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上机
数据库上机练习题
![数据库上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ba6b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3.png)
数据库上机练习题数据库上机练习题在学习数据库课程时,上机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上机练习,我们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库上机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一、基本查询数据库的基本查询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在上机练习中,我们通常需要编写SQL语句来实现一些简单的查询操作。
比如,查询某个表中的所有记录、按条件筛选记录、排序等等。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表,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等字段。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SQL语句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SELECT * FROM students;如果我们只想查询女生的信息,可以使用以下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女';二、表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从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关联和处理。
上机练习中,表的连接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通过表的连接,我们可以根据某个字段将两个或多个表关联起来,从而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表和一个课程表,学生表中包含学生的学号和姓名,课程表中包含课程的编号和名称。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查询每个学生所选的课程:SELECT , FROM studentsINNER JOIN coursesON students.student_id = courses.student_id;三、子查询子查询是数据库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将一个查询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查询的输入。
在上机练习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子查询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订单表和一个产品表,订单表中包含订单的编号和产品的编号,产品表中包含产品的编号和价格。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查询每个订单的总金额:SELECT order_id,(SELECT SUM(price) FROM products WHERE products.product_id =orders.product_id) AS total_priceFROM orders;四、数据更新除了查询,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更新的功能。
数据库上机心得体会3篇
![数据库上机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5da0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7.png)
数据库上机心得体会3篇数据库上机心得体会1(2172字)持续一个月的数据库实训,让我参与了软件工程化的开发过程。
其中体会最深的便是我们这个实训网的几个之最:一.项目最大:项目大是因为我们这个事业起点涉及到用户众多-高校,企业,学生,老师,专家,第二个原因是的功能多-用户管理,网上实习,网上竞赛,毕业实习设计,项目管理,人才库管理,人才推荐,搜索 ... 项目大很容易造成系统范围的泛滥,在我们的开发初期,由于需求不太明确,功能实现没有重点,造成了需求范围的扩大,给项目开发进度造成了严重的滞后性。
然后我们召开了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一致认同先把项目的基本功能实现,将的基本架构搭建起来,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增加我们的其他功能。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软件工程初期阶段的需求分析以及概要设计的重要性,这两个文档是指导我们后期开发的最重要的依据。
二.数据库表最多:如此庞大的系统,就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来支持,所以项目大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数据库表特别多,而且表与表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复杂,实体类之间的关系众多,设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数据库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数据表的属性,数据表属性的设计完全是依赖于我们刚开始做的需求分析文档,如果需求分析不完整的话,就会造成数据库表属性的缺失,从用户的角度看,就会觉得你的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够全面,信息量小。
三.开发团队最大:我们团队一共有十四个人,这个对于我们的项目经理来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毕竟十四个人的团队相当于其他几个小组加起来的人数总和,管理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对于我们这些小组成员来说,由于沟通渠道太多,造成了我们项目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去跟哪个小组成员沟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团队中又选出了三个小组长,小组成员遇到问题,先去咨询小组长,然后小组长提供反馈信息。
四.项目各个模块间藕合度高:涉及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紧密,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的好坏是项目最终集成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数据库上机(实验一)作业
![数据库上机(实验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43a2ce0998fcc22bcd10d27.png)
在订单数据库OrderDB中,完成如下的查询:(1)查询员工的姓名、职务和薪水。
select employeeName 员工姓名,headShip 职务,salary 薪水from Employee(2)查询姓名中含有“有限”的客户名称和所在地。
select customerName 客户名称,address 所在地from customerwhere customerName like'%有限%'(3)查询出姓“张”并且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为“梅”的员工。
select employeeNo 编号,sex 性别,birthday 出生日期,address 地址,telephone 联系电话,employeeName 员工姓名,headShip 职务,salary 薪水from Employeewhere employeeName like'张%梅'(4)查询住址中含有“上海”或“南昌”的女员工,并显示其姓名、所属部门、职务、住址、出生日期和性别。
如果出生日期为空,则显示“不祥”,否则按格式“yyyy—mm—dd”显示,性别用“男”和“女”显示。
select employeeName 员工姓名,department 所属部门,headShip 职务,address 地址,case sexwhen'F'then'女'when'M'then'男'end性别,isnull(convert(char(10),birthday,120),'不详')出生日期from Employeewhere sex like'F'and address like'上海%'or sex like'F'and address like'南昌%'(5)查询出职务为“职员”或职务为“科长”的女员工的信息。
数据库上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上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b83b3f111f18583d05ad3.png)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 SQL 中局部变量可以不声明就使用B 、 SQL 中全局变量必须先声明再使用C 、 SQL 中所有变量都必须先声明后使用D 、 SQL 中只有局部变量先声明后使用;全局变量是由系统提供的用户不能自己建立。
2.哪个关键字用于测试跟随的子查询中的行是否存在( B )。
A.MOV B.EXISTSC.UNION D.HAVING3 .下列哪些语句用于创建存储过程( A )?A、CREATE PROCEDUREB、CREATE TABLEC、DROP PROCEDURED、其他5.在SQL中,SELECT语句的“SELECT DISTINCT”表示查询结果中 ( C )。
A.属性名都不相同B.去掉了重复的列C.行都不相同D.属性值都不相同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INSERT、DELETE、UPDATA实现下列哪类功___A_____。
A. 数据查询B. 数据操纵C. 数据定义D. 数据控制Server 2000 采用的身份验证模式有( D )。
