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及答案考点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20分)
1.(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霎.(shà)时躯壳.(qiào)哂.(shěn)笑如法炮.制(pào)B.龟.裂(jūn)告罄.(qìnɡ)炽.(zhì)痛气冲斗.(dǒu)牛C.把.(bǎ)玩遒劲.(jìn)殷.(yān)红锲.(qiè)而不舍
D.窥伺.(sì)掺和.(huo)庇.(bì)护浑身解.(xiè)数
2.(4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虔诚恻隐口头禅一拍既合
B.迷惘深邃照相机截然不同
C.迁徙游弋孺子牛世外桃园
D.铿锵题纲里程碑格物致知
3.(4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他声情并茂
....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B.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耳濡目染
....了那里的骚乱动荡,现在还心有余悸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虚拟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美好
D.三年来,我们跟语文老师相处融洽,相敬如宾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5.(4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体现了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使“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简•爱》中,简以其独立的人格和勇敢自尊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D.《草房子》中杜小康在家道败落后,被迫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二、(32分)
6.(9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咨诹.善道(诹:询问)
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资将军此臣所以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7.(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
父期公,衡阳太守。
兄盛公高尚不仕。
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
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注】仕:做官。
辟:征召。
主簿:官职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兄盛公高尚不仕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凝之悉散之亲属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刘凝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8.(6分)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杂诗
(唐代)佚名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①著:吹入。
②等是:为何。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试分析“杜鹃休向耳边啼”中的“休”的表达效果。
9.(8分)根据原文默写。
①,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②雪暗凋旗画,。
(杨炯《从军行》)
③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⑤,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杜甫《登楼》中通过写景囊括天地,纵览古今的诗句是:,。
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三、语言与运用(6分)
10.(4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
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
11.(2分)【撰写对联】下面的对联只有上联,请拟写下联。
上联:吃饺子迎新春福如东海下联: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12.(16分)
疯狂的“水上绿魔”
①从水上亭亭玉立起蓝色的花朵,绿色的叶子漂浮在水面,叶柄下部膨胀如葫芦,真是漂亮!这就是凤眼莲,又叫水葫芦。
不过你千万不要被它的美丽外表所迷惑,更不要被它的名字所麻醉,它可是臭名远扬的“水上绿魔”!
②听这名字是来头不小,的确,凤眼莲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生漂浮植物,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
它原产南非,带着艳丽花冠,凭借美貌亦或是作为动物饲料,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的引进种植。
然而,由于它自身惊人的繁殖力,在短短100多年的时间里,它遍布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并且在各大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③所谓“不疯狂,不成魔”,看看这水葫芦是如何疯狂作孽的吧!
④凤眼莲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旦侵入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域,只要条件适合,就不断的繁殖子孙,在水上肆意开疆拓土。
在苏丹,凤眼莲曾入侵
了长达1700公里的尼罗河河段,连同支流以及沟渠,有3000公里的河段受到凤眼莲的入侵,为此,苏丹农业部动用了42艘船只和3 架飞机,用除草剂来控制凤眼莲。
⑤凤眼莲如黑云压城般可以快速覆盖整个水面,降低了水体中的透光度和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致使其他水生植物乃至水生动物缺氧、缺光而死亡。
在美国,被凤眼莲覆盖10%~25%的水面,导致罗非鱼产量下降50%.
