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踝关节损伤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踝关节损伤原因及对策
【作者】陈阳
【关键词】篮球专项生踝关节损伤治疗预防
【指导老师】李福良
【专业】体育教育
【正文】
1前言
1.1选题依据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的日趋提高,体育运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不论是即将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接班人,还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即运动损伤问题。

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体育锻炼,更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

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中很常见,若早期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篮球运动中92%的篮球运动者曾有过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83%曾有过两次以上的损伤,在高水平篮球运动中,73%的篮球运动员人曾有两次以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59%的人残留各种后遗症状。

因此进一步研究运动损伤的原因,不仅有利加速治疗的进程和更好的预防运动损伤,改进教学训练条件和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和锻炼效果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长江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篮球专项生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损伤的原因和机制,以求针对性的做好治疗,预防工作,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作为体育教育篮球专选班的专项生来说,认识踝关节损伤机制,了解其病理和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促进基层篮球运动的发展。

1.2文献综述
在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和大众体育活动中,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在美国估计平均每年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达二百万。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占全部创伤的10-40%,虽然多数人通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仍有20-40%的患者会转为慢性踝关节损伤或伤残踝关节损伤看似虽小,但却常常会长期影响运动员训练及成绩的提高。

贾林等在《踝关节损伤研究现状》一文中指出:“目前,国外对踝关节损伤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大多数人在踝关节急性损伤后并未做好处理,导致急性踝关节损伤转化为慢性踝关节损伤”,因此国内外大多专家在对于踝关节损伤研究中也着重与如何防止急性踝关节损伤转化为慢性损伤。

综上所述,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专家对于踝关节损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对于如何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将篮球运动与踝关节损伤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生这个群体在踝关节损伤后的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专项生参加基层性的篮球比赛较多,很多时候由于条件有限,治疗手段有限,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掌握一套适合基层的对策,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的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长江师范学院学院体育教育篮球专项生120人,其中06级为60人、07级40人、其他年级2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书籍,登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库,检索到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踝关节损伤方面的论文17篇,利用部分体育网站检索有关踝关节损伤的文章和信息,对检索到的重要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借鉴和利用。

2.2.2问卷调查法
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一书,查阅有关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所设计的问题分类整理,选择调查地点进行试发放,回收整理,再筛选。

然后确定正式问卷(有关踝关节损伤的问卷),发放长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篮球专项生(其中06级为60人、07级40人、其他年级20人)。

一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20份,收回115份,回收率为95.8%,有效113份,有效率为98.2%。

2.2.3数理统计法
通过文献资料信息和数据、问卷调查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数理统计的确切数据和信息,总结归类本课题的具体材料和数据,撰写本课题的论文。

3研究与分析
3.1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
3.1.1一般原因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中发展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因技术动作错误而造成损伤的比例最大22.12%,在运动中由于技术动作的缺点和错误运动违反了人体结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力学原理,容易引起机构组织损伤,尤其是在一些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练习和学习新动作时容易出现。

准备活动不充分占17.69%。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在于通过一定的肌肉活动,提高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减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并提高各关节囊及韧带的机能,使关节内产生一定的滑液,保证关节表面的润滑等。

因有的篮球爱好者对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认识不足,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马虎,有的准备活动不正确等,常常造成运动中出现踝关节运动损伤。

其他常见原因,学生落地踩到其他人脚下占12.39%,违反规则动作粗野占11.50%,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的损伤是动作粗野或犯规行为引起的,在激烈的篮球运动过程中,学生有时很难准确处理自己的动作幅度或是有意犯规,做出具有危险性的动作,使他人或自己发生损伤,如推、拉人使对方身体重心不稳,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身体状态不良占7.07%生理状态不良是指身体疲劳或病后身体未恢复等状态。

因篮球运动强度大,人体易出现疲劳,此时,警觉性和注意力下降,机体反应迟钝,身体起跳下落时,踝关节放松,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表 1 踝关节损伤的一般原因
原因受伤人
次百分率(%)
准备活
动 20
17.69
身体功能状态不
良 8
7.07
局部负荷量
大 6
4.84
场地、器
材、 7
5.30
气候状况不
良 8
7.07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
护 10
8.84
违反规则动作粗
野 13
11.50
落地踩到其他人脚
下 14
12.39
技术动作错
误 25
22.12

