蟾皮4克;外洗湿敷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抗敏。
∙主治: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著,瘙痒不宁。
四、婴儿湿疹的护理
1、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
∙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
∙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食品。
∙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有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
∙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喂养婴儿还应避免过高营养,以免诱发湿疹。
2、衣物方面
∙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避免化纤、羊毛制品的刺激。
∙衣服穿得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过热、出汗都会引起湿疹加重。
∙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
∙让宝宝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
∙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每天更换枕巾,不要让湿疹感染,接触面部的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勤换。
3、洗浴护肤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保持皮肤清洁。
如果认为宝宝有湿疹就应少洗脸、洗澡,那就错了,因为皮肤不清洁会增加
继发感染的机会。
∙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
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
∙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勤给孩子剪指甲,避免孩子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不要采用给孩子戴手套的方法,限制孩子双手的运动是不明智的。
4、环境方面
∙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
∙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
∙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
∙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5、睡眠方面
∙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五、治疗婴儿湿疹的奇招和偏方
1、外敷偏方
∙大枣去核,烧焦后与冰片、黄柏各等份研成细末,用奶汁调敷患处。
∙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败酱草各3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5分钟,纱布冷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
湿敷奇痒即止,一般用药后1天渗出糜
烂即减轻,一周可基本痊愈。
∙煅炉甘石、煅石膏、赤石脂各等份,研末外扑患处。
用于渗液较多的湿疹。
2、网友奇招
∙孩子刚出满月,小脸上就起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疹子。
一位皮肤科的主任建议:“这么小的孩子尽量不用维肤膏之类的药物,这类药品多含有激素,有个简单的方法,用
母亲的乳汁给孩子洗脸。
”我照此做了,果然收到奇效。
第二天,孩子脸上的疹子就
不红了,还少了许多,几天后就恢复的光洁粉嫩。
——琛妈
∙湿疹我有一种特效办法,在我儿子一两个月的时候,脸上长了好多湿疹,应该会很痒,但他说不出来,我急在心里,后来看书上说用生土豆切片涂在患处两三天就能好,
于是我就给他涂了两次,涂在脸上滑滑的,没过两天真的好了,皮肤恢复了原来的
白嫩。
真是让人高兴。
后来就一直没再生过湿疹了。
——夏禹妈
∙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区的保健医生建议我用绿药膏和尤卓尔混用,按5:1的药量涂于情节后的患处。
仅用了2天,宝宝的脸蛋就好起来了。
至今快1个月了,没再发作
过。
虽然这两种外用药的药力都比较温和,但使用时也要注意药量,减少对宝宝的
刺激。
——严彦
∙孩子脸上、臀上湿疹重的时候。
可在诊所使用雾化器,把消炎药雾化,喷在皮肤上,很快痊愈。
湿疹的孩子,不要穿的过多,适当的凉爽也有益于湿疹的消除。
——赛
赛妈妈
∙宝宝患过湿疹,用地塞米松、尿素合成的“地尿霜”与维E霜按照1:1的比例混合涂抹,效果很好。
疹子退后,再继续抹几天维E霜,会更加巩固疗效。
——石晶∙羚羊角粉:海盐的何先生说,治疗婴儿湿疹他有这样的方子,用羚羊角粉炖汤喝,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
这个处方,何先生是在1975年科学画报12期上剪下来的。
“我
孩子小的时候,我给她吃羚羊角粉,吃了后就好了。
”
∙黑鱼头:吴女士说,她有一个治疗小孩湿疹的偏方,比较灵的。
“我妹妹的孩子原来湿疹也很严重,后来别人介绍,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
油拌了涂在患处。
我妹妹给她孩子用了,效果挺好的。
”
∙苦参煎水:湖北来杭州打工的徐勇搬出了他姥爷的方法,到药店里买些苦参煎水洗澡,洗几次就好了。
“只要几块钱就能治好。
”
∙羊奶粉:陈先生说,用羊奶粉泡羊奶吃,并用羊奶洗湿疹处,效果不错。
∙母血:陈女士说,他的儿子是在浙一医院皮肤科治好的。
