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课目第l课你、我、他 7年级上册执教:何嘉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特征,对人物头像特征的表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临摹练习,体会画家的表现方法、用笔技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媒体准备:数码相机、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师自画像、多幅头像素描复印件。

一、导人新课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相机记录珍贵的瞬问,留下美好的回忆。

今天老师也用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大家可以在大屏幕上看老师拍的是准。

(拍照时注意学生表情的捕捉。

)利用数码相机拍学生头部特写,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分析同学、老师照片的头部特征教师:这个同学的笑容真灿烂,他的头发有点卷,脸圆侧的,眉毛很浓,眼睛笑成一条缝…… 教师:我还拍了一些同学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大家来看。

(此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或老师的头部特点。

)教师:同学们来到新的集体学习和牛活,彼此之间由陌生(课件播放)展示一些学生、老师的照片,把特征明显的五官局部放大比较。

变得熟悉,也许有的同学在班上已经有了好朋友,下面请同学说说你熟悉的同学的相貌特征,相信同学们都有敏锐的眼光,也相信同学们能尊重他人,正确评价。

(学生讨沦,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健康友好的态度分析,)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总结一下,刚才大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头部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对,刚才同学们丰要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特,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画家作品。

三、分析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头部特征教帅:这是宫六朝的一张素描作品——《小女孩》,同学们束分析人物的特征,(学生谈感受)教师:小女孩鼓着腮帮子,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眉毛微锁,小小的嘴巴撅起,翘翘的,画家通过对五官的刻画把小女孩倔强的个性表现出来。

教师:这是画家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大家分组讨论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画家想表达什么情感。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节:课程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不同的主题和艺术技法。

第二节: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术语。

2. 研究并运用不同的美术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 欣赏和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4. 发展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线条与造型- 研究不同线条和造型的表现力- 运用线条和造型进行简单的创作2. 第二单元:色彩与层次- 研究不同色彩和层次的表现方式- 运用色彩和层次进行创作和表达3. 第三单元:光与影- 研究光与影对形体和物体的表现形式- 运用光与影进行艺术创作第四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本教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观察与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激发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第五节:教学评估为了确保学生的研究效果,本教案设计了以下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创作作品和书面作业。

3. 测试:进行定期测试,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第六节: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实施,本教案列出了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多媒体:教学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3. 艺术作品:收集和展示不同艺术作品,供学生观摩和欣赏。

第七节:教学计划本教案按照学期课时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

详细的教学计划可参考附件。

第八节: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湘教版最完整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教版最完整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教版最完整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课: 认识美术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美术基本要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1. 什么是美术- 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描述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 美术基本要素- 线条的种类和运用-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形状和空间的表现方法- 质感和层次的表达3. 中国古代美术- 介绍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 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技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美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美术基本要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通过绘制简单的线条、形状和使用基本色彩来实践所学的美术基本要素。

4. 研究中国古代美术:通过展示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介绍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绘画工具和材料-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图片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美术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绘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以上是《湘教版最完整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概要内容。

本文档可作为教师教案的参考,帮助教师完成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工作。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你、我、他》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1、《蒙娜·丽萨》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5、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教案标题: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艺术元素;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艺术元素进行创作;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的介绍:线条、色彩、形状等;2. 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3.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4. 形状的构成和表现;5. 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材:《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2. 教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美术基本概念的介绍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2. 教师讲解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特点;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应用场景和表现形式。

第二课: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线等,并解释其表现形式;2. 学生进行线条的观察和模仿练习;3. 学生使用线条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如画一朵花等。

第三课: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1. 教师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2. 学生进行色彩的观察和分类练习;3. 学生运用水彩颜料进行简单的色彩创作练习。

第四课:形状的构成和表现1.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2. 学生进行形状的观察和模仿练习;3. 学生使用不同形状进行创作练习,如拼贴画等。

