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一年级期中物理(科目)试卷(问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章、第三章力的合成之前试卷页数:共2页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5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6~8题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
)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不能看做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C. 研究飞行中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情况,螺旋桨可看做质点
D.研究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可看做质点
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刘翔110米栏最好成绩是12.88秒,指的是时刻
B.某中学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7点30分,指的是时间
C.晚间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是7点整,指的是时刻
D.列车在广州停了15分钟,指的是时刻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也不断变小
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1 m/s B.9..10 m/s D. 10.2 m/s
5.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7.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2~4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6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3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
D.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且改变运动方向
8.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答题线上,每空3分,共15分。
)
9.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4-6V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
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
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再释放,释放后再接通电源
(3)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2个点取一个
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
1=30.0mm,x
2
=45. 4mm,x
3
=60.8mm,
x
4
=76.2mm,则物体在打下计数点2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三、计算题(共3个小题,满分为3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的不能得分。
)
10.(12分)从离地面45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求小球:
(1)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自开始下落计时,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
11.(13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12.(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
1=13N和F
2
=6N的
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
1与F
2
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撤去F
1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只撤去F
2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