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勒完形顿悟学说黑猩猩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苛勒完形顿悟学说黑猩猩案例
案例名称:苛勒完形顿悟学说黑猩猩案例
背景介绍:
苛勒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项非常有趣
的实验,实验内容是用黑猩猩来测试人类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出“完
形顿悟学说”。
该学说认为,动物的智力水平与人类之间并不存在数
量上的区别,而是存在质的不同。
案例内容:
苛勒在实验中选用了两只黑猩猩进行测试,他们被关在一个笼子里,
笼子里放置了一些香蕉和一根长杆子。
黑猩猩想吃到香蕉,必须将杆
子伸进笼子里,并用杆子将香蕉夹出来。
然而,苛勒的设计十分巧妙,杆子比较短,黑猩猩无法直接伸进笼子里夹取香蕉,必须要将杆子加
长才行。
两只黑猩猩都很聪明,它们马上找到了一个方法,一起合力将杆子往
笼子里伸,成功夹出了香蕉。
接着,苛勒又加大了难度,让黑猩猩一
个人去操作。
黑猩猩试了半天,无法将杆子伸长,最后它突然放下了
杆子,用力向上跳,结果香蕉就被夹了出来。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黑猩猩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思维过程,能够进行
抽象思维、解决难题和创新。
结论:
苛勒的实验表明,动物和人类之间并不存在数量上的智力差异,而是
存在一定的质的差异,黑猩猩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思维过程。
这个实验
对于推动动物权益保护事业、推进人类思维过程研究等领域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在1990年代初期,一只黑猩猩名叫苛勒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科学研究对象。
苛勒是一只生活在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中的黑猩猩,牠的研究者桑迪·赫尔曼(Sue Savage-Rumbaugh)开始使用图像符号牌与苛勒交流。
赫尔曼和她的团队开始训练苛勒学习人类语言,并教授牠使用符号牌
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最初,苛勒的学习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牠的语
言能力逐渐提高。
牠不仅能够学习简单的符号牌,而且还能够组合符
号牌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
1993年,苛勒的学习过程达到了一个里程碑,这个时候苛勒突然表现出了完形顿悟(Insight learning)的能力。
赫尔曼和她的团队给苛勒放置了一些食物,但是把它们放在苛勒无法直接拿到的地方。
然后他
们给苛勒提供了一个绳索和一个吊杆。
苛勒开始尝试用绳索拿到食物,但是绳索太短了,无法够到食物,苛勒试着使用吊杆来把绳索从吊钩
上挂下来。
当苛勒终于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时,牠很高兴地用符号牌
向研究人员表达了牠的成功。
这个实验表明了黑猩猩具有完形顿悟的能力,这是一种以往认为只有人类才能表现出的智力。
这项研究为人类对智力的理解带来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和尊重动物的智慧和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