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从19到30,我总结出了这3个黄金法则手把手教给你备考心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力从19到30,我总结出了这3个黄金法则手把手教给你备
考心经
听说最近托福考试听力部分都难到爆炸,小伙伴们纷纷表示ETS 肯定是又缺钱了╮(╯▽╰)╭。
今天小编精心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听力的备考心经,手把手的教大家正确的练习听力的姿势!
本文系TD「创作计划」第004篇文章,欢迎更多有才华的同学加入我们,创作更多优秀的内容, 戳这里了解详情。
在今年六月的托福考试中,我的听力拿到了30分。
而在一月的托福一战中,我的听力也有26分。
而去年九月开始备战托福时,我的听力模考成绩分别是19和22分。
从19到30分,我报过班、报过两次Testdaily的听力月计划,刷完了15套左右的TPO,并总结了很多经验。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以TPO34 leture3 AGS digestion为例,把我备考路上在托福班里和自己总结的技巧全部告诉你。
听力真题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一篇TPO做完就是做完了,接下来再做的效果永远没有第一次做纯粹。
因此,请不要浪费真题!在平时练习时,按照以下的三个步骤来榨干它=w=。
下面我们以TPO34 L3为例,教你怎么把一篇真题揉碎吞进肚子里。
三个黄金原则
在开始和我一起吃掉这篇听力前,请先和我一起念三遍:
•不总结行文逻辑的笔记都是耍流氓。
•不总结出题点和错题类型的反思都是耍流氓。
•不精听的听力都是耍流氓。
另外,整个示例都是我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并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
希望你能从我的砖中总结出自己的玉,就这篇lecture再做一次。
这篇听力讲的是一种处理垃圾的新技术。
大小约为2.4M
原则一:总结行文逻辑
首先,托福听力是有套路的。
出题人肠子弯弯绕来绕去,这里提一下问那里by the way一下,就是想迷惑你让你忘掉重点。
所以我认为,不管考试时做不做笔记,平时练习的时候请一定要做,听两遍三遍文章或者看原文来做。
把原文内容分成几个大块,注意but,学生提问和一些其他的转折提示。
这样总结五到十篇,你大概就明白托福听力的套路是怎么样的了。
下面是我听完这篇lecture以后对行文逻辑的总结。
可以看到,我通过箭头来标明顺序,将整篇文章分为A,B,C三大块,学生的提问绕出去(因为学生提问一般来说不是重点)。
还有一点小技巧是,lecture前面对上节课的总结一般不是重点,请不要给带跑了,但也别不听,因为可能对你理解这节课有所裨益。
对本节课概念的解释也一般不是重点,但也绝对对理解有帮助。
原则二:总结出题点、错题类型(和生词
与词组)
BIBIBI——我们终于做完行文逻辑啦!接下里请总结出题点。
这里又是ETS的套路了。
在上图中,我做完以后,把出题点用红色框框涂了起来。
同样地,做了五到十套以后,你就大致明白了出题分布和位置。
这样,如果你足够敏感,在听听力时就能够知道哪里要出题(例如but等转折关系,原因,目的)。
够准确也够省力。
另外,请将错题的错误原因归好类。
走神了,单词不会,细节没听到,理解错误,这些原因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只刷题不总结错误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氓没有之一!!
最后,听完以后请及时总结生词和短语。
太生僻的总不总结看你自己,但常用的但你听不出来的请一定要总结。
短语没听出来的最好标注原因(如因连读听不出来)。
下图是我的总结。
总结完可别晾着它呀,多跟着音频读几次,保证下次听到能很快地反应过来,而不用在脑子里再process。
忍不住再说一遍,托福听力或难或易,均有套路。
能够取得高分的人,或能较早地总结出来,或者是刷大量题心中慢慢形成框架,但还是动笔时也动脑效果最好。
:)
原则三:精听
如果重要的单词你都能听懂,但一连起来听就懵逼,那为什么不试试精听呢?所谓精听,可以听一句断一句回想,也可以听写。
对于我这种无自制力星人来说,Aboboo和 T estdaily的月计划都很有用,逼着你一句一句去听写。
Testdaily月计划的好处在于它是配套的,也就是说你做完题以后,看了解析再精听。
这种趁热打铁的方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效率和兴致也高。
而Aboboo的好处在于题库广,听写模式灵活多样。
因此,建议时间较短或开始精听的同学用月计划,而如果还有很多剩余时间,可以再用Aboboo练习其他TPO、老托福甚至BBC、科学六十秒甚至是你爱的诗歌等的听写。
当然了,你也可以到Coursera、edX等平台里上自己喜欢的MOOC,抑制住自己点开中文字幕(或者是英文字幕)的冲动,边get有趣的新知识边练习听力,是一举两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