它 2
1.77
由表1可以看出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由技术动作和准备活动造成,这两个方面是在损伤人数中所出现的比例最大。

3.1.2潜在原因
3.1.2.1运动项目本身技术特点
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动作的滑步急停,转身变向跑和起跳上篮等,对踝关节要求很高。

尤其在篮板球争抢时,当运动员跳起后足在跖屈位时,较窄的距骨滑车后部进入较宽大的踝关节窝中,足可能会左右晃动。

此时踝关节的稳固性极差,落地时易发生踝关节韧带的损伤。

3.1.2.2人体踝关节的生理特点
踝关节的距骨上关节面前大后小,外侧韧带较分散,薄弱,肌肉薄弱,外踝低。

内侧韧带较集中厚、宽、坚韧、肌肉坚硬,内踝高。

由于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也决定了踝关节内翻活动的范围比外翻活动的范围要大。

促使足背伸内翻的肌肉较强,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等解剖生理特点,使得踝关节损伤,造成胫腓前韧带的拉伤。

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强。

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的内侧。

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

由于附着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胫舟韧带和位于其内侧的距胫前韧带。

三角韧带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

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的外侧,由从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跟腓、距腓后三条独立的韧带组成,连结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

距腓后韧带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脱位。

当足过度跖屈内翻时,易损伤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

3.2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性质
3.2.1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分析
从表2可以发现,篮球运动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踝关节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为最多,其次是内侧副韧带,踝骨拆损伤虽然比例不高仅为3%,但伤情严重,应成为预防的重点。

这与篮球运动和踝关节特殊结构是有关的。

由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重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

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场地不平及起跳与落地身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

表2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统计分析
伤部位损损伤人
次百分率(%)
外侧韧
带 85
85
内侧韧
带 13
13
踝骨骨
折 2
2
由表2可以看出在踝关节损伤中,外侧韧带的损失所占百分比最大,其次为内侧韧带,而踝关节
骨折在篮球运动中发生的比例相对较少。

3.2.2 踝关节解剖结构分析
从解剖学可知,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和距骨组成。

胫骨远端内侧向下突起的部份为内踝,腓内远端的突出部分为外踝。

外踝比内踝窄而长,距骨嵌在内外踝构成的踝穴中。

胫腓骨远端被坚韧的胫腓骨韧带紧密联结在一起。

踝关节解剖图1
踝关节是人体弹跳启动器,也是落地缓冲装置。

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由胫骨及腓骨的远端和距骨三节骨构成,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叉状关节窝,胫骨下端底部有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相连构成距骨滑车关节面,跟骨位于距骨的下方,是最大的一块骨头,跗骨向后突出部分称为跟骨结节,踝关节的运动除肌肉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肌腱和韧带。

胫骨和腓骨由一些强有力的韧带连接。

由于某种原因小腿肌腱控制,肌腱的重点是跟腱,它直接和踝关节相连,止于跟骨。

踝关节有六条三角韧带,这些韧带依附在踝关节上,起着连接、支持、保护和加固作用,内侧三角韧带,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舟骨,距骨和跟骨。

外侧三条韧带,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均起于外踝,向前下后分别止于跟骨和距骨。

当足跖屈时,较窄的后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中,足可作轻度的左右运动,因此跖屈时踝关节的稳固性较差,也是较易受伤的位相。

3.2.3病因与病理
由于篮球运动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空中或激烈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落地时稍有不慎就会使踝关节韧带损伤,当篮球队员在比赛场上不停地上下、左右跨步、滑步移动和前后起跳落下时,身体重心不稳或
偏向一侧,常使足的前外侧先着地,此时踝关节为跖屈状态,所以足在跖屈内翻位扭伤外侧副韧带最常见。

3.3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症状
3.3.1外侧韧带损伤
一般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淤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

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

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

3.3.2内侧韧带损伤
由于足部受外力外翻引起,发生较少。

其症状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

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3.3.3踝关节骨折
由于间接暴力而导致,出现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3.4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在篮球运动中,注意科学的方法思想上不可放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正确的运动动作,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注意提高机体平衡和自控能力,避免因不合理的错误技术动作造成踝关节的运动损伤。

