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解决“够不够”问题(授课课件)(14张PPT)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3=27(个)
27>25
答:这些包子够。
易错辨析
4.小米和小田每人要扎7朵花,小米扎一朵花要用3 分,小田用了20分完成了任务,谁先完成任务? 3×7=21(分) 21>20 答:小田先完成任务。 辨析:不能正确的根据时间的长短去比较速度 的快慢。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解决“能不能、够不够”等问题的一般方法: 解决“能不能、够不够 ”等问题时,先要求
3.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如果只有②号和③号盒子,摸到红球就中奖的话,你们又会选几号盒子?为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8=16(个) 4×8=32(个) ① 10元=100角 6.8元=68角 2.5元=25角 0.6元=6角 2×8=16(个) 1.认识时间单位“秒”。 32+1=33(个) 你们的意思是说“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16+16+1=33(个) 3.建立1秒或几秒的时间概念。
2、小丽从文具店出来,不知不觉走到了动物园,动物园也有数学问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比例,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比例的概念。
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
小试牛刀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选题源于教材P84做一做)
预设1:横着看 5×2=10(个) 6×4=24(个) 24+10=34(个)
8×4=32(个) 32+1=33(个)
问题:1. 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 C.可以用什么方法推测出来?摸球实验。
3.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同的算法?(观察的角度不同) (一)以图导思,研学分享。
出比较的两个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 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4.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
预设1:
问题:1. 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自己的想法? 2. 谁的算法和上面的六种算法都不一样?
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 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 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
,(1)但国是1旗22摸4是××出+“按红77比球1==例的4”次缩+11数放44都,5((会是=比不个个摸是3出任3))蓝意(球两的个个次数数据)少都。能(构也成24有等8×可式+能呢7出?5=现=红2球38比3(蓝(球个多个的)情)况,但发生的可27能8×性+比4较5=小=。2)383((个个))
预设2:
预设3:
2×7=14(个) 4×7=28(个) 7×4=28(个) 2×7=14(个) 28+5=33(个) 28+5=33(个) 14+14+5=33(个)
预设4:
预设5:
预设6:
2×8=16(个) 4×8=32(个) 8×4=32(个) 2×8=16(个) 32+1=33(个) 32+1=33(个) 16+16+1=33(个)
6 表内乘法(二)
第 5 课时 解决“够不够”问题
RJ 二年级上册
直接说出得数。 4×7=28 3×4=12 5×6=30 4×8=32 2×8=16 3×7= 21 5×4=20 6×8= 48
27
探究点 解决“能不能、够不够”等实际问题
预设2:竖着看 6×5=30(个) 30+4=34(个)
1. 6×9+5 =59 7×5-12 = 23 8+7-6 = 9 9×9-3 = 78
3×5-15= 0 8×7+6= 62
2.
每列有4棵树,9列有多少棵树? 9×4=36(棵)
答:9列有36棵树。
3.绘画组有25名学生,每人分一个包子,这些 包子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