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硕博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工程学院硕博培养方案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本学位授权点下设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检测与传感器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力系统技术、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水文水资源信息技术等九个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科研环境与条件,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开设的电
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及机械电子等相关本科专业,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目前拥有“江西省水信息协同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水信息智能感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以及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信息处理与计算实验室、无线智能感知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拥有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西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科技创新团队。
本学位授权点始终立足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和水利行业发展,培养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优良,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
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掌握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现代电子信息工程理论技术,特别是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现代通信网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计算模拟技术、水利监测与物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电子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具有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或新工程方法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结合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的实际,确定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人工智能技术
主要开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高光谱遥感图像智能处理与
解译、高光谱遥感水环境变化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现代群智能优化算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流域水资源的群智能优化配置、水资源冲突分析、集合径流预测。
(2)大数据技术
主要开展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相关理论技术研究;研究水利大数据的语义表征、分析与度量理论,多源异构水利大数据信息融合与关联建模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挖掘新方法,水利大数据的知识发现及迁移机制,基于大数据的水文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技术。
(3)现代通信技术
主要开展现代通信理论技术、通信理论技术的系统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网络信息传输与存储安全、物联网集成服务技术在水利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研究。
(4)现代检测技术
主要开展光电信息获取和传输、光电转换及传感、光信息测量及其智能化处理、基于集成光子的传感器件、基于纳米通讯材料的微波可重构通信器件、水域通信的微波天线设计、无线能量获取器件、视觉启发的微型水环境传感器设计等。
(5)光电材料与器件
以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先进光电子学、复合量子功能材料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有关新型能源材料及能量转换过程、纳米材料及纳米光电子设计、新型光电材料及器件、长波近场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主要开展重点研究精密机械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设计与过程控制、材料制备与加工、新能源汽车技术及装备、流体机械及控制、电站信息化、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等方面研究。
(7)电力系统技术
主要开展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微电网运行控制、电力信息采集与通信协调、电力系统数学建模与控制、电子功率系统与通信网络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
(8)土木工程信息技术
主要开展岩土可视化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监测信息反馈与信息化施工、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可靠度分析和风险决策,以及新型空间结构智能监控信息技术、桥梁健康监测与加固信息技术。
(9)水文水资源信息技术
主要开展流域水循环及伴生过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水库(群)及灌区信息化建设及调度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洪水预报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
四、培养方式
(1)采取全日制的学习方式;
(2)采用课程学习、校企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学位论文实行导师组负责制,要求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
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五、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工程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非学位选修类课程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详见表一。
课程设置框架及必修环节如下:
(1)学位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等,8学分)
(2)学位专业基础类课程(含数学基础课程,不低于10学分)
(3)非学位选修类课程(不低于6学分,其中人文素养课不低于1学分)
(4)专业实践(6学分),其中认知实践1学分,工程实践5学分
(5)学术活动(2学分)
其它相关说明:
1.实践教学要求
(1)专业实践包含认知实践和工程实践。
认知实践主要熟悉电子与通信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施工的相关最新规范,了解电子信息类工程项目的预研、设计、实施等工作内容及要求,熟悉电子信息产品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状况等内容。
工程实践包含三个部分,即基本技能实践、产品开发实践、创新应用实践,主要围绕学位论文相关的工程实践目标,按照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过程,通过具体项目命题,项目命题应与学位论文结合,完成相应实践内容。
其中,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熟悉学位论文所需相关的工具软件、基本设备使用等操作技术的训练,熟练相关操作技能,为项目开展或学位论文开展打好实践基础。
产品开发实践主要熟悉学位论文相关的产品研发和开发流程,熟悉掌握产品开发中的部分具体开发技术,提升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所需的工程素养。
创新应用实践主要根据掌握的实践技能,在实践基地参与具体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实践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专业实践必须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相关校外企业、研
究院所进行实习。
工程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专业实践必须保证一年以上的实践时间。
用于工程硕士学位
答辩的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方案和学位论文选题都应来源于专业实践、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4)导师组负责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的审定、专业实践单位和校
外指导教师的推荐落实、专业实践的指导与管理等工作。
每个实践环节研究生都需提交专业实践计划,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需填写《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其中要求
撰写的实践报告部分不少于5000字。
(5)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单位的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工艺原理;产品质量分析与
检测;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特色;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
题;对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议等。
(6)按照《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学分考核认定办法》文件要求,授权点组织专家评审,对实践环节进行考核,实践教学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实践学分。
2.学术活动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活动,具体要求按照《南昌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听学术活动规定》以及《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学分考核认定办法》,达到上述文件规定要求后,取得相应学术活动学分。
七、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成绩一律按百分制评定成绩。
学位课程一律要求考试,非课程类教学环节和中期考核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或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
原则上考试课程的优秀率不高于25%,中等、合格与不合格的百分比合计不低于25%。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授权点批准,其中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方能缓考。
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并不予补考。
八、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与开题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
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实行导师组负责制,至少包括校内导师1名和校外导师1名。
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要求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前完成。
2.论文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半年内,须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总结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阐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阶段性工作中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须进行说明,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3.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的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且学位课平均分不低于75分,
并符合《南昌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规定》《南昌工
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要求》,
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
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成员应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来自企业专家的人数不少于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