(A)仅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B)仅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C)仅混合模式(D)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Server 2000 企业版可以安装在操作系统上。
( C )(A)Microsoft Windows 98(B)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C)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D)Microsoft Windows XPServer是一个( C )的数据库系统。
(A)网状型(B)层次型(C)关系型(D)以上都不是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B )。
A. DELETEB. DROPC. CLEARD. REMOVE语言中,删除记录的命令是( A )。
A. DELETEB. DROPC. CLEARD. REMOVE14.以下触发器是当对[employee表]进行( D )操作时触发。
201001数据库上机题
![201001数据库上机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3f0455aaea998fcd220e5f.png)
数据管理技术第1题: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对任何信息资源管理和控制的能力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普通用户来说具有不可操作性C.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的统称D.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对数据库中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功能第2题: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B.数据结构化C.数据共享D.实现数据冗余第3题:如图所示的"读者信息"表中,关键字可定义为A.性别B.读者身份C.借书证号D.姓名第4题:如图所示为某学校行政管理结构,该图描述的数据模型是A.网状模型B.面向对象模型C.关系模型D.层次模型第5题:关系数据库的二维表(关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表中每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②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
③行和列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④第一个数据项可以是组合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第6题:在"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的数据表中,有关参赛选手的信息如下:"选手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校名称、比赛成绩"其中"姓名"和"比赛成绩"的数据类型可以定义为A.数字型和文本型B.文本型和数字型C.文本型和文本型D.数字型和数字型第7题:如图所示的"福建省长途区号及邮编"表中,各字段的名称分别是A.福州、0591、350000B.福州、厦门、宁德C.地名、长途区号、邮编D.地名、福州、厦门第8题:在信息世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A.单对单联系B.数据联系C.逻辑联系D.多对多联系第9题:下列不属于机器世界术语的是A.关键字B.记录C.字体D.字段第10题:如图所示的实体集对应的二维表是第11题:添加记录:打开Z:\"Access\483\"文件夹下的数据库文件"学生体能测试.mdb",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在"三班"数据表中插入五条新记录(字母和数字均为半角字符),新记录内容如下表所示:第12题:建立数据库结构:在Z:\"Access\484\"下新建一个名称为"用餐价目.mdb"的Access数据库,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4篇
![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20d53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e.png)
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4篇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4篇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1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
SQL 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在使用它时,只需要发出“做什么”的命令,“怎么做”是不用使用者考虑的。
SQL功能强大、简洁易学、使用便利,已经成为了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并且现在几乎全部的数据库均支持SQL。
它的强大功能以前就听人说过,所以就选了这门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我们把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学问。
幸老师的教学急躁细致,课堂上我们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都反复讲解,使我们的基础学问把握的比较结实。
数据库这门课涉及到以前的学问不多,是一门从头学起的课程,即使基础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听讲、复习功课,还是一门比较简洁把握的课。
通过学习,我对数据库没有了奇妙感,简洁的说下我对数据库的理解吧。
我觉得它就是创建一些表格,然后再用一些语句依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最基本的就是子查询了。
我的子查询阅历就是先写出select * 我们要找什么,然后写条件,我们要找的东西有什么条件,然后在写条件,我们的条件涉及那些表,那些字段,再在这些字段中通过我们学过的简洁select语句选出来,有时候还要用到几层子查询,不过无所谓,只要思路是清晰的就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关联查询之类的,学起来也是不难的,但有一点必需留意,那就是上课必需跟着老师的进度走,确定要留意听讲,勤做笔记.这样,你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没什么困难。
总之,这是一门很值得学的课程,自己学过获益匪浅,就算自己将来不从事这个行业,但是至少对数据不再生疏,甚至还略知一二。
呵呵…感谢老师~!数据库上机实习心得体会2一个月的数据库实训就转瞬间就上完了,期间讲解了一个同学管理系统,最终还做了一个小的数据库链接作业。
现在就说说关于vb链接的数据库的一些方法。
数据库上机实验表 项目五
![数据库上机实验表 项目五](https://img.taocdn.com/s3/m/4c0587d7b9f3f90f76c61b02.png)
Grant select,update,insert
On table student
To r3
4.建立视图,写语句实现如下功能:辅导员不能修改学生成绩,专业教师不能修改除成绩之处的学生信息。
CREATE VIEW update1
AS
SELECT update1 u1, u2, u3
3.服务器:消息156,级别15,状态1,行3
4.在关键字'table'附近有语法错误。
5.视图不能实现。
解决方案(列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列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1.改过数据库后,运行通过。
2.视图创建未角色不对,更过数据库后,运行通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上机实验报告表
题目
数据安全性控制
姓名
丁建东
日期
2010-4-2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标准版或企业版
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备注:若纸张不够可以另外加页)
1.创建教辅人员角色,授予学生成绩表的查询权限
2.创建专业教师角色,授予所教课程的成绩读写权限
exec sp_addlogin 'u2','123','school'
create role r2;
grant update
on table score,student
to r2
3.创建学生角色,授予学生信息表读写权限,其余表的只读权限
exec sp_addlogin 'u3','123','school'
数据库第四次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第四次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1df539852458fb760b5645.png)
数据库第四次上机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数据库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
二、实验内容a.从需求分析入手,按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一个数据库:供应商――零件――工程。
已知语义是:(1)一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多种零件;而每种零件由多个供应商供应;(2)每种零件为多个工程使用,而每项工程又需要多种零件;(3)每个供应商有姓名、编号和住址;每种零件有零件名、编号、颜色;每项工程有工程(4)名、编号和地址。
b.在从此数据库基础上编写小应用程序实现以下查询功能:(1)给出为某项工程提供零件的全部供应商名;(2)给出使用某供应商所供零件的全部工程名;(3)给出使用红色零件的工程名;(4)给出住在A地而为不在A地、且不使用红色零件的工程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名;(5)给出使用某供应商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名。
