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学的实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管理学的实质
浅析管理学的实质及我眼中的管理学派
管理,简单的说就是管人理事。

但往深层次想,管人理事好像只看到了表面,其实它还有管理什么、怎么管理、管理的效果如何等好多方面。

概括起来便是,管理的对象、方式和效果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管理?
首先,先想一下,我们管理什么?即哪些是管理的对象。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思维做一下调整,不要只局限在企业中,不要一谈到管理就单纯地认为只有企业才会有管理,其实不尽然,可以这么说,管理无处不在。

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与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学生的我们,早上跑步要接受体委的领导,上课要服从老师的管理,过马路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住宿更要服从学校的安排。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管理会怎样?毫无疑问,我们跑早操时会像放羊一样,上课就如KTV,过马路就会发生交通堵塞,住宿更会是一团糟。

看来,没有管理是不行的。

而且管理的对象是几乎涵盖一切行业的。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谈下一个问题。

其次,再想想如何管理的问题,即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放眼全球,其实古今中外就有很多研究管理的大师,存在许多描写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大作。

在中国,儒家提出了“仁政以德”,寄希望于实行德治和礼制管理国家和人民;法家提出了“法制刑治”,主张通过严刑酷法治理国家和人民;而道家则是无为而治,追求平等自由朴素安宁。

当然这是古代中国在管理国家方面的方式方法。

而古代的西方国家在管理国家方面也有很多不错的方式方法。

主要有古罗马的民主制,汉谟拉比法典等等。

而在管理企业的方式方法上,近代的中国成就不大,主要靠学习西方。

西方的管理学起源于200多年前,从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法约尔到马克思韦伯、乔治梅奥、马斯洛再到李皮特、德鲁克和弗雷德卢桑斯;有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等。

可谓是学派众多、主张各异、著作繁多。

综合看来,给我们留下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儒家和法家,古罗马的民主制,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

可以这么说,儒家的仁政管理思想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相通的,都是在主张如何做好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都在看到被管理者的需要;而古罗马的民主制虽然是有限的民主制,但也在寻求一种公平,这同法家的主张有一定的相同点;而法约尔的主张则在他们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不但注重员工的需求和管理的民主性、法制性,而且还提出了权责相等、要团结和敢于创新等。

最后,美国人彼得〃德鲁克则对管理学有了更加新颖的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综合以上各家学派的观点,我们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协调员工自身,使他的需求与工作相协调;协调领导与员工的关系,使企业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协调企业各机构,真正做到各部门相互配合。

最后,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须是可测量的,那么测量的标准是什么?无庸置疑,是企业的绩效如何,企业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等。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注重“和”,即协调,怎么去协调企业的生产与销售、领导与员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的业通人和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