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系统设施规划(二)-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生产物流系统设施规划(二)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面积计算
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 装置有关,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
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到布置设计中道路的布局形式、 道路至相邻建筑物的最小距离问题、建筑物之间距离问题 及车辆运输道路的技术指标等。
1-10
1-11
1-12
1-13
1-14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物流关系 加权值:1
等级
分数
U
0
U
0
U
0
I
2
E
3
E
3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8 1 2
4
95 6
7
a)
8
1
5
2
3
9
6
4
7
b)
5
69 7 4
3 8
21
c)
图 2—22 块状区布置方案
北
1
3 2 10 11
12
14
65
8
绿地
13
9
4
7
图例说明
道路
绿地
车间
大门与围墙
厂区布置二维图
13
东风汽车康明斯连杆车间布置图
标题栏
7.方案评价
(1)加权因素法。 对非经济因素影响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加权因 素法。常见非经济因素,见下页表所示。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 (100)
2 (100)
8 (900)
3 (900)
4 (900)
5 (1200)
9 (100)
6 (100)
7 (400)
6.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
进行面积相关图的调整修正时,通常要考虑厂址条 件或周围环境情况(地面坡度、主导风向、铁路、道路 的出入口、对周围的污染、振动、噪声等)、搬运设施 和方法、仓库设施、公用及辅助部门等方面的内容。
U E6 U U U U
E U1X O U X I 1U X5U 2U U5 I 2
I U5 U U I I 2
1I
I U X4 2U
U1 E2U X5U
U1U I 5O
U U E 4 O2
U O4 I 2
A X 4 U3
1 O5 U
O4U
4E
I3
8
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
接待和参观者停车处 金属精加工和焊接 维修和部件装配
剪切机和冲压机 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维修和接收 废品回收和工具室
维修和自助食堂 焊接和外购件仓库 技术部门和发运
焊接和油漆 铸造车间和主要办公室 冲压车间和工具车间
密切程度的理由
类似搬运问题,如搬运物料的数量等。 损坏没有包装的物品,或包装完毕以前检查但不明确 使用相同人员、公用设施、管理方式、和形式相同的建 筑物
0
U
0
U
0
U
0
U
0
O
1
O
1
U
0
U0Βιβλιοθήκη U0U0
U
0
U
0
O
1
E
3
U
0
U
0
U
0
关系密级
非物流关系 加权值:1
等级
分数
E
3
E
3
E
3
I
2
I
2
E
3
U
0
U
0
I
2
U
0
U
0
U
0
U
0
I
2
E
3
U
0
X
-1
X
-1
U
0
U
0
U
0
E
3
U
0
U
0
X
-1
U
0
U
0
U
0
U
0
I
2
I
2
U
0
U
0
U
0
分数
3
3 3 4 5 6 0 0 2
0 0 0 0
车库
U
U UI
UE
UUE UU U
E UUU U OUU
U I EUU UOUOU
UU U U OU U IUUUU
I U UUU UU U E UU U U
OU U U U U EUU U U
UAU UU UU U U
UUU U
UUU A UU
UU
UU
U
U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4.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露天 露天
1.构成叉车的物料分类及重量
总装体 叉车
各部件 行走系统
液压抬升机构
车体 平衡重 随车工具箱 其它
零、部件
电瓶、电机 变速器 转向桥、驱动桥等 抬升机构 液压缸 泵及液压回路
液压油 塑料制品 油漆 标准件
重量(T)
0.2 0.3 0.8 0.3 0.2 0.2 0.8 0.3 0.1 0.06 0.01 0.01 0.02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购件库 机加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车库
E
4E
E4 I
4 U3 I
U X 3E U5X 3U
A U5U U 1O I U I U2A 2 I U1U
U1 I 2U E U U U2 E U1U U
可提高作业连续性 ③高度柔性
缺点
①人员设备的移动增加 ②设备需要重复配备 ③工人技能要求高
(2)按产品原则布置。指将不同类型的机器、 设施按产品的加工顺序和路线要求,布置成流 水生产线或装配线形式。通常有直线型、L型、 O型、S型、U型。
各种加工设备
流水线
各种加工设备
优点
①由于布置符合工艺过程,物流顺畅 ②由于上下工序衔接,在制品少 ③生产周期短 ④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⑤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不高,易于培训 ⑥生产计划简单 ⑦可使用专用设备
建筑面积(m×m) 结构形式(m) 备注
72×36 36×36 48×36 72×36 90×30 90×30 72×36 180×96 60×24 48×30 48×48 100×50 300×60 80×60
跨距12 跨距12 跨距12 跨距18 跨距30 跨距30 跨距18 跨距24 跨距12 跨距30 跨距24