第五课: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和步骤1. 教师介绍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如主题、构图、表现手法等;2. 学生进行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设计;3. 学生使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形状等进行创作。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观察学生的线条、色彩、形状等创作练习,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2.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2018年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画画你我他一、教材简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漫画自画像”的方式,尝试研究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漫画自画像”和“画画好伙伴”两个部分。

“漫画自画像”是研究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画画好伙伴”是在活动一“脸形”、“头发”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五官”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研究活动一:漫画自画像1课时研究活动二:画画好伙伴1课时第1课时课题:研究活动一:漫画自画像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同学之间)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征。

知道脸形和头发构成人物头部的大体轮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画家自画像局部的表现技巧,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漫画“省略、夸张、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画家“自画像”的意境创作,体会尝试自画像要突出个性特征介绍自我的“名片”要求。

教学重点:脸形、头发等局部造型体验。

教学难点:意境创设。

教学流程:一、自主研究1、导语:教材p2上的文字,特征。

2、相互观察:对照教材p2班级同学之间的神情画面,小组内同学互看面部表情特征,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二、展示交流1、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领1、引导欣赏:XXX、XXX、XXX的(局部自画像)2、教师介绍“头部的形状”:脸形:瓜子脸、国字脸;头发(发质特征):卷、柔、硬。

3、感悟、体验“省略、夸张、比拟、想象”等表现手法。

4、意境分析:XXX“自画像”,画家XXX、XXX“自画像”作品的创作意境。

5、认识绘画工具“毛笔”,并体验其用法。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术教案大全】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美术教案】——《你、我、他》(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三)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四)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5、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

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色彩基础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色彩搭配原则。

3. 运用色彩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第二单元:线条与造型1. 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法。

2. 利用线条描绘静物的形状和质感。

3. 线条与造型的关系与应用。

第三单元:透视与立体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正交投影和斜投影。

3. 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立体物体。

第四单元:光影与明暗1. 光与影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

2. 掌握明暗对比的原理和运用。

3. 表现物体的明暗与质感。

第五单元: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的要素和设计原则。

2. 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艺术创作。

3. 了解视觉空间的构建和表现。

三、教学策略1.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理解。

2. 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四、评价方式1. 课堂练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考察学生对美术概念和技巧的理解。

3. 考核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2. 教学辅助资料:图片、艺术作品等。

以上为《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大纲。

根据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系统学习并训练自己的美术技巧和创作能力,培养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1.湘教版七班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同学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现和讲解,使同学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究竟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共同来初略争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现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

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1、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2、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制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现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

另外,展现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加同学的实际感受,使同学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仰慕鄙视之情,从刻画微小的画面中,我们好像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3、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

天安门人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C、工艺美术:指有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颜色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画画你我他一、教材简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漫画自画像”的方式,尝试学习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漫画自画像”和“画画好伙伴”两个部分。

“漫画自画像”是学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画画好伙伴”是在活动一“脸形”、“头发”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五官”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1课时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1课时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2课卡通故事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依据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

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

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1课时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1课时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教材简析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学习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照课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本课设置了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学生个性表现能力,传递思想感情。

教材以“向日葵”照片为导入,一方面使学生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让情感得到升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任教班级:C156、C157、C158教师姓名:段吉成所属学校:茶陵县潞水学校2011年下期目录第一课你我他 (3)第二课我的故事 (6)第三课向日葵 (10)第四课梅竹精神 (14)第五课花圃 (18)第六课和平鸽 (23)第七课灯与光 (26)第八课门 (29)第一课你我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欣赏作品以及指导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形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共2课时【课前准备】各种特征的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学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1、本课教学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二、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初中湘美版美术教案

初中湘美版美术教案

初中湘美版美术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湘美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创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第1课时: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2)美术的基本技能: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

第2课时:美术创作与欣赏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教学内容:(1)美术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可以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

(2)美术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特点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美术创作和欣赏。

教学评价:1. 学生美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

2. 学生创作的作品,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考查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措施: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3.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进步。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16套)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16套)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16套)标志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去了解标志设计的内涵。

