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9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
1.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爱憎。

难点: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闻一多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的讲演片段(影视资料)》,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46年,来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进步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先生,感受闻一多先生这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的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

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

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
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3.了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

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可参考【微教案】《李公朴》
4.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

诬蔑
..(wūmiè)屠.杀(tú)恐.怖(kǒng)挑拨离间.(jiàn)
卑鄙.(bǐ)卑污.(wū)赋予.(yǔ)
(2)解释下列词语。

诬蔑:捏造事实冤枉人。

卑劣:卑鄙恶劣。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

5.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学生大声朗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理清讲演思路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参考
①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②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段):分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学生大声朗读1、2段,思考:
1.讲演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斥的?
师生交流,回答
参考
(1)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2)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3)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可参考【微教案】《开头结尾》
2.学生朗读第3段,思考:
这一段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态度?
师生交流
参考
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并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总结:讲演开始,闻一多先生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

爱憎分明,体现了讲演者鲜明的态度。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的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的?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思考交流
参考:(1)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2)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4.学生齐读第三部分,思考:
(1)对进步青年,闻一多先生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2)在讲演的最后,表达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师生交流
参考
(1)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2)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

5.学生大声朗读全文,体会讲演词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四、总结拓展
1.结合本节所学课文具体内容,总结讲演词的特点。

个人总结,小组交流。

明确:讲演词的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烈士追悼会的现场,面对的既有大批的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又有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

闻先生对前者发出号召,对后者则严厉痛斥,充分考虑了听众对象。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对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鼓励号召;对敌人,则是严厉痛斥。

第三,讲演首先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接着分析其虚弱本质,最后发出号召,思路清晰。

第四,多种称呼,多种句式,多种修辞,语言铿锵,语气强烈,爱憎分明。

2.在反动派横行霸道的黑暗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无所畏惧,勇于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缅怀革命先烈?谈谈你的看法。

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试题中心】“基础训练”
(2)模仿作者练习讲演,进一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态度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可参考【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赞扬李公朴斗争精神,痛斥敌人罪行
讲演内容分析敌人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
号召昆明人民坚持斗争,表达自己献身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