三、实验步骤1、数据库关系设计E-R图根据任务描述,得到E-R图如下图所示。
2、给出数据模型和关系模式根据E-R图,需要建立S、P、J、SPJ共计4个关系模式来描述整个关系,他们包含:S(SNO,SNAME,CITY),分别代表供应商及其编号、名称、地址,主码为SNO。
P(PNO,PNAME,COLOR),分别代表零件及其编号、名称、颜色,主码为PNO。
J(JNO,JNAME,CITY),分别代表工程及其编号、名称、地址,主码为JNO。
SPJ(SNO,PNO,JNO),代表工程所需零件供应商关系。
3、录入数据SPJSPJ4、建立SQL,录入与查询(1)建立表格CREATE TABLE S( SNAME V ARCHAR (50) NOT NULL,SNO V ARCHAR(50) PRIMARY KEY,CITY V ARCHAR (50) NOT NULL);CREATE TABLE P( PNAME V ARCHAR (50)NOT NULL,SNO V ARCHAR (50) PRIMARY KEY,COLOR V ARCHAR (50)NOT NULL);CREATE TABLE J(JNAME V ARCHAR (50)NOT NULL,JNO VARCHAR(50) PRIMARY KEY,CITY V ARCHAR (50)NOT NULL);CREATE TABLE SPJ(SNO CHAR(50) NOT NULL,PNO CHAR(50) NOT NULL,JNO CHAR(50) NOT NULL);(2)录入信息INSERT INTO S V ALUES ('华为','S1','广东'); INSERT INTO S V ALUES ('小米','S2','上海'); INSERT INTO S V ALUES ('苹果','S3','江苏'); INSERT INTO S V ALUES ('三星','S4','北京');INSERT INTO P V ALUES ('芯片','P1','红'); INSERT INTO P V ALUES ('声卡','P2','绿'); INSERT INTO P V ALUES ('显示屏','P3','黑'); INSERT INTO P V ALUES ('显示屏','P4','蓝'); INSERT INTO P V ALUES ('耳机','P5','红'); INSERT INTO P V ALUES ('外壳','P6','白');INSERT INTO J V ALUES ('P30','J1','南京'); INSERT INTO J V ALUES ('PRO','J2','北京'); INSERT INTO J V ALUES ('GALAXY','J3','新疆'); INSERT INTO J V ALUES ('REDMI','J4','吉林'); INSERT INTO J V ALUES ('HONOR','J5','广东');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2','P2','J1');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4','P3','J1');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3','P6','J1');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2','P1','J2');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1','P3','J2');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4','P5','J2');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4','P2','J3');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3','P4','J3'); 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3','P5','J3');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2','P1','J4');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4','P4','J4');INSERT INTO SPJ V ALUES ('S1','P2','J4');(3)SQL查询1、给出为工程J1提供零件的全部供应商名SELECT DISTINCT SNAMEFROM S,SPJWHERE S.SNO=SPJ.SNO AND JNO=‘J1’;2、给出使用供应商S2所供零件的全部工程名SELECT JNAMEFROM JWHERE JNO IN (SELECT JNOFROM SPJWHERE SNO = ‘S2’);3、给出使用红色零件的工程名SELECT JNAMEFROM JWHERE JNO IN (SELECT JNOFROM SPJ, PWHERE COLOR = ‘红’ AND SPJ.PNO = P.PNO);4、给出住在北京而为不在北京、且不使用红色零件的工程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名SELECT DISTINCT SNAMEFROM S, P, SPJWHERE S.SNO = SPJ.SNO AND P.PNO = SPJ.PNO AND SCITY = ‘北京’ AND S.CITY != J.CITYAND SPJ.PNO NOT IN(SELECT SPJ.PNOFROM P, SPJWHERE P.PNO = SPJ. PNO AND COLOR = ‘红’ );5、给出使用供应商S3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名SELECT JNAMEFROM JWHERE NOT EXISTS(SELECT *FROM SPJWHERE NOT EXISTS(SELECT *FROM SPJWHERE SNO = ‘S3’);5、用户界面设计采用Delphi 7进行用户界面设计。
mysql数据库上机操作题
![mysql数据库上机操作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27a6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9.png)
好的,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ySQL数据库上机操作题:
1.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s"的数据库。
2.在"students"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表,该表包含以下列:id
(整数类型,主键),name(字符串类型,长度为50),age(整数类型),gender(字符串类型,长度为10)。
3.向"student"表中插入以下数据:
id | name | age | gender
---|-------|-----|-------
1 | Alice | 20 | female
2 | Bob | 22 | male
3 | Carol | 21 | female
4.查询所有年龄大于等于21岁的学生信息。
5.更新Alice的年龄为21岁。
6.删除Bob的记录。
7.查询所有女生的信息。
8.将Carol的性别更改为"male"。
9.查询所有年龄为21岁的学生信息。
10.删除所有年龄为21岁的学生信息。
请根据以上要求在MySQL数据库中进行操作,并给出相应的SQL语句。
数据库上机实习报告
![数据库上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a3473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f.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使我对数据库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数据库上机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操作,使我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以及SQL语言的使用。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等。
2.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实体-联系模型、关系模型等。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4. 提高数据库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一种软件系统,用于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SQL Server、MySQL、Oracle 等。
本实习主要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实体-联系模型,描述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3)逻辑设计:将概念设计转换为关系模型,确定表结构、字段类型、约束等。
(4)物理设计:根据逻辑设计结果,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如索引、分区等。
3. 数据库操作(1)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数据库。
(2)修改数据库:使用ALTER DATABASE语句修改数据库。
(3)删除数据库:使用DROP DATABASE语句删除数据库。
(4)创建表: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表。
(5)修改表:使用ALTER TABLE语句修改表。
(6)删除表:使用DROP TABLE语句删除表。
(7)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语句插入数据。
《数据库应用基础》上机考试注意事项
![《数据库应用基础》上机考试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b82b2432e3f5727a5e962c1.png)
《数据库应用基础》上机考试安排
一、考试座位安排
请同学按显示器上的标签号与自己的学号对号入座!