能够解读一些标志分析标志的设计元素并能独立的去完成作品的设计。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从多个方面去分析LoGo。

主要包括设计元素、和对应的文化还有设计理念。

难点:独立设计LoGoo从各种元素例如文化、理念、图案、寓意等等方面去考虑去添加设计。

教学过程1学时1.1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问问你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品牌。

例如什么牌子的衣服什么牌子食品或者什么品牌的汽车等等。

师:原来同学们有什么多喜欢的品牌啊有衣服的有鞋子还有食品和汽车的。

那么有没有同学能上来把自己喜欢的品牌画出来呢?活动:接下来有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吧自己喜欢的品牌标志给画出来。

师:很好很好。

同学们接下来请给大家讲解下自己在黑板上画的标志图案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所画的标志。

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

1.2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标志。

标志英文也叫LoGo在我们生活日常中无处不在。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1.3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LoGo种类LoGo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文字LoGo: “人民教育出版社”等。

图形LoGo:老干妈产品、奥迪汽车标志、奔驰汽车标志等。

字母LoGo: “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等。

组合LoGo:肯德基标志、麦当劳标志。

理论上来说有一些传播性很广的动作,例如一些明星的标志性动作也属于标志的一种。

活动2【讲授】标志LoGo的特点识别性关于识别性要求必须容易识别,易记忆。

这就要做到无论是从色彩还是构图上一定要讲究简单。

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就是要与其他的LoGo有区别,要有自己的特性。

否则设计的LoGo都一样。

内涵性设计LoGo一定要有它自身的含义,否则就算做的再漂亮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上的漂亮,却没有一点意义。

这就要求LoGo必须有自己的象征意义。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上册, 教案, 美术课题: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一、教材分析(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本课初中美术教案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

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

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

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

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

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

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

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画画你我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课程所传授的方法较准确地描述自己、同学和艺术作品中人物相貌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形、五官特征的绘画表现方法,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和同学的相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同学的个性特点,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头部外形、五官特征的绘画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自己和同学的相貌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彩笔等。

学具:绘画工具、彩笔、预习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知识内容回顾反映人物特征最重要的地方是头部。

通过头部能看出人物的相貌、精神状态及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通过人物的头部的脸型、五官、发式来表现的。

艺术作品也往往通过刻画人物面部来揭示内心世界的。

除了头发和脸部的形状外,每个人的五官形状也各不相同。

1、你能说说人的性格都有哪些种类吗?机灵、活泼、文静、沉稳……2、能说说人的表情有哪些变化吗?开心、伤心、生气、愉快、惊惧……3、再说说人的头型有那些特征?圆脸、长脸、方脸、尖脸……二、人像作品如何传达美的信息1、要靠生动的形象2、要靠揭示人物的性格、精神、气质3、要靠完善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三、作品欣赏1、《小女孩》王迎春(1)总结一下小女孩的五官特征(2)试着分析小女孩的性格脾气秉性2、罗中立《父亲》(1)分析一下父亲的外貌及性格特征(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油画,1980年,216x152公分。

罗中立(1948年——)于一九七八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深造。

《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3、《男青年》尼古拉·费钦结实的鼻头,大眼睛,扬起的眉毛,厚厚的嘴唇,大耳朵,都给人以健康、憨厚的感觉。

新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画画你我他》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们了解绘画人物的过程和重要点。

教学重点:面部特征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五官比例以及性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同学们,很多艺术家都给自己画过像,用自己的画笔生动地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

出示《自画像》图片:(1)凡高(2)伦勃朗(3)徐悲鸿(4)鲁本斯那么,大家来讨论一下老师刚刚所展示的《自画像》,它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五官和神态;五官动态的细微变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从上面的图片了解到许多艺术大师用自己的画笔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

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画自画像的方式,带给同学们一份惊喜,一个会心的微笑呢?出示课题《画画你我他》。

