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2.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
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
v C .物体经过 2t
时的速度为 2
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
t 的位移之比为 1:3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
B .时间和时刻
C .力和加速度
D .平均速度和速率
4.“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 B .202t t v C .0012t vt t ⎛⎫- ⎪⎝⎭ D .()2
02v t t t
- 5.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6.某航母跑道长200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7.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8.甲、乙两人发生争执,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辩解说:“我打乙一拳,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是
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B.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C.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断甲支持乙的医药费
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

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2
10m/s,sin53°=0.8,cos53°=0.6)
A.360N,480N
B.480N,360N
C.450N,800N
D.800N,450N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是5 m/s
1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t1,两车速度相等
B.在时刻t1,甲车追上乙车
C.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从t1到t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B.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C.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1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B.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15.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N,方向水平向右
B.8N,方向水平向右
C.8N,方向水平向左
D.3N,方向水平向左
16.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
B.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
C.由于足球的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
D.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
17.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18.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B.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C.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D.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
19.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
.放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A .“孙悟空”
B .平台
C .飘动的白云
D .烟雾
二、多选题
21.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0v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若0v gH >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0v gH <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C .若02gH v =
,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D .若0v 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22.粗糙水平面上a 、b 、c 、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ab 之间、ac 之间以及bd 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 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

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

若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 )
A .ab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f
D .d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23.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B .A 、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
D .绳子对B 的拉力不变
24.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时刻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匀加速运动起来,加速度大小为a 1.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速度为v 1,改为反向的另一恒力,作用二倍的时间,发现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此刻速度为v 2,第二个恒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1:a 2=4:3
B .a 1:a 2=4:5
C .v 1:v 2=2:3
D .v 1:v 2=2:1
25.如图所示,一根很长且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系着三个小球A、B、C,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保持静止,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3m,C球离地面高度为h.现突然剪断A球和B球之间的绳子,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均视为质点,则()
A.剪断绳子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3 5 g
B.剪断绳子瞬间,C球的加速度为g
C.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
D.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h
2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四条光滑细杆,其中OA杆竖直放置,OB杆与OD杆等长,OC 杆与斜面垂直放置,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四个环分别从O点由静止释放,沿OA、OB、OC、OD滑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依次为t1、t2、t3、t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B.t1=t3C.t2=t4D.t2<t4
27.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位移是6 m,第7秒内的位移是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是3.5 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4 m/s2
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是8 m/s
2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图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图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B.乙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C.甲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三、实验题
29.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

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

纸币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

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推着纸带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比答下列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直接测量________的工具(填可物理量的名称);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
30.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
(1)提供器材: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
本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1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纸带的数据可以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m/s,小车
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
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1.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32.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点中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赫兹的电源上.则: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s.
(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33.在某次抗震救灾中,训练有素的一名武警战士从悬停的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在离地面28.45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由于时间紧迫,武警战士想尽快滑到地面,所以
4m/s减速刚开始以重力加速度加速下降,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武警战士以加速度为2
下降.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3m/s.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g=10m/s.求:
度为2
(1)武警战士下滑到地面的总时间;
(2)武警战士加速下降的距离.
34.游船从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F;(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5.从距地面45 m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当第7个小球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求:
(1)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Δt为多大?
(2)该时刻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的距离是多少?
(3)第2个小球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36.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匀加速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求
(1)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2)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3) 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乙先加速后减速,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大于v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 ;丙先减速后加速,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小于v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v .根据x vt =,知乙的运动时间最短,所以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可知,本题考查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分析本题。

【详解】
A.由题意可得
212
h gt =
后半段时间为t 1,则 21122
h gt = 则前半段时间为
21t t t =-
解得
21:1:1t t =
故A 错误;
B.设物体通过2
h 处的速度为v 1,根据公式可得 22122
h v v g -= 解得
12
v v =
故B 错误; C.设物体经过 2
t 时的速度为v 2,根据公式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2022
v v v +=
= 故C 正确; D. 物体经过前 2t
的位移和后 2
t 的位移分别为 22111()222t h gt g =
-,221()22
t h g = 解得 12:3:1h h =
故D 错误。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位移、力、加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路程、时间、时刻和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C.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v a t
= 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 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222000()11()222v t t v h a t t t t t t
-=-=⨯⨯-=(); A .2
vt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 202t t
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0012t vt t ⎛⎫- ⎪⎝⎭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2
02v t t t
-,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竹竿对表演者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选项A 错误;
B .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与表演者的重力等大反向,即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选项B 正确;
C .因杆弯曲倾斜,所以人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 错误;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和竹竿对表演者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错误.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运动学公式2202v v as -=,代人数据得:
010m /s v ===,故选B 正确.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名师点睛】
已知飞机的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初速度;该题考察导出公式的应用,直接代入公式即可.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和速度都是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为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A 错误.
B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不一定会变化或变化很小,则加速度很小或等于
零,如匀速直线的物体,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B 错误.C 、速度=x v t
对应位移是矢量,平均速率=s v t
率对应路程是标量,C 错误.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速度变化慢是指对于一个速度的变化量v ∆所用的时间t ∆很长,则表示加速度小,D 正确.故选
D .
【点睛】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甲打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但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甲的拳头和乙的胸口受伤的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故B 正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根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可解答本题。

【详解】
设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平衡可得
cos N F mg θ=
从A 到B 的过程中,θ减小,所以F N 变大,排除AD ;
小鸟所受摩擦力为
sin f mg θ=
所以摩擦力变小,故答案选B 。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以运动员和行囊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 、岩壁对手臂的拉力1F 和岩壁对脚的弹力2F ,作出力图,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和行囊的总质量为M,根据平衡条件得:
1536000.6N360N
F Mgcos
=︒=⨯=
2536000.8N480N
F Mgsin
=︒=⨯=
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物体在第1s末速度是5m/s,则第1s平均速度不一定是5m/s,故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A错误;
B.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x vt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故B正确。

C. 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对应,不同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并非该段时间内每一秒的位移是5m,比如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
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m/s,题目没有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故不能确定物体在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故D错误;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的斜率,所以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故A错误;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是乙车大于甲车,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在t1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的斜率,在t2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小于甲图象的斜率,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故C正确;
D.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均为x2﹣x1,路程相等,故D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人在正常行走时,脚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脚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故A错误;
B.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受力平衡,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故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B错误;
C.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平衡状态,重力等于静摩擦力,增大手的握力时,增大了酒瓶的最大静摩擦力,并没有增大酒瓶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洒些细土,人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路面间的粗糙程度增加了,从而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故D正确。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错误.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宇宙飞船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正确;
D.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汽车的形状与重心的位置都与翻倒危险的可能有关,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受到水平面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N等于物体的重力G,则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0.3×20N=6N.
A. 6N,方向水平向右,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 8N,方向水平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8N,方向水平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3N,方向水平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16.A
解析:A
【解析】A项: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则运动员的脸对足球产生弹力,故A错误;
B项: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故B正确;
C项: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力的作用,故C正确;
D项:由C分析可知D正确。

点晴:本题考查弹力产生的条件即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
力的作用,这个力叫作弹力。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F和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的重力等大反
向,可得F方向斜向左上方,其大小12.5
F N
==,故B正确;令AB杆对
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
4
tan
3
G
F
α==,α=53°,故D正确,ABC错
误.
18.D
解析:D
【解析】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19.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A正确;“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向船运动,所以选择的参考系为船,C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错误。

考点:参考系
【名师点睛】①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③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