损坏没有包装的物品或包装完毕以前检查但不明确使用相同人员公用设施管理方式和形式相同的建接待和参观者停车处金属精加工和焊接维修和部件装配方便安全搬运物料的数量和形状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剪切机和冲压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搬运物料的数量搬运物料的体积共用相同的人员维修和接收废品回收和工具室产品的运送共用相同的设备维修和自助食堂焊接和外购件仓库技术部门和发运接触不多不常联系焊接和油漆铸造车间和主要办公室冲压车间和工具车间灰尘火灾烟尘外观振动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理由序号理由序号理由人员联系序号作业单位名称油料库标准外购件库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原材料库焊接车间变速器车间总装车间工具车间油漆车间试车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车库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关系密级符号作业单位对比关系密级符号作业单位对比13一般515特别重要靠近25不重要2085重要38不希望靠近010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作业单位对关系密级综合关系物流关系加权值
(三)系统的布置设计实例
一个叉车总装厂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 厂区东西长约500米,宽约280米,年产各种 叉车约3000台,主要设施如下表所示,其作 业单位分别负责完成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及总 装工作。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关系密级
绝对必要靠近 特别重要靠近 重要
符号
A E I
作业单位对比 例 (%)
1-3 2-5 3-8
关系密级
一般 不重要 不希望靠近
符号 作业单位对比 例 (%)
O 5-15 U 20-85 X 0-10
作业单位对
1-2
1-3
1-3
1-4
1-5
作业单位之
1-6
1-7
间综合相互
1-8
关系计算表
1-9
(2)费用对比法。 当各个方案都已证明合理时,需从经济费用 比较。
物流系统加权评价非经济因素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因素
是否易于将来发展 工艺过程的适应性 设施布置是否灵活可变
物流效率 物料搬运效率 储存的效率 空间利用率 辅助部门的综合效率 工作环境及员工的满意度
重要性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车床组
铣床组
磨镗钻组
其它
优点
①机器利用率高 ②设备和人员的柔性程度高, 更改产品品种和数量方便 ③设备投资相对较少 ④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
缺点
①物流量大 ②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 ③生产周期长 ④库存量相对较大 ⑤员工技能要求高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根据一定的标准, 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分成零件组,确定 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然后配置适应各 组加工工艺的设施,形成“成组生产单元”。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 12
11-12 8-11 3-8 1-6 4-5 8-10 6-10 1-5 5-9 7-8 1-4 4-7 4-8 8-9 2-11 2-10 3-7
34
物流强度等级
A A E E E E E E I I I I O O O O O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构件库 机加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购件库 切削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车库
用途
存储原材料 存储油漆、油料 储标准件、半成品 零件切削加工 零件热处理 车身焊接 变速器组装 总装 随车工具箱制造 车身喷漆 试车 存储叉车成品 办公、生活服务 车库、停车场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
序号
含义
A 绝对重要
E 特别重要
I 重要
说明 比例(%) 序号
含义
说明 比例(%)
2-5 3-10 5-15
O 一般密切程度
10-25
U 不重要
45-80
X 负的密切程度 不希望接 酌情而定 近
基准相互关系
字母 A
E I O U X
一对作业单位
钢材库和剪切区 最后检查和包装 清理和油漆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业单位对 (路线)
4-8 5-9 6-10 7-3 8-9 8-10 8-11 11-12
物流强度
0.2 0.31 0.8 0.31 0.1 0.81 3.24 3.3
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因素
安全设施及管理 产品的质量 设备利用率
与企业发展规划协调程度 环境保护与自然条件利用
外观美观 其它
重要性
例:某车间布置设计,共4种方案:A—仓 库与车间布局分散;B—车间布局完整、集 中; C—辅助服务部门集中;D—布局不完 全集中。从例子中可以看到,D方案分值最 高。
序号 考虑因素
权数
2.绘制工艺过程图
标准件
原材料
3 0.01
1 0.49
0.19
5
(0.29)
0.1
4
0.19
(单位:t)
7 0.31
废料
变速器工艺过程图
原材料
0.15
1 0.2
5 (0.23)
0.08
9
(单位:t) 0.1
0.1 废料
随车工具箱工艺过程图
油漆
原材料
2 0.01
1 1.2
6
0.40
10
废料
(单位:t) 0.81
缺点
①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生产线中断 ②产品创新将导致布置的重新调整 ③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④相对投资较大 ⑤重复作业,单调乏味 ⑥维修保养费用高 ⑦机器负荷不满
(3)按工艺过程布置。是将具有相同功能的 同类设备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的加工任 务。这种布置适用于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 的生产方式。
方便、安全 搬运物料的数量和形状 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搬运物料的数量 搬运物料的体积,共用相同的人员
