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00千克=( )吨6厘米=( )毫米2分30秒=( )秒
2.一节课40分钟,第三节课 10:30开始,( )时( )分结束。
3.小明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38元,买3张电影票大约要( )元。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火车每小时行驶120( )(2)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20( )
(3)数学课本厚约7( )(4)蒸一锅米饭约25( )
5.有一种柴油桶,装满柴油后连桶正好重1吨,将柴油用掉一半后,连桶共重520千克。
柴油桶的质量是( )千克。
6.估算638+262时,可以先把638看成( ),把262看成( ),得数大约等于( )。
7.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8.要使345×□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二、选择题
9.3个1
9
加上5个
1
9
是( )个
1
9
,也就是( )。
10.小明用测量物体的长度,他测量的可能是()的长度。
A.体育场跑道B.黑板C.铅笔
11.淘气跑50米用了11()。
A.秒B.小时C.分
12.剪纸,是中国汉族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展示。
下面是几幅剪纸,请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5()
()
()
()
1
12
13.估一估,得数最接近1800的算式是()。
A.598×3 B.398×7 C.203×6 14.下面七巧板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A .1
2
B .13
C .14
D .18
15.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13
B .16
C .18
16.如下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比,( )的周长长。
A .甲
B .乙
C .相等
17.口算下面各题。
360120-= 980760+= 423⨯= 10086⨯= 3005⨯=
1244+= 3
17
-= 1258⨯⨯= 2026⨯≈ 3893⨯≈ 18.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369+258= 928-249= 605×4= 19.脱式计算。
900-456+193 96×4-276 75×(140-134)
20.下面方格图里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图中画一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再画一个周长是正方形周长2倍的长方形。
21.如图:小凤家到商场有1200米,到博物馆有2300米。
小学到博物馆1500米。
小学到商场有多少米?
22.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学校图书室新购进156本科技书和288本故事书,现在图书量达到987本。
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多少本?
23.小松一分钟能打85个字,一篇文章有700个字,他8分钟能打完吗?
24.公园里有6盆菊花,8盆丁香花,24盆兰花。
一共有多少盆花?兰花盆数是菊花盆数
25.学校饲养组养了9只黑兔子,养的白兔子是黑兔子的2倍,养的花兔子是白兔子的2
,养白兔子和花兔子分别是多少只?
3
26.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29厘米,宽是16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7.三年级订《故事书》的有20人,订《童话世界》的有18人,两种书都订的有8人,订这两种书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8 60 150
【解析】
1吨=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8吨;
1厘米=1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1分=60秒,所以,2分30秒=150秒。
8000千克=8吨
6厘米=60毫米
2分30秒=150秒
【点睛】
熟练掌握各个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11 10
【解析】
用第三节课开始时间加上一节课的时长,求出第三节课结束时间。
10时30分+40分=11时10分
则11时10分结束。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关键是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3.120
【解析】
4.千米##km 秒##s 毫米##mm 分钟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计量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蒸一锅米饭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1)火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2)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20秒;
(3)数学课本厚约7毫米;
(4)蒸一锅米饭约25分钟。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40
【解析】
1吨等于1000千克,用1000减去520等于一半柴油的质量,520减去一半柴油的质量,即等于柴油桶的质量。
1吨=1000千克
520-(1000-520)
=520-480
=40(千克)
【点睛】
两次连桶重的质量之差等于用掉的一半柴油的质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640 260 900
【解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行估算时,应将两个加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填空。
638接近640,262接近260,640+260=900;
因此估算638+262时,可以先把638看成640,把262看成260,得数大约等于900。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加法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3
【解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153×3=459,253×3=759,353×3=1059,则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应大于等于3。
由分析得:
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应大于等于3,最小填3。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要求的这个数代入算式后积是四位数,比这个数小1的数代入算式后积是三位数,这个数即为所求。
8. 2 3
【解析】
分别将2、3、4代入345×□中,并计算出此算式的积,然后根据积填空即可。
345×2=690,此时积是三位数;
345×3=1035,此时积是四位数;
345×4=1380,此时积是四位数;
因此要使345×□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3。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 8 8 9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其中1份是1
9
,3份是3个
1
9
,5份是5个
1 9,则3个
1
9
加上5个
1
9
是8份,即8个
1
9
,也就是
8
9。
3个1
9
加上5个
1
9
是8个
1
9
,也就是
8
9。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B
解析:B
【解析】
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体育跑道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可知黑板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可知铅笔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据此选择出适合用米尺来测量长度的物体。
A.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所以小明用米尺测量的物体不是体育跑道;B.黑板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可以用米尺测量,所以B选项正确;
C.铅笔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通常用直尺测量,用米尺不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测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灵活的选择。
11.A
解析:A
【解析】
根据1分=60秒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跑50米不可能用11分,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跑50米需要用11秒。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12.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据此即可解答。
