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
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的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

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废物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新陈代谢由汗腺排出体外,而存在于毛孔中的化妆品残余物,就能够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这些好处都可以从温度约40 度左右的低温远红外线的研究结果上得到印证。

一、何为红外线?
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
特征:
1. 肉眼不可见,波长为5.6~1000 微米
2. 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
3. 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
4. 具深透力
应用:其中在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无数国际权威研究机构临床报告,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所以把控制在该波段的远红外线发热体产生的射线称为理学疗法之光,简称“ 生命之光” 。

二、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的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

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废物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新陈代谢由汗腺排出体外,而存在于毛孔中的化妆品残余物,就能够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这些好处都可以从温度约40 度左右的低温远
红外线的研究结果上得到印证。

三、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预防保健理疗
促进血液循环:
利用远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

调节血压: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一般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细小动脉收缩及狭窄所造成。

远红外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使高血压降低,又能改善低血压症状。

改善关节疼痛:
远红外线深透力可达肌肉关节深处,使身体内部温暖,放松肌肉,带动微血管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并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乳酸等老化废物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之效果卓越。

调节自律神经:
自律神经主要是调节内脏功能,人长期处在焦虑状态,自律神经系统持续紧张,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头痛,目眩,失眠乏力,四肢冰冷。

远红外线可调节自律神经保持在最佳状态,
以上症状均可改善或祛除。

护肤美容:
远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共鸣吸收,能将引起疲劳及老化的物质,如乳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多余的皮下脂肪等,籍毛囊口和皮下脂肪的活化性,不经肾脏,直接从皮肤代谢。

因此,能使肌肤光滑柔嫩。

减少脂肪:
远红外线的理疗效果能使体内热能提高,细胞活化,因此促进脂肪组织代谢,燃烧分解,将多余脂肪消耗掉,进而有效减肥。

改善循环系统:
远红外线照射的全面性和深透性,对于遍布全身内外无以数计的微循环组织系统,是唯一能完全照顾的理疗方式。

微循环顺畅之后,心脏收缩压力减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自然身轻体健。

强化肝脏功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学工厂,是血液的净化器。

远红外线照射引起的体内热深层效应,能活化细胞,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细胞生长,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解毒、排毒作用,使内脏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可说是最佳的防病战略
四、远红外线适用哪些病症之理疗保健
远红外线属物理疗法之光疗的一种,是非侵入疗法,安全方便、无副作用,使用者感到温暖舒适,并能促进循环、增加排汗。

经常使用天天神清气爽。

其适用保健范围包括:
A缺血性疾病:含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中风后遗症、静脉曲张。

雷诺氏症、畏寒失眠、神经衰弱等。

B脾症:包括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骨
刺、水肿,各种陈旧损伤等。

C慢性炎症:消炎、消肿、镇痛、渗出物吸收、细胞组织再生、加强病灶区供应、组织供氧供血、活跃组织代谢,控制炎症扩展等。

D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皮肤干燥粗裂、脱皮、足手癣、色斑青春痘等。

E预防保健:包括预防糖尿病合并症、预防感冒、消除疲劳、护肤美容、降脂减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增加人体新陈代谢率。

五、远红外线在美容方面的功效
增进生理氧化还原反应:减少多余脂肪堆积。

促进排汗及皮下脂肪的排除:洗净汗腺、皮脂腺,排除污垢
活化生理机能及功能:让荷尔蒙酵素激化,排除重金属、
毒物沉积,使养分充分送达皮肤。

再生机能复活:去除淤血、伤处斑痕、面部肌肉机能恢复。

治疗美容方面的难症:它能放开毛孔,提供新鲜氧气,并促进呼吸,让皮肤光滑柔嫩
六、远红外线在瘦身方面的功效
促进新陈代谢:大量排汗,达到运动效果。

分解多余脂肪:皮下脂肪分解后随汗水排出。

消耗卡路里:汗水从皮肤表面因热气化时,即会消耗卡路里。

(气化 1 毫升的水约需0.58 大卡的热量)
提升基础代谢率:每日使用远红外线,可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
七、使用红外线健康腰带的反应症状
1. 绝大多数有温热感觉。

2. 个别风湿症,类风湿症病患会感觉刺痛难忍,属良好的正常反应,坚持4-5 天状况就会减轻。

3. 个别畏寒病人会有更冷的感觉,持续一周症状会消失。

4. 个别可能有瘙痒情况,属正常反应;有脚气、富贵手、疥癣、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潜伏因子者症状为明显,一周后逐渐消除。

5. 胃肠功能失调者会有腹鸣现象,偶而1-2 次腹泻为正常反应。

6. 长期浮肿病人使用,消肿后有低烧现象。

7. 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降压药量可斟酌减量,长期使用后测得血压平稳时,始可停用降压药。