⑥疯狂的凤眼莲,有的在电站大坝的水面上密集繁殖,严重威胁了电站的正常生产和安全。
有的在河道甚至船闸附近肆意疯长,堵塞河道,使航运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断航。
在赞比亚,喀辅埃河曾被大量的凤眼莲充塞,而赞比亚80%的国际贸易都要经过该河进行,同时,该河的水力发电量占赞比亚总发电量的60%,凤眼莲的入侵严重影响了水力发电以及河道运输的正常运行。
⑦这位“水上绿魔”死亡以后,还能接着搞破坏。
大量的凤眼莲植株死亡后腐烂变臭,沉入水底,加剧了水质的污染。
并且与泥沙混合在一起,抬高了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加剧了旱灾、水灾的危害程度。
⑧而我国,也未能逃脱凤眼莲入侵的魔爪。
大约1901年,凤眼莲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我国台湾。
20 世纪30 年代,凤眼莲由台湾引入中国大陆,此后,在中国各省作为动物饲料被推广种植。
截至20 世纪末,凤眼莲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7 个省市,多于10个省市受到凤眼莲的危害,全国每年至少需要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人工打捞和处理凤眼莲。
⑨不过,“水上绿魔”凤眼莲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可以净化水质,也可以用作饲料。
如何更有效的降服这“绿魔”,让它既可以为人类利用又不肆虐横行,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
(1)通读全文,你知道凤眼莲有哪些危害吗?
(2)简要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凤眼莲是目前
..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生漂浮植物。
(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10%、25%、50%”这些数据有什么作用?
13.(16分)在阳光里打盹
亚亚
①阳光移步到了窗台,越来越暖和了,仿佛一盆炭火渐次移到跟前。
寒冷、阴晦的冬天被这阳光一掌就推出去了。
坐在阳光下,阳光仿佛熨着打皱了的心思。
心绪蔓延,犹如萋萋春草;也可以歇歇,打打盹。
阳光是慈祥的,没有什么比冬天的阳光更让人觉得温暖,更能让人卸下警惕的藩篱。
冷风是可怕的,冷雨也让人心烦,唯有冬天的阳光让人可以把疲惫、沉重暂且放下,在阳光里安详地打盹,然后再上路。
②某日午时,推开办公室的门,我一下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了。
我的同事安详地打着盹,阳光温暖、静谧地包围着他。
我蹑手蹑脚,不敢有一丝打搅。
我们都太需要让心灵停歇了。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阳光照彻。
③我母亲说过,冬天的阳光是件棉袄。
那时,当寒冷的冬天在我们那个村庄无遮无拦时,母亲就会挥挥手说,去日头里晒晒,比穿件棉袄强,在屋里会冷到心里去。
④母亲的感受是准确的,她明白心冷才是真正的冷。
我和弟妹们都会跑到背风的墙根下,那里阳光总是暖和的,蹲在那里仿佛蹲坐在火盆旁。
村庄里许多人都会交替着来到墙根下晒太阳,大伙仿佛聚集了一股力量,然后精神抖擞起来。
寒冬的阳光仿佛一位慈祥的母亲抚摩着墙根下的每个人,在冬日阳光的安抚下,我们才能看见那一双双安定的目光。
我们常常见到生义还有保耕等几位老人坐在阳光里打盹,阳光静静地披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一脸的安详,恬静、满足得仿佛一个孩子。
那时,我就感受到了寒冬里阳光的慈祥与有力。
⑤我相信寒冬一定不仅侵袭着我们的身躯。
那天,朋友说,她那里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雨了,好几天没见到阳光了,心情烦躁死了,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不想干。
她是个有思想的人,但现在寒冬打蔫了她。
然而,几天后一个中午,她兴奋地告诉我,她那里出太阳了,阳光明晃晃的,使人心情舒适。
她说好久没有这样舒适过了。
她的声音明亮,一扫往日的疲惫与颓累。
她说寒冬里的阳光真好,这阳光是上苍的恩赐,只有阳光会这样慷慨与无私,也只有阳光会这样温情地眷顾世间的一切,不管你多么贫穷多少失意。
⑥我被她的话击着,长久地思索着。
我记得美国作家梭罗说过,不管你多么贫穷,阳光一样照耀着你的窗户。
他说,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
我读着这些时,一直被感动着。
现在我又一次被感
动了。
⑦我的同事从阳光里醒来,精神倍增。
他搓搓手,说,现在很想干点什么了,多么好的阳光呀,不干点事情都对不住这大好光阴了。
他摊开宽大的手掌,笑得异常灿烂。
⑧我被那一脸的灿烂深深地感染着。
⑨我想,冬日里的阳光一定会让许多东西苏醒。
(1)题目以“在阳光里打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作者围绕“冬日里的阳光”写了哪些故事?通读全文概括回答。
(3)赏析语言。
①赏析第①段“寒冷、阴晦的冬天被这阳光一掌就推.出去了”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②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搓搓手,说,现在很想干点什么了,多么好的阳光呀,不干点事情都对不住这大好光阴了。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五、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
14.(60分)按要求作文。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你最动情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分)
1.(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霎.(shà)时躯壳.(qiào)哂.(shěn)笑如法炮.制(pào)
B.龟.裂(jūn)告罄.(qìnɡ)炽.(zhì)痛气冲斗.(dǒu)牛C.把.(bǎ)玩遒劲.(jìn)殷.(yān)红锲.(qiè)而不舍
D.窥伺.(sì)掺和.(huo)庇.(bì)护浑身解.(xiè)数
【分析】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A.“如法炮.制(pào)”读作“páo”;
B.“炽.(zhì)痛”读作“chì”;
C.“遒劲.(jìn)”读作“qìng”;
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2.(4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虔诚恻隐口头禅一拍既合
B.迷惘深邃照相机截然不同
C.迁徙游弋孺子牛世外桃园
D.铿锵题纲里程碑格物致知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平时的积累。
【解答】A.有误,“一拍既合”应为“一拍即合”;
B.正确;
C.有误,“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
D.有误,“题纲”应为“提纲”。
故选: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分。
3.(4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
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表述正确;
B.成分残缺。
滥用介词“由于”,应该把“由于”去掉。
C.搭配不当。
句中“加强…水平”属于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提高服务水平”;D.否定词用词不当。
