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课题三:有余数的除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课题三: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整除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中的余数问题。

2.提问:什么是整除?什么是余数?举例说明。

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1.通过实例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如:10÷3=3……1。

3.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有余数除法:a÷b=c……r(a、b、c、r均为整数,r<b)。

三、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1.演示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过程,如:10÷3=3……1。

a.从被除数的高位开始,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b.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试除一位;
c.得到商后,余数要和下一位被除数一起继续除以除数;
四、巩固练习
a.15÷4
b.21÷6
c.18÷5
2.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五、解决实际问题
1.提出问题:有15个苹果,每4个一组,能分几组,还剩几个?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得到答案:能分3组,还剩3个。

3.让学生尝试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运用有余数除法解答。

六、课堂小结
2.强调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收集生活中的有余数除法问题,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这个环节可以设计一个互动对话,让学生通过实际物品进行分组的操作,比如分苹果、分糖果,让学生自己发现余数的存在。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有10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每组3个,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生:我们可以分3组,每组3个,然后剩下1个。

师:对了,这个剩下的1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余数。

当我们不能整除时,余数就是除法的结果之一。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在这一部分,通过设计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然而然地发现运算规则。

师:那我们再来看,如果我有7个橘子,想要每组分2个,我们会怎么操作呢?
生:我们可以分3组,每组2个,然后剩下1个。

师:很好,那如果我们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个除法,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生:我们可以写7÷2=3……1。

二、教学难点
1.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余数除法。

师:假设我们是一家小卖部,来了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想要买2个糖果,但我们只有14个糖果,我们该怎么分配呢?
生:我们可以给每个小朋友2个糖果,然后还剩下2个。

师:那我们用除法来表示这个过程,应该怎么写呢?
生:我们应该写14÷2=7,但是这里没有余数,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2个糖果。

师:很好,那如果来的小朋友是9个,糖果还是14个,我们再来看看会怎样?
生:我们会给每个小朋友2个糖果,然后剩下2个糖果。

师:那这次我们怎么表示呢?
生:我们应该写14÷9=1……5,因为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1个糖果,然后剩下5个糖果。

2.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每次我们进行有余数除法的时候,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我们就可以再分一组。

师:非常正确。

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出更多的规律。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操作时,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能力。

3.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4.在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步骤时,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数学术语。

5.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适当运用游戏、故事等趣味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在课堂练习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7.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在布置作业时,注意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