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农村中心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表态发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市新农村中心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
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推进闽北新农村中心村建设工作中,南平市国土资源局将积极做好土地的“整理、置换、流转、经营”文章,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中心村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行动。

国土资源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建设新农村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所在。

国土资源部门将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中心意识,竭尽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支持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保障新农村建设。

要做到既积极主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在支持服务过程中落实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二、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权益的有效措施,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国土资源部门鼓励投资者开发整理土地。

20XX 年全市计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3万亩,加快推进建瓯市国家级10万亩和光泽县省级5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整理,改善农田基本设施。

积极组织各县申报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争取省上多立项,多下达补助资金。

市级小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将优先安排中心村申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项目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如下:申报省级土地整理项目,要求项目规模达1000亩以上,每亩最高补助20XX元。

申报省级土地开发项目,要求项目规模达300亩以上,新增耕地为水田的,补助标准为每亩4000-8000元;新增耕地为旱地的,每亩最高补助3000元。

申报市级小规模土地整理项目,要求项目规模为300-1000亩,每亩最高补助20XX 元。

三、保障新农村中心村建设用地。

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新农村村民住宅小区。

中心村住宅小区在科学选址、合理建房、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与农用地转用报件一并上报,县级人民政府的用地请示文中应注目“新农村村民住宅”,市国土资源局将优先受理并报市政府审批。

农村村民住宅小区用地审批权限在设区市政府。

四、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国务院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关于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要求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我们要求各中心村在各项建设中应尽量使用低丘缓
坡地,做到能用山坡地的不用耕地,能用差地的不用好地,能少用地的不多用地。

严格控制村民单独选址建房,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房。

五、鼓励开展农村旧宅基地复垦。

省上将要出台建设用地整理置换规定,鼓励整理已废、弃的建设用地。

我们已在延平区来舟镇游地村开展了旧宅基地复垦试点,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有条件的中心村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一户一宅”为原则,坚持建新拆旧,加大农村旧宅基地复垦整理力度,进一步优化、美化中心村的人居环境。

20XX年全市要力争完成村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6个,规模600亩,新增耕地500亩。

对申报省级村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要求新增耕地达30亩以上,但允许以乡镇为单位,将3个以内的村庄旧宅基地复垦点捆绑为一个项目申报。

新增耕地每亩最高补助万元。

六、积极引导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整体搬迁。

对居住、生活在地质灾害危险点内并受威胁,且该地质灾害危险点难以治理或治理费用大于搬迁费用的,可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居民搬迁项目。

根据《福建省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及旧宅基地复垦资金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搬迁居民在建新房、拆旧房和旧宅基地复垦的前提下,每户可补助5000元。

七、提供优质服务。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特别是乡镇国土资源所将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对新农
村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国土资源问题实行“四服务”,即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上门服务、全程服务。

对新农村建设项目涉及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即说即办。

干部队伍中如有发生“中梗阻”和“吏小权大”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农村整体面貌,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以最科学的管理方式、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我市新农村建设,为闽北跃升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