多用否定词“不”,造成句意相反,“避免”后面一般加不好的结果,因而应把“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中的“不”去掉。
故选: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
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4.(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他声情并茂
....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B.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耳濡目染
....了那里的骚乱动荡,现在还心有余悸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
殊不知,无论虚拟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美好
D.三年来,我们跟语文老师相处融洽,相敬如宾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属望文生义,是错误的;
C.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D.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故选:A。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
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5.(4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体现了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使“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简•爱》中,简以其独立的人格和勇敢自尊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D.《草房子》中杜小康在家道败落后,被迫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与分析判断。
【解答】ACD.正确;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使的是“反间计”;
故选:B。
【点评】解答名著题,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知识的积累,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32分)
6.(9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咨诹.善道(诹:询问)
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①段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分析】参考译文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只希望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之间做官扬名。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的草庐之中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于是感动奋发,就许诺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时候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他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
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
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
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第二项中的涕的意思是眼泪。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用来/用来
B.认为/把
C.拜访/回头看
D.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代词,指马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选文以记叙为主而辅之以议论、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故选:D。
答案:
(1)B
(2)A
(3)D
【点评】于
还于旧都(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苟全性命于乱世(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当中)
7.(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
父期公,衡阳太守。
兄盛公高尚不仕。
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
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注】仕:做官。
辟:征召。
主簿:官职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兄盛公高尚不仕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凝之悉散之亲属刘凝之把钱财全部分散给亲友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刘凝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析】译文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
父亲刘期公,任衡阳太守。
哥哥
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
凝之倾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荒郊野外盖房子,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德行。
州里多次尊敬地推举他为西曹主簿,推荐他为秀才,他都没有答应。
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凝之全部分散给了亲友。
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
故停顿应为:刘凝之把钱财全部分散给亲友。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悉,都。
之,代词,指钱财。
句意:刘凝之把钱财全部分散给亲友。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即可。
从州里多次礼聘他做官他不去,并且散尽家产,可以看出刘凝之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安于简朴的高贵品质。
答案:
(1)兄盛公/高尚不仕
(2)刘凝之把钱财全部分散给亲友。
(3)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安于简朴的高贵品质。
【点评】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