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红色基因融入初中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下红色基因融入初中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07T15:40:30.10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2期作者:吴锋霞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
吴锋霞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第三初级中学广西贵港市 5371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德育教育为切入点,从红色基因的应用出发,分析红色文化在初中德育课堂上应用的意义,并探讨实践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生成长;德育教育;红色基因;应用必要性;实践方法
引言:
红色基因植根于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精神的凝聚和灵魂所在,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重要宝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凝聚而成的财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价值取向。

红色基因的渗透,能够让红色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绽放更为强烈的光辉,能够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是非观,让学生懂得艰苦奋斗,突破困难。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也应当积极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要让红色基因植根于德育课堂。

一、分析红色文化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的必要价值
首先,红色基因的植入能够进一步丰富初中的德育课堂,拓展思想教育的途径和资源。

目前,初中的德育课堂缺乏典型性与生动性,许多教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仍旧以单项的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他们的红色文化精神并不浓厚,兴趣也相对稀缺。

但红色基因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人文发展历史,不仅底蕴深厚,而且蕴含着鲜明的真实案例,故事丰富且鲜活。

因此,把革命故事,战争经历和红色经典歌曲,融入到初中德育课堂上,能够更为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和生动性,打破传统说教的局面,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感到更加新奇和有趣,帮助学生集中课堂精神和注意力。

其次,红色基因的植入能够让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信念。

很多初中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童年开始就一直接受着无尽的宠爱,由父母来包办一切,所以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没有经历过艰难和险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产生退缩和抗拒心理。

部分学生甚至比吃比穿,攀比风气让他们的虚荣心极大增长,这就与素质化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而长征本身就是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例证,红军将士在征途中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社会建设。

因此,红色基因的植入,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强烈的意识支撑,他们会懂得在困难面前支撑起自己的头颅,迎难而上,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最后,红色基因的植入能够让学校承担起立德树人的社会重任,让学生的价值观变得更为完整。

当下,网络信息时代让学生接受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他们的个性更为鲜明,十分崇尚意志的独立和自由,集体主义观念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强烈的问题尤为明显。

而红色基因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且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这一文化的植入,可以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更加坚定,能够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鼓励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加上,爱国主义是红色基因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精神意志,所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氛围,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意识。

二、分析红色基因植入初中德育课堂的方法和措施
(一)融合不同区域的特色与精华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为学生播放红色电影,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央视专题红色文化纪录影片或者是电视剧,《信仰》,《大决战》,《觉醒年代》,《绝命后卫师》等等,为学生展示出中国革命军在生死存亡时刻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展示出红军指战员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展示出文人志士报国图强的伟大志向和赤胆忠心。

教师应当做出适当的叙述介绍,并引用课堂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看完毕之后展开思考和分析,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革命年代的红军,学者和工人,领会那战火硝烟中的浓情壮志,学习他们不怕困难,为共产主义牺牲自我的决心。

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联系那些尚且健在的老红军或者是红色基地讲解员,到学校举办讲座和座谈会,用亲身叙述的历史去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和震撼,自觉接受红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二)结合红色歌曲
红色歌曲本身就可以凭借其旋律和节奏感染学生的思想,可以塑造更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随时随地鼓舞人心。

对此,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的利用不同类型的红色歌曲,让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间为学生播放《十送红军》等革命歌曲,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与革命歌曲创作的相关背景,再次带领学生了解那时的历史现状和事实,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又或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长征组歌》,让学生领略到红军过现成时经历的艰辛和困苦,体会英勇作战,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意识到眼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

(三)结合红色资源
德育教育不仅仅集中在意识的引导上,同时也可以体现在不同学科的考试中,在这其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德育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所以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课堂,让学生充分吸收相应的知识点和理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再加上,这一门学科的考察并不只是局限在知识点上,而是更加侧重于案例的分析,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从中作出论述,表达自己的感想。

对此,教师就要充分结合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能够体会个中的精神品质,并为学生介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近期的社会发展热点,引入党中央领导人的最新讲话,让学生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红色基因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传承宝贵精神财富的应有之策,也是高扬精神道德旗帜的有效措施。

本文通过资源的拓展,歌曲的学习,知识点的结合这几个角度,论述了红色基因渗透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德育教
育的基本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在未来,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遗址。

参考文献:
[1] 黄清, 周有娣, 彭兴娟.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实践路径探析——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时代报告, 2020(9).
[2] 席长华.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J]. 中国德育, 2019, 000(015):P.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