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过程中不能使用USB接口与其外部存储设置相连,如U盘、
手机等。
一旦发现以作弊论处。
2.考试开始时监考教师通过凌波软件从教师端将试卷发布到
学生机的桌面,请各位考生将整套试卷复制到自己计算机的D盘、E盘或F盘,注意一定不能存放在C盘或桌面,否则后果自负。
3.先在自己计算机的D盘、E盘或F盘下建立一个名称为“9位学号
+姓名+班级+试卷”的文件夹,如“41110100张三11本人力资源1班D卷”。
考试过程中,将考试操作结果保存在此文件夹中。
4.考试结束后,以“41110100张三11本人力资源1班D卷”同学
为例,确保“411101001张三”文件夹下包括“选择题答题卡D 卷.xls”、“基本操作.mdb”、“简单应用.mdb”、“综合应用.mdb”4个文档,然后将“41110100张三11本人力资源1班D卷”文件夹压缩为“41110100张三11本人力资源1班D卷.rar”,最后将41110100张三11本人力资源1班D卷.rar文件通过凌波软件提交到教师机。
数据库上机题
![数据库上机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88d0a365ce050877321300.png)
(1)统计每个同学的平均分,按平均分的降序排列。
select Sno,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order by Grade Desc;
(2)查询总分最高的学生的学号。
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SUM(Grade)>=ALL (
( 3)查询选修了 1 号课程并且选修了以 1 号课程为先行课的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rom Course where Cpno='1'));
select Cno,Cname from Course where Cpno='6' and Ccredit='4';
( 2)查询选修了 1 号课程的学生学号与选修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的差集。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 and Grade>=60;
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③实现相关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之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
约束;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约束(通过帮助自学)。
create table Book(
Bno varchar(20) primary key,
Bclass varchar(20) unique,
Rno varchar(20),
Lentdate date not null,
primary key (Bno,Rno),
实用数据库上机作业(第1次)
![实用数据库上机作业(第1次)](https://img.taocdn.com/s3/m/6477132e915f804d2b16c1b9.png)
实用数据库上机作业一.了解SQL Server中的“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启动方法和初步界面信息。
二.打开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新建一个数据库,名称为“Company”,并更改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的目录到D盘的Company下面。
三.打开Company数据库,了解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例如:表(Table),视图(View),用户(User)等。
四.在表(Table)对象中新建两张表(Department和Employee)。
五.字段要求如下:●Departmentd_id 部门编号char(3) 不为空PKd_name 部门名称varchar(20) 不为空d_mananger 部门经理varchar(20) 可为空Uniqued_phone 部门电话varchar(15) 可为空●Employeee_id 员工编号char(6) 不为空PKe_name 员工姓名varchar(20) 不为空e_sex 员工性别nchar(1) 可为空默认’男’e_hire 雇佣时间smalldatetime 可为空e_wage 基本工资money 可为空e_level 员工级别smallint 可为空Checkd_id 部门编号char(3) 不为空FK注:以上表中字段名最好使用英文或拼音。
六.尝试如下操作:●设置各种约束。
(要求e_level在1~5之间取值)●在表中进行多个主键的设置。
●对Char和Varchar类型录入数据,查看区别●查看空格,空字符和Null之间的区别●在日期数据类型字段中尝试录入正确格式的数据七.建立外键关联在表上面单击右键,选取设计表,设置Department和Employee的外键关联,设置为“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八.添加数据在Department和Employee表中添加五条左右的记录。
九.测试外键测试建立的外键关联,例如:进行主键表的更新和删除,反映的从表中数据的变化。
《信息检索》中文数据库上机实习题目及要求
![《信息检索》中文数据库上机实习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5ec6ed4e2bd960590c677fc.png)
《信息检索》中文数据库上机实习题目及要求一、CNKI数据库1.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期刊导航”中的“核心期刊导航”,查找本专业学科的核心期刊。
并请回答以下问题:①该类期刊的种数是多少?②请举一种期刊,说明该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数是多少?2.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李致平”老师的文章收录数目是多少?其中是第一作者的文章数目是多少?并请指出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的篇名.3。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主题为“美国金融危机”,且题名包含“次贷危机"的文章检索结果。
①检索结果是多少篇;②以题录的形式列出其中2011年度的文章结果。
二、万方数据库在万方数据库期刊全文库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块下的“经典检索”,检索安徽工业大学的作者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请指出检索结果是多少篇,并列出最新1篇文章的题录信息(包含标题、作者、期刊名称、年卷期).☆☆实习报告要求:(1)、封面格式:中文数据库检索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完成日期。
(2)、内容:每道题目请写出检索表达式和主要的检索步骤;并标注题号. (3)、对本次检索方法和结果的自我评价。
(4)、实习报告请于12月18日前提交,逾期视为不合格.(5)、邮箱地址:1579631622@.邮件的标题:“姓名+学号+信息检索实习报告”.2011—2012《信息检索》公选课总复习题一、单选题(共50题选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布尔逻辑算符的是()。
A、与B、或C、非D、以上都是2、信息素养的核心是()。
A、信息意识;B、信息知识;C、信息能力;D、信息道德3、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 )发展。
A、终身学习;B、学习型社会;C、创新发展;D、信息素质4.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5.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数据库上机考试填空选择题
![数据库上机考试填空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f8bd4df78a6529647d534f.png)
数据库上机考试填空选择题1、创建窗体的数据来源是表和(查询)。
2、(默认值)属性用于设定一个计算型控件或非结合型控件的初始值,并可以使用表达式生成器向导来……3、数据库管理员的英文缩写(DBA)4、查询主要有选择查询、参数查询及操作查询,其中操作查询包括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和生成表查询。
1、主关键字(主键)——主关键字段中不许有重复值和空值。
主关键字段是唯一的。