二、自主赏析欣赏、分析作品:戴逸如的《自画像·牛博士专利(局部)》潘丁丁的《自画像(局部)》1、说说“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幽默、夸张、形象、风趣、生动、令人难忘……)2、小组讨论:(一)、仔细观察,“他们”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从脸型、五官、发式等角度来分析,我们观察脸型常用的有形态观察法、字形分类法、亚洲人分类法)。

形态观察法:(1)椭圆形;(2)卵圆形;(3)倒卵圆形;(4)圆形;(5)方形;(6)长方形;(7)菱形;(8)梯形;(9)倒梯形;(10)五角形脸型。

字形分类法:田、国、由、用、目、甲、风、申字形脸型。

亚洲人脸型分类:(1)三角形;(2)卵圆形;(3)圆形;(4)方形;(5)长圆形;(6)杏仁形;(7)菱形;(8)长方形。

(二)、你能不能联想到更多生动形象的形状并总结出一些规律呢?(生自由发挥,师总结)3、说说“我”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现在我们知道人物头部是反应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

三、欣赏评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面像和性格特点,那么,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个性完全的展现出来呢?我们来看看艺术大师是怎么样做的呢?出示不同表现手法的《自画像》:1、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卡通、国画)2、毕加索蒙克马蒂斯塞尚《戴帽的自画像》高更《带光环的自画像》(油画)3、达芬奇(素描)……找一找:选择一幅艺术家自画像说一说画家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自己的哪些特征?师小结:四、大胆尝试练一练:以《自画像》为题,运用合适的材料,画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向同学介绍自己,这可是你的名片哦!要求:1、能根据自己的五官特点画出个性鲜明的《自画像》;2、《自画像》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爱好和性格特征;3、自主创新,采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校:教师:班级:时间:第一课《画画你我他》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依据国家美术课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阶段目标设置,让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以趣启智、以情动人。

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能体验肖像画如何表现人物的外貌神情的。

2、了解表现人物肖像画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尝试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人物。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神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图画本、绘图铅笔、橡皮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能体验肖像画如何表现人物的外貌神情的。

2、了解表现人物肖像画特征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导语引入:1、出示一张肖像漫画:他是谁?同学们都说画得像,能说出哪里像吗?2、生答:描述特征教师总结:五官、脸型、发型,总称为头部特征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貌特征,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引出课题,你、我、他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布置活动内容】1、学画人物肖像画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2、人物的面部比例——三庭五眼。

举例说明:人脸的长:从发际线到眉弓、眉弓到鼻尖、鼻尖到下巴,三段等长人脸的宽:五眼的距离,学生观察、体验。

3、脸型的区别。

圆脸、方脸、三角脸、瓜子脸、鹅蛋脸等等。

4、神情的变化——喜怒哀乐。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章:图案构成与色彩运用第一节:图形构成与运用本节教学目标:1. 了解图案的构成原理;2. 掌握图案的构成方式;3. 能够根据主题和构图原则进行图案设计。

本节教学内容:1. 图案的构成原理;2. 图案的构成方式;3. 构思设计自己的图案。

第二章:中国画基础第一节:线条的运用本节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线条的特点;2. 掌握中国画线条的基本技法;3. 能够运用线条表现对象的特征。

本节教学内容:1. 中国画线条的特点;2. 中国画线条的基本技法;3. 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动物、植物等。

第二节:皴法的运用本节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皴法的特点;2. 掌握中国画皴法的基本技法;3. 能够运用皴法表现对象的质感和形态。

本节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皴法的特点;2. 中国画皴法的基本技法;3. 运用皴法表现人物、动物、植物等。

第三章:素描基础第一节:线描本节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方法;2. 掌握线条斜率的控制;3. 能够在实际绘画中运用线描表现物体的外形。

本节教学内容:1. 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方法;2. 线条斜率的控制;3. 线描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第二节:明暗处理本节教学目标:1. 掌握明暗处理的重要性;2. 掌握素描中的阴影和高光绘制方法;3. 能够在实际绘画中进行明暗处理。