3.4.1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使身体各部位达到较高的应急状态,特别是注意下肢踝关节的保护,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为充分调起来,不适应运动的需要时,不要急于进行篮球运动,负责很容易造成踝关节的肌肉,韧带拉伤,同时要加强医务保健,严格实施场地安全。

3.4.2提高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篮球运动中要时刻注意场上的情况,防止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缓慢、急躁和犹豫而导致时常发生的踝关节损伤。

在运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运动量过大、局部负荷过重,造成机能状况的降低,会使踝关节的支持面超过或偏离正常范围,此时最容易造成踝关节局部的损伤,因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要努力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兴奋程度。

3.4.3加强针对踝关节的功能训练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加大关节的稳定性,加强了对关节的保护,但往往会减小关节活动的幅度,系统的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加关节囊和肌肉的伸展性,从而使关节幅度增大,柔韧性的发展有助于动作协调灵活性提高,对减少和损伤有重要意义。

力量训练:踝关节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小腿三头肌和足伸屈肌群,常利用的是负重,负重背屈和负重距跃等方法来加强踝关节肌肉的力量和踝关节韧带的牢固性。

增加踝关节力量的方法有:肩负杠铃原地提踵或两腿交换用脚踏在高15CM左右的木板上登地和肩负杠铃用脚尖走或肩负杠铃,前脚掌踏在杠铃片上做体蹱练习。

单脚前脚掌连续前后左右跳过篮球,不得屈膝,下落时脚跟不着地。

柔韧性练习:柔韧性关系着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柔韧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完成踝关节各种动作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柔韧素质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等方面的改变,而且也取决于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以及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收缩,放松的调节,增加踝关节柔韧性的方法:体踵练习:站在台阶边缘,以脚趾部支撑,先体踵并保持垂直站立姿势,坐后慢慢降低脚跟,降到台阶以下时以最快速度体重,体踵的的幅度越大越好,体踵到最高度时暂停一下,然后再按慢下快上的动作节奏练习,并不断增加下降幅度。

3.4.4运动员应掌握正确的落地方向及落地缓冲技术
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讲清动作要领。

当运动员在跳起下落时,有意识的将左右脚外展成30~60°,双脚同时着地。

这样距骨最宽部分进入关节窝内,可限制踝关节活动范围,较稳定,不易极度内翻而受伤。

落地缓冲技术是篮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动作,它能化解冲击风险。

链性缓冲时各关节屈的程度大,对防止踝关节受伤更有利。

弹性缓冲时各关节屈的程度小。

正常起跳时可以运用这种缓冲。

3.5踝关节损伤对策
在篮球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和训练姿势不正确。

常常会发生急性踝关节损伤,特别是在损伤的早期,如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伤势持续加重,因此要掌握科学治疗,才能阻止损伤加重并缩短病期。

3.5.1现场救处理
立即用拇指压迫痛点止血、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24小时以后根据伤情可用新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等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应同练习踝关节功能。

采用手法整复关节错缝具体手法是:患者仰卧,助手牵拉上肢向上,治疗者一手握足跟,另一手握住足的远端,使足的内翻和内旋的拔伸牵拉。

充分牵拉后,握足跟部的手拇指顶于在外踝窝部,以拇指指腹按压外踝窝,同时,另一手推送远端做足的外翻背伸运动加以整复。

必要时可重复手法三次,务求整复错缝之踝关节。

外敷神农霜,并取一大块纱布块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外翻位包扎,同时口服云南白药中的止血丹。

3.5.2按摩治疗
1~2 天后,可进行轻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文的中央,拇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1分钟;(2)按摩昆仑穴(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1分钟;(3)按摩悬钟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后缘)1分钟;(4)按摩阳陵泉穴(腓骨头下方凹陷中)1分钟。

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3.5.3伤后练习
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伤后立即进行冷敷,然后外敷新伤药,用绷带包扎固定休息。

包扎时注意绷带行走方向,使受伤韧带处于相对松弘状态。

伤后24小时后,可采用物理疗法,同时加以针灸、按摩,但肿胀大者,切忌重手法刺激。

当单纯的踝关节扭伤,一旦急性症状减退,应在保护带(弹力绷带、护踝等)固定下进行着地行走活动。

约二周后,可进行增加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也可在松软的地上进行一些较慢动作的练习(跑、跳等)而对踝关节有松动不稳的伤者,要特别加强踝和足部的肌肉力量练习,并控制踝部的训练量。

