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能近取譬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_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_________通___________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克己复礼为仁: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拓展延伸】
1、当今社会,我们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说一说你身边“仁”与不“仁”的事例(个人,社会,国家)。谈谈你的认识。
仁:
不仁:
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我们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去践行“克己复礼”?
(2)怎样达到仁(立足文本,联系现实):
A“克己复礼”如何理解?
B四“非”:在我们身上如何体现呢?
C如何理解“恕”
D“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大祭”如何理解?
2、实施仁的当代价值(联系本文与自己的社会生活):
【训练反馈】
翻译下列选文中的画线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1、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
补充阅读: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韩非子》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译文:
理解: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理解:
【合作探究】
1、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根据各个弟子的提问,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论述,然后概括说明。
(1)什么是仁(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
译文:
理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理解:
【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
理解: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樊迟_______皋陶_______枉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_______(2)为仁由己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________(4)雍虽不敏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_______(6尧舜其犹病__________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选于众:
仁以为己任:
富哉言乎:
(二)课文梳理
熟读课文,请翻译课文中重点选文,并联系社会生活写出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思考孔子“仁”的思想及现代价值。
【学习重点】
1.掌握儒家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2.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学习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_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_________通___________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克己复礼为仁: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拓展延伸】
1、当今社会,我们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说一说你身边“仁”与不“仁”的事例(个人,社会,国家)。谈谈你的认识。
仁:
不仁:
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我们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去践行“克己复礼”?
(2)怎样达到仁(立足文本,联系现实):
A“克己复礼”如何理解?
B四“非”:在我们身上如何体现呢?
C如何理解“恕”
D“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大祭”如何理解?
2、实施仁的当代价值(联系本文与自己的社会生活):
【训练反馈】
翻译下列选文中的画线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1、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
补充阅读: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韩非子》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译文:
理解: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理解:
【合作探究】
1、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根据各个弟子的提问,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论述,然后概括说明。
(1)什么是仁(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
译文:
理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理解:
【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
理解: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樊迟_______皋陶_______枉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_______(2)为仁由己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________(4)雍虽不敏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_______(6尧舜其犹病__________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选于众:
仁以为己任:
富哉言乎:
(二)课文梳理
熟读课文,请翻译课文中重点选文,并联系社会生活写出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思考孔子“仁”的思想及现代价值。
【学习重点】
1.掌握儒家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2.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学习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