8. 个别患者出现红痒,皮疹现象,为排出体内废物的正常反应,保持患部清洁即可。

9. 使用健康能量屋数天后,体内废物排泄增加,洗澡时汗泥增多,皮肤会更光嫩,细腻。

10. 由于体内杂废物排量增加,短期间小便气味加大
使用禁忌:
1. 脑出血病人禁用(半年后恢复期始可使用)
2. 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病患禁用
3. 各种急性炎症,高烧病人禁用
4. 严重心脏病、肾衰竭病人禁用
5. 活动期的肺结核病人禁用
6. 血小板缺乏有出血病倾向者禁用
7. 装有心律调整器者禁用
8. 孕妇不建议使用,可能使胎儿发育过快
远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一、远红外线在人体内的吸收
人体皮肤可分为表皮和真皮。

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包括棘细胞层和基层细胞层),真皮又有
乳头层和网状层,皮肤总厚度为0.5— 4 毫米,平均为 2 毫米。

利用光电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带血管的皮肤的基本构造。

表皮不含血管,真皮包含了许多小动脉、毛细管和小静脉网络。

毛细管是类似发针一样的环路,它们把营养物质带到真皮和表层的接合处,从而在该处更新细胞。

毛细血管壁实际上是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地。

远红外线进入人体前,要受到皮肤的反射,反射率平均为0.34 。

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取决于远红外线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

人体皮肤含70% 的水。

水是远红外线的良好吸收体。

因此,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光谱近似于水,即 2.5—4 微米和 5.6—10 微米两个吸收峰。

根据匹配吸收理论,当远红外线的波长和被辐照物体的吸收波长相对应时,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

3 微米以上的远红外线恰与皮肤的吸收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

远红外线在人体中的穿透深度,是指进入人体的红外线的强度下降到
起始强度50% 时深度。

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穿透深度约为1 厘米,而远红外线则仅为0.05—1 毫米。

远红外线的http:///news/067EED3A3F7B0C2A.hTml波长愈长则穿透性愈差。

由此可见,远红外线的绝大部分能量均被浅层皮肤吸收(角质层和透明层吸收了约60% 以上),所以远红外治
疗适用于治疗浅表性疾病。

但这并不妨碍治疗深部的疾病,因为可以通过介质传导,细胞共振和血液循环使疗效到达组织深部。

近红外线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到达10 毫米左右。

此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末梢,又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极广的经穴所在地,这就给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应用红外技术开辟了新天地。

例如红外经穴疗法、红外光针、红外信息治疗仪都是很好的实例。

二、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

当远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的热效应。

由于远红外的热效应,遂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效应。

1 )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这里应特别指出的,红外区域光子能量( 1.6—0.001 电子伏特)不能激活分子的电子能级,所以不能象紫外线那样使物质发生电离。

红外辐射只能激活分子的振动能级。

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 1 电子伏特以下。

也就是说,由于远红外能量形成分子的原子键能量小,因此不能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管如此,在远红外光子,特别使2—6 微米远红外光子的作用下,使生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能级,这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 )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

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

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血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3 )增强新陈代谢。

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引起了体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常,那么,各种疾病将不约而至。

诸如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严重将会危及生命;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等。

通过远红外的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节神经体液机制,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4 )提高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反应,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对人体抵抗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临床观察,远红外确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
能,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5 )消炎、镇痛作用机理如下:
a) 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回答反应,消除了炎症的病理过程,使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平衡状态加速恢复正常,提高了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能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

b )红外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增加,交感神经感受能力减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病灶区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了病灶的修复。

c) 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了离子的浓度,改善了渗透压,加快了有毒物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了渗出物的吸收,导致炎症水肿的消退。

6 )镇痛作用。

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远红外的热作用,提高了痛阈,以上种种,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远红外的生物效应,除上述的热效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的生物效应,如远红外线与生命的关系,红外线改善微循环,活化水分子、具活化组织细胞等重要功能。

远红外线科谱知识
一、什么是远红外线?
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可见光是指肉眼看到的,如太阳光中的赤、橙、黄、绿、青、兰、紫绚丽的七色彩虹光;不可见光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红外线的波长是0.77-1000 微米,分近红外、中红外。

远红外线等,其中远红外线波长为 2.5-30 微米,占红外线光波的20% 左右,经过光的透射、折射、反射及物体的吸收,仅剩很少的一部分还维系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包括人类的成长和生命的延续,因此远红外线被称为“ 生育光线” 。

strong>二、远红外线与人的密切关系
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有吸收红外线的功能,同时也都是远红外线的蕴藏体和发射体。

人体也有发射微量远红外线电磁波的能力,据科学测定只有8-15 微米的远红外线最易与人体产生谐和共振。

人体中60-70%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当8-15 微米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产生“ 共振吸收” 效应后,使人体内不容易被吸收的大水分子集团产生共振而使分
子团解聚,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即水分子被活化、离子化),在这过程中使吸附在水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使附着于细胞的活性和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加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血液的新陈代谢能力得以提高,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尤其是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

● 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

● 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

● 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

● 对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运动性肌肉损伤、腕和手腱的扭伤、皮肤美容、面部麻痹有特殊的理疗效果。

该仪器可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各种妇科疾病以及尖锐湿疣等性病,其原理是使病变组织发生蛋白质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继而促使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生长,重新覆盖宫颈表面,达到治愈的目的。

● 红外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