主关键字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一组字段。
错误说法——数据库中的每个表都必须有一个主关键字段。
2、条件语句”where 性别=男”在查询中的意思是——将字段“性别”中的“男”性记录显示出来。
3、实体——是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既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抽象的事物;数据独立性高。
错误的看法:不能用于表示抽象的事物。
4、数据库扩展名——mdb.5、为窗体指定数据来源后,在窗体设计窗口中,由(字段列表)取出数据源的字段。
6、关系数据库术语——记录;字段;数据项。
不属于的是(模型)7、Access关系数据库中的对象是——查询;数据访问页;窗体。
不是的是(Word文档)。
8、在数据表视图中,不可以——修改字段的类型。
可以(修改字段的名称;删除一个字段;删除一条记录)。
9、要在“工资表”中直接显示出我们想要看的记录,凡是记录时间为“2003年4月……”的记录,可用——筛选。
10、函数Now() 返回值的含义是——系统日期与时间。
11、查找姓名为张三或李四的记录的准则是——“张三” or “李四”。
12、自动创建的窗体不包括(新奇式)。
包括——纵栏式;表格式;数据表。
13、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查询,查找总分在255分以上的女同学的姓名、性别和总分,正确的设置——在总分准则单元格键入:>=255 ; 在性别的准则单元格键入:”女”。
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软件集合。
15、表和数据库的关系——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a1bf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7.png)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本次数据库上机实验主要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创建和查询,通过对实验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等因素,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我了解到了如何根据需求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并进行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ER图和关系模式图等工具,对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设计。
其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通过使用SQL语句,我成功创建了数据库和表,并进行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SQL语句的语法和用法,掌握了如何利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操作。
最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SQL语句中的SELECT语句的用法,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在实验中,我通过编写SQL语句,成功实现了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对于复杂的查询需求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实现。
通过本次数据库上机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数据库设计、创建和查询的理解,还提高了对SQL语句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本次数据库上机实验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我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库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数据库上机实验
![数据库上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33b61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6.png)
附录C 上机实验C.1 第4章上机实验下列实验均使用SQL Server 的SSMS工具实现..1.用图形化方法创建符合如下条件的数据库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可参见本书附录A:数据库名为:学生数据库主要数据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s_data;存放在D:\Data文件夹下若D:盘中无此文件夹;请先建立此文件夹;然后再创建数据库..;初始大小为:5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MB..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字为:Students_log;也存放在D:\Data文件夹下;初始大小为:2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0%.. 2.选用已建立的“学生数据库”;写出创建满足表C-1到4-4条件的表的SQL 语句;并执行所写代码..注:“说明”部分不作为表定义内容列名说明数据类型约束Sno学号普通编码定长字符串;长度为7主键Sname姓名普通编码定长字符串;长度为10非空Ssex性别普通编码定长字符串;长度为2取值范围:{男;女}Sage年龄微整型tinyint取值范围:15-45Sdept所在系普通编码不定长字符串;长度为20默认值为“计算机系”Sid身份证号普通编码定长字符串;长度为10取值不重3. 写出实现如下功能的SQL语句;并执行所写代码;查看执行结果..(1)在Teacher表中添加一个职称列;列名为:Title;类型为nchar4..(2)为Teacher表中的Title列增加取值范围约束;取值范围为:{教授;副教授;讲师}..(3)将Course表中Credit列的类型改为:tinyint..(4)删除Student表中的Sid和Sdate列..(5)为Teacher表添加主键约束;其主键为:Tno..C.2 第5章上机实验本实验均在SQL Server 的SSMS工具中实现..首先在已创建的“学生数据库”中创建本章表5-1~5-3所示的Student、Course和SC表;并插入表5-4~5-6所示数据;然后编写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执行所写的语句;并查看执行结果..1.查询SC表中的全部数据..2.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姓名和年龄..3.查询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4.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18~20岁的男生姓名和年龄..5.查询C001课程的最高分..6.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7.统计每个系的学生人数..8.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最高成绩..9.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和考试总成绩;并按选课门数升序显示结果..10.列出总成绩超过200的学生的学号和总成绩..11.查询选了C002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12.查询考试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课程号和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结果..13.查询与VB在同一学期开设的课程的课程名和开课学期..14.查询与李勇年龄相同的学生的姓名、所在系和年龄..15.查询哪些课程没有学生选修;列出课程号和课程名..16.查询每个学生的选课情况;包括未选课的学生;列出学生的学号、姓名、选的课程号..17.查询计算机系哪些学生没有选课;列出学生姓名..18.查询计算机系年龄最大的三个学生的姓名和年龄..19.列出“VB”课程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和VB成绩..20.查询选课门数最多的前2位学生;列出学号和选课门数..21.查询计算机系学生姓名、年龄和年龄情况;其中年龄情况为:如果年龄小于18;则显示“偏小”;如果年龄在18-22;则显示“合适”;如果年龄大于22;则显示“偏大”..22.