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19份) 鲁教版4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P33]
(2016·河北保定市质检)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日的日期和时刻。

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
A.4°N B.22.5°N
C.30°N D.45°N
2.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A.夜长最短的一天B.日出最晚的一天
C.气温最高的月份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解析:第1题,根据“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据图,该地有两次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热带地区,C、D错误;当正午影长率大于1,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而4°N在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45°,A错误,故B正确。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此时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故A正确。

答案:1.B 2.A
(2016·湖北省黄冈中学测试)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4.对于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B.④地可能位于赤道
C.③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
D.②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解析:第3题,图中①和②两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为24小时,表明两地位于极圈以内,因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所以①地纬度高于②地;③和④两地位于南北极圈之间地区,因③地一年中的昼长最大值高于④地,所以③地纬度高于④地。

第4题,根据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昼长最大值,可计算纬度。

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23°26′,那么①地应位于极点,所以其植被可能为冰原;④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大于12小时,所以不可能位于赤道;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66°34′,那么其纬度为46°52′,
所以不可能受东北信风控制;而②地一年中正午最大太阳高度为46°52′,那么其纬度为66°34′,所以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答案:3.A 4.D
下面太阳光照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据此回答5~6题。

5.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6.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解析:第5题,①点位于晨昏线和极夜边缘线切点上,和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根据图示提供的60°E和90°经线注记,推测90°为西经,则①点经度为30°W。

第6题,若虚线圆圈为70°,即极圈为70°、回归线为20°,则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四季变化和长江汛期长短主要受地球公转影响。

答案:5.B 6.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