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备考黄金30题(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时,获取一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的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
(1)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B.墨粉纸盘的大小C.纸带的长度D.交流电的频率
(2)在第二条纸带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上述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甲乙
4.某同学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悬挂小钩码的质量,改变小车所受拉力,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
将每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观察图线特点。
(1)实验中为使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拉力,则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质量M应该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为本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量其中x1、x2、x、x4、x5、x6。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则用T、x1、x2…x6表示小车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6次实验,获得了6组对应的小车所受合力F、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a-F图线。
发现图线不过原点,经排查发现:并非人为的偶然误差所致,那么,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你认为,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
5.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沙及沙桶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
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m1,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g m F 1=,作出F a -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________ (选填“甲”、“乙”、“丙”)图线。
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a m -2
1图象,如图3。
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1m ________。
(认为绳的拉力等于沙桶和沙子的总重力,忽略空气阻力及细线与滑轮的摩擦)
6.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
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
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
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
求
(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7.甲车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乙车以4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 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求:
(1)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匀质细绳,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系在竖直墙壁上的B 点,平衡后最低点为C 点。
现测得AC 段绳长是BC 段绳长的n 倍,且绳子B 端的切线与墙壁的夹角为α。
则绳子在C
处弹力大小为,在A处的弹力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为g)
9.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有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是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 = 8 s 时到达高度H = 64 m。
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
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10.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结合图象,试求:
(1)运动员的质量;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3)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1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斜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点距B点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经时间t=2s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碰撞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撤去拉力F 后,经过多长时间经过B点?
1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 的大小;
(3)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3.质量为M =4 kg 、长度l =8
11m 的木板B ,在水平恒定拉力F =10 N 作用下,以v 0=2 m /s 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将质量为m =2 kg 的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由静止轻轻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如图所示。
小物块与木板间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 /s 2。
求:
(1)小物块位于木板上时,木板加速度的大小;
(2)从放上小物块到其脱离木板所经历的时间。
14.如图所示,质量m=4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右端,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传送带的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m ,当传送带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4m/s 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
已知:g=l0m/s 2,sin37°=0.6,cos37°=0.8。
求:
(1)传送带稳定运动时绳子的拉力T ;
(2)某时刻剪断绳子,求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左端处,求物体从图示位置处传送到左端处的最短时间。
15.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L=2m 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v 0=4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一质量为m=1kg 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的中点,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g=10m/s 2,求:
(1)小滑块m 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通过计算判断滑块能否从车上掉下;如果能请说明从车的左端还是右端掉下;
(3)若当滑块轻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要保证滑块不能从车的左端掉F B A
下,恒力F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16.如图所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这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
θ=︒,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
水平部相距3m,另一台倾斜,其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37
分AB以v0=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
将一袋质量为10kg的大米无初速度放在A端,到达B端后,米袋继续沿倾斜的CD部分运动,不计米袋在BC处的能量损失。
已知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求:
(1)米袋到达B点的速度;
(2)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米袋能否运动到D端;
(3)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最小速度
17.如图所示,倾角为37º的斜面长L=1.9m,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v0=3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释放在斜面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º=0.6,cos37º=0.8)
求:(1)抛出点O离斜面底端的高度;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8.在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方格纸的每一小
格的边长为5cm,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试探究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由图可计算出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________m/s.
1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4.0m/s,它的右端与等高的光滑水平平台相接触。
一工件m(可看成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从光滑水平平台上滑出,恰好落在小车左端,已知平台与小车的高度差h=0.8,小车左端距平台右端的水平距离为s=1.2m,取g=10m/s2,求:
(1)工件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传送带的长度L是多少?
20.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高考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