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包括有人选的课程和没有人选的课程;列出课程号;选课人数及选课情况;其中选课情况为:如果此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超过100人;则显示“人多”;如果此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在40~100;则显示“一般”;如果此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在1~40;则显示“人少”;如果此门课程没有人选;则显示“无人选”..23.查询计算机系选了VB课程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和考试成绩;并将结果保存到新表VB_Grade中..24.统计每个系的女生人数;并将结果保存到新表Girls中..25.用子查询实现如下查询:1查询选了“C001”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2查询通信工程系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3查询计算机系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姓名..4查询年龄最大的男生的姓名、所在系和年龄..26.查询C001课程的考试成绩高于该课程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27.查询计算机系学生考试成绩高于计算机系学生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姓名、考试的课程名和考试成绩..28.查询VB课程考试成绩高于VB平均成绩的学生姓名和VB成绩..29.查询没选VB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30.查询每个学期学分最高的课程信息;列出开课学期、课程名和学分..31.查询每门课程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信息;列出课程号、学生姓名和最高成绩;结果按课程号升序排序;不包括没考试的课程..32.创建一个新表;表名为test;其结构为COL1; COL 2; COL 3;其中;COL1:整型;允许空值..COL2:普通编码定长字符型;长度为10;不允许空值..COL3:普通编码定长字符型;长度为10;允许空值..试写出按行插入如下数据的语句空白处表示是空值..33.利用23题建立的VB_Grade表;将信息管理系选了VB课程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和考试成绩插入到VB_Grade表中..34.将所有选修C001课程的学生的成绩加10分..35.将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学”的考试成绩加10分..36.修改“VB”课程的考试成绩;如果是通信工程系的学生;则增加10分;如果是信息管理系的学生则增加5分;其他系的学生不加分..37.删除成绩小于50分的学生的选课记录..38.删除计算机系VB考试成绩不及格学生的VB选课记录..39.删除“VB”考试成绩最低的学生的VB修课记录..40.删除没人选的课程的基本信息..C.3 第6章上机实验下列实验均使用SQL Server 的SSMS工具实现..利用第4章上机实验创建的“学生数据库”中Student、Course和SC表;完成下列实验..1.写出实现下列操作的SQL语句;并执行所写代码..1在Student表上为Sname列建立一个聚集索引;索引名为:IdxSno..提示:若执行创建索引的代码;请先删除该表的主键约束2在Course表上为Cname列建立一个唯一的非聚集索引;索引名为:IdxCN3在SC表上为Sno和Cno建立一个组合的聚集索引;索引名为:IdxSnoCno..提示:若执行创建索引的代码;请先删除该表的主键约束4删除Sname列上建立的IdxSno索引..2.写出创建满足下述要求的视图的SQL语句;并执行所写代码..1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学分..2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和考试成绩..3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要求列出学生学号和选课门数..4统计每个学生的修课总学分;要求列出学生学号和总学分说明:考试成绩大于等于60才可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3.利用第2题建立的视图;完成如下查询..1查询考试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2查询选课门数超过3门的学生的学号和选课门数..3查询计算机系选课门数超过3门的学生的姓名和选课门数..4查询修课总学分超过10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和修课总学分..5查询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学生中;修课总学分超过10分的学生的姓名、年龄、所在系和修课总学分..4.修改第3题4定义的视图;使其查询每个学生的学号、总学分以及总的选课门数..C.4 第7章上机实验利用第5章建立的学生数据库以及Student、Coures和SC表;完成下列操作..1.创建满足如下要求的后触发型触发器..1限制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在0-100之间..2限制不能删除成绩不及格的考试记录..3限制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总学分不能超过20..4限制每个学生每学期选的课程不能超过5门..2.创建满足如下要求的存储过程..1查询每个学生的修课总学分;要求列出学生学号及总学分..2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修的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学分;将学生所在的系作为输入参数;执行此存储过程;并分别指定一些不同的输入参数值..3查询指定系的男生人数;其中系为输入参数;人数为输出参数..4删除指定学生的修课记录;其中学号为输入参数..5修改指定课程的开课学期..输入参数为:课程号和修改后的开课学期..C.5 第11章上机实验利用第4、5章建立的学生数据库和其中的Student、Course、SC表;并利用SSMS工具完成下列操作..1.用SSMS工具建立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的登录名:log1、log2和log3..2.用log1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在“可用数据库”下列列表框中是否能选中学生数据库为什么3.用系统管理员身份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将log1、log2和log3映射为学生数据库中的用户;用户名同登录名..4.在log1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现在在“可用数据库”下列列表框中是否能选中学生数据库为什么5.在log1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选中学生数据库;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SELECT FROM Course6.在系统管理员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执行合适的授权语句;授予log1具有对Course表的查询权限;授予log2具有对Course表的插入权限..7.用log2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1001';'数据库基础';4;5再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SELECT FROM Course8.在log1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再次执行下述语句:SELECT FROM Course这次能否成功但如果执行下述语句: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103'; '软件工程'; 4; 5能否成功为什么9.log3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CREATE TABLE NewTableC1 int;C2 char410.授予log3在学生数据库中具有创建表的权限..11.在系统管理员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执行下述语句:GRANT CREATE TABLE TO log3GOCREATE SCHEMA log3 AUTHORIZATION log3GOALTER USER log3 WITH DEFAULT_SCHEMA = log312.在log3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再次执行第9题的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如果执行下述语句:SELECT NewTable能否成功为什么。
