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 老人与海鸥_每课一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练指要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 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 的感情而动容。朗读课文,抓住重点 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老人与海 鸥之间深厚的情感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学习本课还能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描 绘的画面,背诵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 言。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乐谱 ( )的画面 ( )地注视 ( )的海鸥 ( )的情义 ( )地唱
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 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 句,描
158
6.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
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 想,
1.认识“乞、霄、烛、晓”4 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156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 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 人与人 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
( )我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又好像穿着 救生衣漂浮在碧蓝的大海上。
( )过了几秒钟,好像有人在我背后使劲 一拉,降落伞张开了。
( )四周是蓝天白云,耳边只有呼呼的风 声。
( )我睁开眼睛。
参考答案:
一、有声有色的乐谱 动人的画面 默默地注视
高空盘旋的鸥群 深深的情义 高声地唱
二、1.透过这一个个既朴实又有个性的名字,我们不 仅看到老人对海鸥是那么熟悉,更看出老人对 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 自己发现, 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 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 读等。 5.默读质疑。
二、读句子,说说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1.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 话——“独脚”“灰头”“红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 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了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
160
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 了调查,现
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 荒芜、人烟稀少的
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154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 天,妻
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
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 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 人, 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 事中的那 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 一个忠言、一 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 同的说法。(出示 主题──说“言”)
1.说“笔”。
155
与写作有关的“笔”,也有很多有趣的说法。如,替别人写文章、 写信或其他文件,叫“代笔”;文章里前段为后段所埋伏的线索叫“伏 笔”;临死前最后写的文字或字画,叫“绝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字 画不好,叫“拙笔”等等。
2.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在成长记录袋
里
29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 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 又取材于一 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 诗,收获一定不
157
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 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 棒。□教学设计
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 2000 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 (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 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 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第九课 老人与海鸥
板块:每课一练
学练指要
课文写的是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充 满深厚情谊的感人故事。课文结构清 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 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 鸥亲切地说话等情节表现了老人对海 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 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 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 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 读一读。 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b.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 “赠言”。 a.小组说。 b.全班交流。 拓展活动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的感 人故事。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遗像前 ________________,连声鸣叫,后又 ________,像是为老人守灵的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 在括号里。
( )啊!我飘在空中了。
如今,我国的“神舟 5 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 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 出怎 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 “神舟 5 号” 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159
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 25 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 文理解“闹” 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
2.海鸥舍不得离开老人,在它们看来,老人就是 它们的亲人,不能让别人把他带走。它们以这 样特殊的方式表海鸥之间充满深厚情义 翻飞盘旋 肃立不动 “儿女”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四、5 2 1 4 3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 12 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 浓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