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知识分析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时可以用化学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需死记硬背。
例如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可以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可以推测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中性、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顺序表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可以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沙特列原理,可以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那些可以从化学理论上加以概括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学科特点
中学化学集中学习了氢、氧、硫、氯、氮、磷、碳、硅、钠、镁、铝、铁、铜13种元素,在8种非金属元素中,以硫、氮的知识较为复杂,在5种金属元素中,铝具有两性特点,铁的变价、配合物的生成、铁的冶炼都有代表性,专题复习时我重点抓好以硫、氮为代表的8种非金属元素,以铝、铁为代表的5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化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化学实验,就能较好地掌握全部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每种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各个知识点应以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重点。
这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法、检验、存在、保存等。
因此,对每一个重点知识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复习。
又因为同一元素相同价态的各种物质通过酸碱反应联系,不同价态的各种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联系,而氧化还原反应是专题复习的难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所以应编制氧化还原反应的网络图。
三、确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学习的方法;非金属元素的概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再现,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难点: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
关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
四、教学流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非金属知识主线:
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
2、书写几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知识主线
①HCl Cl2 HClO NaClO
②H2S S SO2SO3H2SO3H2SO4 Na2SO3Na2SO4
③NH3N2NO NO2HNO3NaNO3
④PH3P P2O5HPO3H3PO4Ca3(PO4)2
⑤CH4 C CO CO2H2CO3CaCO3
⑥S i H4Si S i O2H4S i O4H2S i O3Na2S i O3
3、引导学生书写金属知识主线: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相应盐
4、书写重要金属知识主线
①Na Na2O Na2O2 NaOH Na2CO3
②Al Al2O3Al(OH)3Al2(SO4)3 NaAlO2
③Fe FeO Fe2O3Fe(OH)2Fe(OH)3FeSO4Fe2(SO4)3
5、总结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6、归纳总结硫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7、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非金属知识主线:二、金属知识主线:
三、结构与性质四、硫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