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葫、芦、藤”等生字,积累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感叹句,反问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挂、葫、芦、藤”等生字,积累识字方法。
2.懂得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联系。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感叹句,反问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通读课文,读好句子语气。
2.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简笔画导入新课
1.认识“葫芦”
同学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葫芦)认识了葫芦的图,看这两个字是什么?(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相机学习“芦”的发音和变调。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出示初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出示课本插图
(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的葫芦长得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随文识字“藤、哇、挂”,体会“长满了”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简笔画“细长的葫芦藤”,让学生把“藤”的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学生黑板上贴绿叶,体会什么是“长满了”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点名读、师生接读尝试背诵。
()的葫芦藤上()了绿叶,开出了几朵()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的小葫哇!
(4)积累识字方法
出示生字卡片“哇”和“挂”
开动小脑筋怎样又快又好的记住这两个生字?用什么识字方法?
娃、洼、蛙、佳
出示儿歌,巩固记忆。
有口叫哇哇,
有女是娃娃,
有水变水洼,
有虫是青蛙,
有手藤上挂,
有人佳乐家。
2.出示课本插图2
(1)观察这幅图和前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小组讨论学习“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
先自由朗读后讨论。
(4)汇报交流。
3.体会不同句子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语句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换种说法)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换种说法)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分角色朗读,体会语气。
(1)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进行指导。
(2)小组学生分角色朗读。
最后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引导学生回答)
课堂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夏天的雪人》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感受文中的感叹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出示句子,练习巩固。
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有可能。
难道你连自己的眼睛都不相信吗?----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四、小结:
这课中还有两个要求认识的字“盯”和“邻”,请用这节课积累的识字方法,拓展生字,看谁积累的多,记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像老师这样制成生字卡片和小朋友分享。
六、学写“谢、言”
①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②学生练写,师相机巡视指导。
③评价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