本节教学内容:1. 明暗处理的重要性;2. 素描中阴影和高光的绘制方法;3. 明暗处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第四章:水彩画基础第一节:水彩画的特点和基础技法本节教学目标:1. 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3. 能够绘制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本节教学内容:1. 水彩画的特点和分类;2.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水染、浸染、点染等;3. 运用水彩画技法绘制简单作品。

第二节:构图和色彩运用本节教学目标:1. 了解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2. 掌握构图和色彩的基本技法;3. 能够运用构图和色彩原则创作水彩画作品。

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色彩的奥秘》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的分类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板、投影仪。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情感表达,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色彩绘画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2. 色彩的分类3. 色彩的情感表达4.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色彩情感表达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欣赏优秀画作,了解不同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色彩进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手工、设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运用。

2.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作业设计: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绘画创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运用1. 色彩的情感属性:介绍色彩的基本情感属性,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蓝色代表冷静、沉着;黄色代表阳光、快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美术教案
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
任教班级:C71、C72、C73
教师姓名:乔兆军
所属学校:歇马中心学校
2012年秋
湘教2012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画画你我他
一、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漫画自画像”的方式,尝试学习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漫画自画像”和“画画好伙伴”两个部分。

“漫画自画像”是学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画画好伙伴”是在活动一“脸形”、“头发”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五官”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 1课时
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 1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 2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2课卡通故事
一、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依据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

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

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1课时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 1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 2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
一、教材简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学习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照课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本课设置了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学生个性表现能力,传递思想感情。

教材以“向日葵”照片为导入,一方面使学生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让情感得到升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凡·高的《向日葵》作品,并通过对其色彩的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了解色彩和笔触的关系。

学习活动一是让学生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和笔触,感受画面效果。

学习活动二设置两种方式,其一是尝试直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其二是用色彩表现某种景物或物体的感受,为开展教学提供灵活选择。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欣赏感受、认识色彩 1课时
学习活动二:创作表现 1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一:欣赏感受、认识色彩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 2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题:学习活动二: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4课标志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选择了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为学习内容。

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了解标志设计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的侧重点是创新思维设计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认识标志,标志的分类表现、设计原则与方法 1课时
学习活动二:标志设计的应用 1课时
第1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标志的分类表现、设计原则与方法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2课时
年级 学期 教学案

课时)
课题:标志设计的应用 班级: 设计人: 审核人:
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仍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选择了“民间剪纸”和“中国结”为学习内容。

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剪纸艺术、绳结文化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和中国结等绳结艺术作品,分析、体会创作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传统设计中现代观念的渗透理解,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侧重点是创新思维设计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民间剪纸 1课时
学习活动二:中国结 1课时
第1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民间剪纸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2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中国结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六课让图表说话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教材通过对一些其它科目中有关图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图表的有关分类与功能,学习一些图表设计的方法,理解图表中的信息,掌握一些有关信息处理的方法。

让学生从图表设计中认识美术,从图表
的变化与装饰中体验美术,并通过图表设计活动的学习,加深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

本课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学习,让学生开拓视野,认识美术与自然、生活、文化、科技之间的关系,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

学习重点是从图表设计中体验、感受美术的功能与作用,学习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图表的类别与功能 1课时
学习活动二:图表的变化与装饰 1课时
第1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图表的类别与功能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2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图表的变化与装饰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一、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着重感受汉字书法的点画特点及美感,第二课时学生以实践为主,重点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点画的认识。

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历程,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

深入感受汉字的点画之美。

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学生活动可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之美,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分析汉字书法的演变历程,重点感受“小篆”、“隶书”的点画特点及美感。

1课时
学习活动二: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点画的认识。

重点感受、体验楷书的点画之美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

1课时
第1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一)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第2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二)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一)
一、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概览中国美术作品中的“雕塑”与“石窟艺术”。

将雕塑与石窟艺术融入特定的文化情景中,了解雕塑、佛教石窟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弘扬民族艺术,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七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案
(课时)
课题: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一)班级:设计人: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