伤痛减轻后,即应用粘膏支持带固定下着地进行走和扶拐行走,1—2周后可进行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斜面上行走或跳跃练习,并逐步进入正规练习。

3.5.4早期对策
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处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时持拐以防止踝关节负重,不能过早活动,休息应在二周以上。

早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

当发现运动员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应立即停止练习,马上进行加压包扎和冷敷。

加压包扎应越快越好,采用机械压迫血管的方法比冷却渗透使血管收缩止血的方法要快得多。

加压包扎的方法可灵活多样,冷敷可同时进行,如果处理得当,可使肿胀减少一半,那么后面的治疗和恢复期就要快得多。

热疗和按摩在开始时只能针对伤部周围。

此外,疼痛和肿胀严重者可服用去痛片、三七片、止血药等。

3.5.5中晚期对策
在踝关节伤后24-48h以后,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瘀血和肿胀,治疗方法以理疗、按摩、针灸、外贴活血膏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热疗和按摩等。

其中按摩在此
间极为重要,按摩手法应由轻到重,由远及近,从损伤的周围到局部,损伤部前几次按摩必须较轻,到晚期,损伤组织基本恢复,但踝关节功能尚未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法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的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规范篮球运动技术,注重准备活动
在篮球运动中,跳是不可或缺的动作,而踝关节作为人体跳跃的弹簧器,运用到踝关节较多,从而带来踝关节损伤也很多。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由动作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落地踩到其他人脚下等,其中发现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多在于运动技术错误与准备活动不充分,从这点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在对于篮球运动中踝关节防范意识,思想上不够重视,以及在篮球运动中的技术不够规范。

4.1.2落地时应使左右脚外展30~60°0
在踝关节损伤中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多见,这是由于踝关节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外侧韧带相对于内侧韧带的强度、活动范围都不及,特别是篮球运动起跳后落地这一瞬间,足处于跖屈,此时踝关节最为不稳定,而导致了外侧韧带的损伤。

研究发现在起跳后落地时有意识的将左右脚外展成30~60°,双脚同时着地。

4.1.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对于踝关节损伤后的恢复技能不足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生对于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后的现场急救,伤后恢复的技能掌握的不足,从而大大加大了踝关节损伤的严重性。

4.2建议
4.2.1掌握必要的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
老师和学生应掌握对踝关节损伤必要处理方法,特别应熟练掌握现场急救措施,以达到减轻病痛,加速康复目的。

常见的治疗踝关节扭伤最基础的办法是休息,冰冻,压迫,抬升踝关节。

如果情况严重,就要用绷带缠住关节,病人也要做适当的运动以防关节僵硬。

在进行运动时要做准备活动,重视准备活动。

4.2.2提倡选择高帮篮球运动
鞋运动员所穿的鞋与踝关节损伤有很大关系。

训练和比赛用鞋的设计需要较高的要求,既不影响运动,又能有效地保护踝关节,同时在运动中可不断调调整其松度。

根据足踝解剖,生物力学和足踝在外力下的本体感觉研究,高帮运动鞋能有效地预防踝扭伤,穿高帮鞋的篮球运动员的踝扭伤率是穿低帮鞋的一半。

高帮鞋可以使踝关节在中立位0度时增加29.4%的内反对抗力,在16度跖屈时增加20.45%的内反对抗力。

另外,低而宽的鞋跟也可有效地预防踝扭伤,低鞋跟可使后足在侧向倾听时降低足跟触地前势能,减少地面对踝关节的内翻冲力,宽的鞋跟也可增加后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后足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据英国《泰晤士报》有关报道,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穿上气垫运动鞋在运动的时候更加容易使踝部关节受伤。

报道说,研究人员对约1万名篮球运动员进行的调查表明,穿气垫鞋的和不穿气垫鞋的运动员相比,受伤的几率为四比一,他们大部分是在跳高落地时弄伤踝部的。

4.2.3加强安全教育,损伤意识教育
在训练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目的的进行训练,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个人的保护能力及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

另外要加强进行放松练习,可加快酸性物质的代谢,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提高肌肉的弹性,预防踝关节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