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一)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
(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4)窮發之北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
(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而禦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聖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二、文言虛詞
之:(1)助詞,的。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
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
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
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
而:(1)連詞,表修飾。
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折。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並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
而控於地而已矣
則:(1)連詞,就。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2)連詞,或者。
時則不至
(3)連詞,那麼。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1)介詞,把。
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
奚以知其然也
且:(1)連詞,而且。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
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
且適南冥也
於:(1)介詞,對於。
彼其於世/彼其於世
(2)介詞,在。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其:(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
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
其名為鵬
(3)代詞,它。
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二)
1、《望海潮》是描寫北宋時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詞。
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
光和都市的繁華。
詞的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詞作以鋪敘見長。
首先,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總領全篇,概括介紹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然後分別從“形勝”“都會”和“繁華”
三個方面鋪開敘述:“煙柳畫橋”之中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人煙阜盛;“雲樹”“堤沙”之外驚濤拍岸,洶湧壯觀;都市街衢,珠寶遍陳,普通人家,披羅著錦,滿目奢華景象。
過片(下片起句)之後,先描寫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飄香的景象,後敘羌笛
橫吹、菱歌互答的歡愉場景。
由民眾忘情山水之樂引出官員宴飲之樂,一路鋪敘下來,但又不是平鋪直敘,很見裁減功力。
這是一篇投贈之作。
作者路經杭州,想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便寫了這首詞。
詞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後,經過真宗、仁宗兩朝的休養生息,確實呈現了繁榮的景象,但收筆也流露了粉飾太平、獻寵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幹謁詩的遺風。
2、《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
詞作主要採用了情景交融的
藝術手法。
其一,用哀景寫悲情。
詞作開篇用“寒蟬”“長亭”“驟雨”等意象,烘托離別時淒冷沉鬱的氣氛。
其二,以無情襯有情。
離人難捨難分,而無情的舟子卻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淚相向,“無語凝噎”。
其三,以想像未來之景訴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離別後行人消失在煙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極目遠眺,一片茫然,不覺悲從中來。
“良辰美景”原為歡樂愉
快的場景,但是隨後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歡樂之情頓然消失,而沉入到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裏也是“樂景寫悲情”。
關於這兩首詞的解題: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
一百零七字,雙調,上闕五平韻、下闕六平韻,一韻到底。
“雨霖鈴”原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馬嵬兵變後,楊貴妃縊死,在平定叛亂之後,玄宗北還,一路戚雨瀝瀝,風雨吹打皇鸞的金鈴上如《明皇雜錄》裏寫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穀,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
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
”這也便是詞牌《雨霖鈴》的來歷。
當然,後世坐雨霖鈴之人頗多,柳永既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