“医生把母血抽出来,打到小孩的屁股上,每次5CC,一共打10次就可以了。
”
∙黑豆油:黑豆油30毫升,黄蜡15克,共熔化为膏,涂患处。
∙茶油:先以茶油涂患处,以去黄痂,次以野菊花100克加盐少许煎水,外洗,稍干即以云南白药渗之,此方治顽固性婴儿湿疹。
∙茶叶末:茶叶末适量,先用茶叶末煎水,趁热洗婴儿皮肤红肿溃烂处,再用茶叶末直接敷于患处。
婴儿奶嘴与奶瓶的日常消毒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容易受病菌感染。
病菌可经由食物传播,所以婴儿奶瓶和奶嘴必需彻底消毒。
消毒前的准备
消毒之前,先要将每件器具清洗干净。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奶瓶、奶嘴只有在清洗干净后才能彻底消毒。
简单的冲洗并不足够,因为极微细的食物残渣,都可能成为病菌繁殖的温床。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最佳处理程序:
∙餐后将奶瓶、奶嘴及配件彻底洗净
∙将奶嘴里外洗刷干净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需要特别留意清洗奶嘴孔,并用水冲过洞孔,确保没有食物残余。
∙所有器具最少每天消毒一次,最好在早上进行
∙所有器具都清洗干净后便可进行消毒
沸水消毒
沸水消毒是一种有效杀死病菌的方法,父母经常会在卫生、消毒的过程中遇上困难。
一般建议将奶嘴放在沸水里煮两至三分钟消毒,但是,很多父母都不容易掌握住恰当的时间,不是煮得时间过长,要不就是时间过短。
奶嘴不应煮得太久,这样会令表面黏性增加,出现细孔,加速物料老化。
如果器具没有完全浸泡在水中,或表面积聚气泡,结果就会跟煮沸时间不足时一样。
这样或许可以减缓物料老化,但是,却不能彻底且有效的杀死病菌。
沸水消毒奶瓶、奶嘴时应注意的事项:
∙先将清水煮沸,再放入要消毒的奶瓶和奶嘴
∙确保所有器具都完全浸泡在水中
∙确保锅里有足够清水
∙器具煮两至三分钟已经足够
∙消毒时一定要有人在场,以免发生危险
蒸汽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锅是最好的消毒方法,更对环境无害。
水蒸汽能有效杀死病菌,无需加入任何化学品。
奶瓶、奶嘴上不会残留化学品,不会影响婴儿健康。
也因为减少使用化学品,更有助保护环境。
您只需要使用蒸汽消毒锅以及普通自来水(或蒸馏水便可)。
蒸汽消毒锅消毒是最简单方便的方式。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最佳处理程序:
∙先彻底清洗奶瓶、奶嘴和旋转盖
∙将奶嘴里外洗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70ml的水倒入发热底盘
∙将奶瓶放进下篮框,瓶口朝下,其他细小配件如奶嘴、旋转盖等可放进上篮框,将上下篮框叠起。
盖上盖子,轻按启动按钮。
∙当中由水变成之蒸气可达95-97°C,足以杀灭有害细菌。
∙蒸气亦会从四周均匀地蔓延并进行消毒程序。
消毒过程完成后,清毒锅之指示灯会自动关掉。
(约12分钟)
蒸汽消毒方法在一般家庭仍未被广泛使用。
但数十年以来,医院每天都使用类似的方法消毒器具,成效显著。
传统的沸水消毒法会令奶嘴表面黏性和洞孔增加,已经不合时宜了。
使用蒸汽消毒,不但令奶嘴更持久耐用,奶瓶上的图案也能更有效地保存。
所有器具都可存放在消毒锅内,既卫生,又无尘。
随锅附赠的奶瓶夹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器具,减少污染。
夏枯草液外洗治小儿痱子和湿疹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经临床验证,单味夏枯草煎液外洗,对小儿热痱和新生儿湿疹均有极好效果。
小儿痱子:取夏枯草250克(干品),加水适量煎煮,沸后再煎15分左右,过滤取汁。
如果全身痱子较多,可兑入温热水(38℃—40℃左右)中洗浴全身(洗澡水不宜太多),1剂
煎液可反复洗浴3—5次;如痱子面积小,可直接用所煎药汁每天多次搽涂局部。
同时要保持患儿居处通风凉爽,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一般连洗2—3天,即能痊愈。
新生儿湿疹:取夏枯草150—200克,放入25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渣,倒入盆中,水温冷却至38℃—41℃。
操作者先一手托住患儿头颈、身体,一手用消毒小巾蘸液轻轻擦洗头面部数次。
然后将患儿全身仰卧浸于药液中,手托着颈部露出水面,再用方巾蘸药液淋于患儿未浸着部位约10—15分钟。
药浴完毕,置患儿于干净柔软的浴巾中擦干,有脓疱患儿用棉签的局部点擦龙胆紫少许,每日1次,连有3天。
一般药浴后4—6小时红斑会明显消退,第二天皮疹、疱疹减少,有脓疱疹者多在3天内全部结痂、脱落。
此法对幼儿湿疹、脓疱疮也有效。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
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
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
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
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有一阵阵奇痒,婴儿往往倚着妈妈的身体磨擦止痒,直到小水疱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才肯罢休。
这时候渗液很多,可湿透衣被,干燥后结成痂皮,也可继发成化脓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
奶癣经过适当治疗,会很快痊愈,但常常复发,到断奶后大多会自行消失,但也有迟迟不愈的,发热时皮疹减轻,出牙时皮疹加剧,冬春季重,夏季较轻。
得了奶癣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
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免得渗液越来越多,结痂越来越厚,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