数据库上机难点汇总
![数据库上机难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6ba68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数据库上机难点汇总数据库上机是数据库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上机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在进行数据库上机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难点。
下面我将对一些常见的数据库上机难点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拓展。
1. 数据库环境配置: 数据库环境配置是进行数据库上机的第一步,但由于数据库软件版本的不同以及操作系统的差异,很容易出现配置问题。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要对数据库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过程有所了解,同时要查找并参考相关的安装指南和教程。
此外,可以在课程或实验室的群组中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配置问题。
2. 数据库设计: 在进行数据库上机时,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需求进行数据库设计,包括创建表、定义字段和设置约束等。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较难的环节。
要解决这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理解各个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可以多进行一些实际案例的练习,积累数据库设计的经验。
3. SQL语句编写: SQL语句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但是,SQL语句的编写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和规则,对一些复杂的查询和操作可能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熟悉不同类型的SQL语句,掌握常用的查询语句和操作语句,并了解一些高级的查询和优化技巧。
同时,可以利用在线SQL教程或练习平台进行练习和测试,提高SQL语句的编写能力。
4. 数据库调试和错误处理: 在进行数据库上机实验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错误和异常情况,如表结构错误、数据类型不匹配、主键或外键约束问题等。
这时,学生需要学会查找和排查错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试和修复措施。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要熟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如MySQL Workbench、Navicat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据库的调试和错误处理。
总的来说,数据库上机难点主要包括数据库环境配置、数据库设计、SQL语句编写和数据库调试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认识DBMS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
这里以SQL2000为例。
2、熟悉SQL的安装。
二、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者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2000或者SQL2005三、实验内容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3、初步了解RDBMS的安全性,这里主要是用户的登录和服务器预定义角色。
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新的用户,赋予其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今后的实验可以用该用户来创建数据库应用。
4、了解RDBMS的系统架构。
5、了解RDBMS的管理和使用。
四、实验报告本实验不需提交报告。
实验二交互式SQL一、实验目的熟悉通过SQ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完成作业的SQL练习。
二、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者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2000或者SQL2005三、实验内容1、在RDBMS中建立一个数据库,进行实验所要求的所有操作,所有的SQL操作均在此建立的新数据库中进行。
2、根据以下要求认真进行实验,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数据定义: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及删除;索引的创建和删除;视图的创建和删除。
数据操作:完成各类查询操作(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完成各类更新操作(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视图的操作:视图的定义(创建和删除),查询,更新(注意更新的条件)。
5、了解RDBMS的管理和使用。
四、实验报告提交各类操作的命令及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总结及体会。
2.1 数据定义一、实验内容:创建用于学生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XSGL,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和选课信息。
数据库XSGL包含下列3个表:(l)student:学生基本信息。
(2)course:课程信息表。
(3)sc:学生选课表。
各表的结构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二、实验步骤:(一)数据库的建立1、用可视化界面建立:在SQL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新建数据库;2、命令方式建立:在SQLSERVER中,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SQL语句:(二)表的建立用可视化界面建立:在SQL 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表—右键—新建表;命令方式建立:在SQL SERVER 中查询分析器的编辑窗口中用下列SQL 语句:(三)表数据的添加用可视化方法:1、在SQL SERVER 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 —表-表名—右键-打开表-返回所有行;2、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的编辑窗口中使用下列SQL 语句插入数据:(四)表数据的修改1、 用可视化方法:在SQL SERVER 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 —表-表名—右键-打开表-返回所有行; 在表格中将相应的数据修改即可。
2、命令方法:将所有学生的年龄增加一岁:update student set sage=sage+1将4号课程的学分改为4: update course set credit=4 where cno=4设置7号课程没有先行课: update course set pcno=null where cno=7将95001号学生的1号课程的成绩增加3分: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3 where sno=’95001’ and cno=’1’(五)表数据的删除1. 用可视化方法:在SQL 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表-表名—右键-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单击左边的行标记, 选定某一行, 或单击后拖动选择相邻的多行, 再右击鼠标选择弹出式菜单中的删除。
