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回到1500字的原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议论文:回到1500字的原点
首先,“原点”在数轴的基点上,象征着事物的起点和根本点,象征着事物的初始状态和原初状态。
其次,“原点”在坐标中心,有点像天秤平衡后不偏不倚的指针所指的“零”刻度,象征着事物的对称点和平衡点,象征着事物的平衡状态和中庸状态。
再次,我们经常使用“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直观的图像,从而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探索本质。
这是我们研究事业是非得失的有效科学手段。
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电脑装上windows系统和必要的软件后就能运行,这就是它的“起源”。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下载驱动器并保存文件;用久了会有漏洞,垃圾堆积,病毒感染。
这样一来,电脑就会受到攻击,运行越来越慢,甚至崩溃。
我们要整理磁盘,删除插件,卸载驱动,打补丁,清理垃圾,隔离或杀毒,优化或更新软件,还原或重装系统,甚至格式化电脑硬盘:这叫“还原点”。
其目的是将电脑恢复到初始状态或安全状态,卸下行李,轻装出行。
自然、人类、社会的综合系统也会出现类似计算机的各种问题,也必须“返本”。
但是,计算机只能被动地“回到原点”,而人类要么被动地“回到原点”,要么有意识地“回到原点”。
另外,让电脑“回到原点”简单、简单、快捷,完全可以彻底;然而,让自然、人类、社会“回归原点”是困难的、复杂的、漫长的,也不可能完全彻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必须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是指任何事物的运动在更高的阶段重复旧阶段的某些特征,继承和改变本源,从而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返本”就是这个规律和过程的体现。
“生命的开始,自然是美好的”。
一个出生的婴儿,就是一张白纸,脑袋几乎是真空的,那么神圣,那么简单。
可惜人永远钻不回母亲的子宫,人类几乎不可能“回归自然”到原始社会。
自然、人类和社会永远无法回到象征起点和原生态的“原点”。
但是,我们可以追求自然生态平衡、人类身心健康、诚信、善良、纯洁和高尚、社会和谐、公平、正义、诚实、平等、适度、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只要我们在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的“巨型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增强其识别、检查和抵御查杀“病毒”的能力,并将其置于“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多维坐标系”中进行定期“扫描”,及时“修补、清理垃圾、查杀病毒”,就能维持或恢复“原点”,这需要远见、勇气、决心、勇气和战斗精神。
早年我们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发展经济,片面追求GDP。
现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我们强调生态平衡、节能减排、保持污染控制,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战略,即“恢复”。
过去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贫富悬殊。
现在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全民医保,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就是为了社会公平和谐,也是“回归原点”。
现在惩治腐败,扫黄打非,打击犯罪分子,也是“返璞归真”。
虽然“桥下有水”,“曾经沧海难为水”。
然而苏轼曾叹曰:“谁说不缺命?门前的水还是可以西的。
”他似乎在提醒我们,人还是可以“回到原点”的。
人、自然、社会都是如此,也必然如此。
广州市梅花中学一年级教师:梁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