2 5<
3
5
1
6
>
1
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知识的掌握。
13.A
解析:A
【解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将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与一位数相乘求积。
据此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看哪个积最接近1800。
A.598×3≈600×3=1800
B.398×7≈400×7=2800
C.203×6≈200×6=120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因数的近似数。
14.D
解析:D
【解析】
添加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相当于把这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
8。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认识,关键找到整体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个阴影部分。
15.C
解析:C
【解析】
把这个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
2
;对折
2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
4
;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纸
的1
8。
由分析得:
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1 8 .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6.B
解析: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中间弧线是公共部分,除此之外,剩余部分甲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乙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据此即可解答。
中间弧线是公共部分,除此之外,剩余部分甲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乙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所以乙的周长长;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应结合图形,并根据周长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17.240;1740;126;6048;1500 3
4
;47;480;1200;1200 【解析】
18.627;679;2420 【解析】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69+258=627 928-249=679 605×4=2420
369258627+验算:258369627+ 928249679- 605
42420⨯ 19.637;108;450 【解析】
(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900-456+193 =444+193 =637 96×4-276 =384-276 =108 75×(140-134) =75×6
=450
20.见详解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8÷4=2厘米,则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则长方形的周长为8×2=16厘米。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宽=周长÷2=16÷2=8厘米,长+宽=8厘米,则长可以为6厘米、宽可以为2厘米(答案不唯一)。
据此画图即可。
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长方形的长可以为6厘米、宽可以为2厘米(答案不唯一)。
【点睛】
熟练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1.400米
【解析】
先用小凤家到博物馆的距离减去小凤家到商场的距离计算出商场到博物馆的距离,然后用小学到博物馆的距离减去商场到博物馆的距离即可,依此列式并计算。
2300-1200=1100(米)
1500-1100=400(米)
答:小学到商场有400米。
【点睛】
熟练掌握整千整百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543本
【解析】
根据题意,用现有的本书减去新购进的本书,即是(987-156-288)本,据此解答即可。
987-156-288
=831-288
=543(本)
答: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543本。
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应用。
23.不能
【解析】
用一分钟打字字数乘打字时间,求出8分钟打字字数,再与这篇文章的总字数比较大小。
85×8=680(个)
680<700
答:他8分钟不能打完。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根据
解析:不能
【解析】
用一分钟打字字数乘打字时间,求出8分钟打字字数,再与这篇文章的总字数比较大小。
85×8=680(个)
680<700
答:他8分钟不能打完。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解答。
24.38盆;4倍
【解析】
把菊花、丁香花和兰花的盆数相加即等于三种花共有的盆数;兰花盆数除以菊花分数即等于兰花盆数是菊花盆数的多少倍。
6+8+24
=14+24
=38(盆)
24÷6=4
答:一共
解析:38盆;4倍
【解析】
把菊花、丁香花和兰花的盆数相加即等于三种花共有的盆数;兰花盆数除以菊花分数即等于兰花盆数是菊花盆数的多少倍。
6+8+24
=14+24
=38(盆)
24÷6=4
答:一共有38盆花,兰花盆数是菊花盆数的4倍。
求几种花的盆数和用加法,求兰花盆数是菊花盆数的几倍用除法。
25.18只;12只
【解析】
学校饲养组养了9只黑兔子,养的白兔子是黑兔子的2倍,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养了白兔子9×2=18(只);
把白兔子的只数看作一个整体,已知养的花兔子是白兔子的,求养花兔子的只解析:18只;12只
【解析】
学校饲养组养了9只黑兔子,养的白兔子是黑兔子的2倍,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养了白兔子9×2=18(只);
把白兔子的只数看作一个整体,已知养的花兔子是白兔子的2
3
,求养花兔子的只数,先用
白兔子的总只数除以3,求出每份的只数,再乘2就是养的花兔子是白兔子的2
3
是多少
只。
9×2=18(只)
18÷3×2
=6×2
=12(只)
答:养白兔子18只;养花兔子12只。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数的简单应用,找清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即可。
26.32厘米
【解析】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29厘米,宽是16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是一个长16厘米、宽29-16=13厘米的长方形,再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是一个长
解析:32厘米
【解析】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29厘米,宽是16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是一个长16厘米、宽29-16=13厘米的长方形,再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是一个长13厘米、宽16-13=3厘米的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29-16=13(厘米)
16-13=3(厘米)
(13+3)×2
=16×2
=32(厘米)
答:最后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点睛】
长方形中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30人
【解析】
因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所以重叠部分是8人,根据容斥原理求出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是:20+18-8=30人,由此得出答案即可。
20+18-8
=38-8
=30(人)
答:订这两
解析:30人
【解析】
因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所以重叠部分是8人,根据容斥原理求出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是:20+18-8=30人,由此得出答案即可。
20+18-8
=38-8
=30(人)
答: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有30人。
【点睛】
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