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案(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运用学法,自主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法,自学古诗《凉州词》。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




二、书写提示,学习书法
1.欣赏书上的硬笔书法作品《帆》,说一说看完后的发现。
2.老师讲解并示范书写姿势。
3.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摆正书写姿势。根据示范练习执笔。(老师纠正个别不正确的执笔方法)
激励学生热爱黄河,以黄河为骄傲,激发学习兴趣。




(30 )

一、回顾学法,积累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了解诗人。(课件出示王之涣简介)
3.理解题目。“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4.指导朗读。
5.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古诗的目的。
小结
拓展
2)分
教师小结: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激发学生维护和平的情感。




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 位置要醒目,段落要分明
日积月累: 《凉州词》 —— 边塞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
实验学校语文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语文园地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一次备课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目标1.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
2.积累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
教学难点
积累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及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3)

1.谈话导入。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凉州词》。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




4.老师讲解并示范运笔的方法。
5.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书法作品。
6.在展示台上展示有问题的书法作品,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激发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测评
反馈
5分
1.学生根据示范练习书写书法作品《帆》。
2.积累古诗,背诵学过的古诗。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士们不仅仅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埋怨朝廷)我们带着这种埋怨来读这两句诗。
7.埋怨朝廷有用吗?(没用)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因此,“春风”的深层意思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
8.这首诗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战争)是啊,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称之为边塞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