2.命令方法:删除学号为95005的学生的记录: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95005’删除所有的课程记录:delete from course删除成绩为不及格(少于60分)的学生的选课记录:delete from sc where grade<60实验2.2 数据操作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更新语句的理解。
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单表查询1. 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 出生年份,和所在系, 并用小写字母表示所有系名:2. 查询年龄在20-30岁直接的学生的姓名, 姓名, 所在系:3. 查询IS,CS,MA系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性别:4. 查找所有姓’李’的学生的姓名, 学号和性别:5. 查询没有先行课的课程的课程号cno和课程名cname:(二)查询结果排序6. 查询全体学生的情况,查询结果按所在系号升序排列, 同一系中的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sdept ASC, sage DESC(三)连接查询:7. 查询每一门课程的间接先行课(只求两层即先行课的先行课):8. 列出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选课情况, 若没有选课,则只列出基本情况信息:(四)使用带IN谓词的子查询1.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信息系统’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2.查询选修了课程’1’和课程’2’的学生的学号:比较: 查询选修了课程’1’或课程’2’的学生的sno:(五)使用带比较运算的子查询3.查询比’刘晨’年龄小的所有学生的信息:(六)使用带Any, All谓词的子查询4.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5.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七)使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和相关子查询6.查询没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7.查询至少选修了学生95002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8.求没有人选修的课程号cno和cnamecname:(八)使用聚集函数:9.查询所有课程的总学分数和平均学分数,以及最高学分和最低学分:10.计算1号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最高分和最低分:11.查询’信息系’(IS)学生”数据结构”课程的平均成绩:(九)分组查询12.查询每个学生所选课程的平均成绩, 最高分, 最低分,和选课门数:13.查询平均分超过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分:14.查询”信息系”(IS)中选修了5门课程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十)集合查询15.查询数学系和信息系的学生的信息;16.查询选修了1号课程或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十一)更新数据17. 对每一个系,求学生的平均年龄,并把结果存入数据库。
18. 将计算机科学系全体学生的成绩置零。
19. 删除学号为95019的学生记录。
实验2.3 视图的操作(一)建立视图1. 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并要求透过该视图进行的更新操作只涉及信息系学生。
CREATE VIEW IS_StudentASSELECT Sno,Sname,SageFROM StudentWHERE Sdept= 'IS'WITH CHECK OPTION;2. 建立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且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视图。
CREATE VIEW IS_S2ASSELECT Sno,Sname,GradeFROM IS_S1WHERE Grade>=90;3. 将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假设SC表中“成绩”列Grade为数字型CREAT VIEW S_G(Sno,Gavg)ASSELECT Sno,A VG(Grade)FROM SCGROUP BY Sno;(二)删除视图1. 删除视图IS_S1DROP VIEW IS_S1;(三)查询视图1. 在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找出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
SELECT Sno,SageFROM IS_StudentWHERE Sage<20;2.查询信息科学系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SELECT IS_Student .Sno,SnameFROM IS_Student,SCWHERE IS_Student.Sno =SC.Sno ANDo= '1';(四)更新视图1. 将信息系学生视图IS_Student中学号95002学生姓名改为“刘辰”。
UPDATE IS_StudentSET Sname= '刘辰'WHERE Sno= '95002';2. 向信息系学生视图IS_Student中插入一个新的学生记录:95029,赵新,20岁INSERTINTO IS_StudentV ALUES(‘95029’,‘赵新’,20);3. 删除视图IS_Student中学号为95029的记录DELETEFROM IS_StudentWHERE Sno= '95029';实验三数据控制(安全性部分)一、实验目的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二、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者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2000或者SQL2005三、实验内容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的回收。
操作完成后看看已授权的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授予的数据操作的权力;权力回收之后的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收回的数据操作权力。
四、实验报告提交各类操作的命令及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总结及体会。
实验步骤:(一)授权1. 把查询Student表权限授给用户U1GRANT SELECTON TABLE StudentTO U1;2. 把对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全部权限授予用户U2和U3GRANT ALL PRIVILEGESON TABLE Student, CourseTO U2, U3;3.把对表SC的查询权限授予所有用户GRANT SELECTON TABLE SCTO PUBLIC;4.把查询Student表和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授给用户U4GRANT UPDATE(Sno), SELECTON TABLE StudentTO U4;5.把对表SC的INSERT权限授予U5用户,并允许他再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GRANT INSERTON TABLE SCTO U5WITH GRANT OPTION;(二)回收权力1.把用户U4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收回REVOKE UPDATE(Sno)ON TABLE StudentFROM U4;2.收回所有用户对表SC的查询权限REVOKE SELECTON TABLE SCFROM PUBLIC;把用户U5对SC表的INSERT权限收回REVOKE INSERTON TABLE SCFROM 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