产品的运送 共用相同的设备
接触不多 不常联系
灰尘、火灾 烟尘 外观、振动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理由
序号
理由
1 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2 生产服务
3 物料搬运
4 管理方便
序号 5 6 7 8
理由 安全及污染 共用设备及辅助动力源 振动 人员联系
原
成
材
品
料
库
优点
缺点
①物流顺畅
①生产计划要求高
②设备利用率较高
②由于单元之间流程不平衡,需要
③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中间储存
④有利于扩大工人的作业技能
③人员需要掌握所有作业技能
⑤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④减少了使用专业设备的机会
⑥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布置的 ⑤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
优点
布置的缺点
符号
A E I O U
物流路线比 例(%)
10 20 30 40
承担物流量 比例(%)
40 30 20 10
物流强度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作业单位对 (路线) 1-4 1-3 1-6 2-10 2-11 3-7 3-8 4-5 4-7
物流强度
0.3 0.69 1.2 0.01 0.06 0.01 1.82 1.14 0.3
1
辅助服务是否分散
10
2
管理是否容易
6
3
扩建的可能性
5
4
物流及搬运是否经济
10
5
灵活性
9
6
投资大小
8
7
设备利用率
5
合计
A U/0 O/6 O-/3 O/10 O/9 O-/4 A/20 52
各方案的等级及分数
B
C
I/20
I/20
A/24
E-/15
I/10
O/5
U/0
I/20
E/27
I/18
O/8
I/16
车体工艺过程图
原材料
1 0.35
5 0.2
(0.55) 4
(单位:t) 0.2
0.15 废料
液压缸工艺过程图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面积计算
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 装置有关,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
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到布置设计中道路的布局形式、 道路至相邻建筑物的最小距离问题、建筑物之间距离问题 及车辆运输道路的技术指标等。
1-10
1-11
1-12
1-13
1-14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物流关系 加权值:1
等级
分数
U
0
U
0
U
0
I
2
E
3
E
3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0
U
8 1 2
4
95 6
7
a)
8
1
5
2
3
9
6
4
7
b)
5
69 7 4
3 8
21
c)
图 2—22 块状区布置方案
北
1
3 2 10 11
12
14
65
8
绿地
13
9
4
7
图例说明
道路
绿地
车间
大门与围墙
厂区布置二维图
13
东风汽车康明斯连杆车间布置图
标题栏
7.方案评价
(1)加权因素法。 对非经济因素影响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加权因 素法。常见非经济因素,见下页表所示。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 (100)
2 (100)
8 (900)
3 (900)
4 (900)
5 (1200)
9 (100)
6 (100)
7 (400)
6.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
进行面积相关图的调整修正时,通常要考虑厂址条 件或周围环境情况(地面坡度、主导风向、铁路、道路 的出入口、对周围的污染、振动、噪声等)、搬运设施 和方法、仓库设施、公用及辅助部门等方面的内容。
U E6 U U U U
E U1X O U X I 1U X5U 2U U5 I 2
I U5 U U I I 2
1I
I U X4 2U
U1 E2U X5U
U1U I 5O
U U E 4 O2
U O4 I 2
A X 4 U3
1 O5 U
O4U
4E
I3
8
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
接待和参观者停车处 金属精加工和焊接 维修和部件装配
剪切机和冲压机 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维修和接收 废品回收和工具室
维修和自助食堂 焊接和外购件仓库 技术部门和发运
焊接和油漆 铸造车间和主要办公室 冲压车间和工具车间
密切程度的理由
类似搬运问题,如搬运物料的数量等。 损坏没有包装的物品,或包装完毕以前检查但不明确 使用相同人员、公用设施、管理方式、和形式相同的建 筑物
0
U
0
U
0
U
0
U
0
O
1
O
1
U
0
U0Βιβλιοθήκη U0U0
U
0
U
0
O
1
E
3
U
0
U
0
U
0
关系密级
非物流关系 加权值:1
等级
分数
E
3
E
3
E
3
I
2
I
2
E
3
U
0
U
0
I
2
U
0
U
0
U
0
U
0
I
2
E
3
U
0
X
-1
X
-1
U
0
U
0
U
0
E
3
U
0
U
0
X
-1
U
0
U
0
U
0
U
0
I
2
I
2
U
0
U
0
U
0
分数
3
3 3 4 5 6 0 0 2
0 0 0 0
车库
U
U UI
UE
UUE UU U
E UUU U OUU
U I EUU UOUOU
UU U U OU U IUUUU
I U UUU UU U E UU U U
OU U U U U EUU U U
UAU UU UU U U
UUU U
UUU A UU
UU
UU
U
U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4.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露天 露天
1.构成叉车的物料分类及重量
总装体 叉车
各部件 行走系统
液压抬升机构
车体 平衡重 随车工具箱 其它
零、部件
电瓶、电机 变速器 转向桥、驱动桥等 抬升机构 液压缸 泵及液压回路
液压油 塑料制品 油漆 标准件
重量(T)
0.2 0.3 0.8 0.3 0.2 0.2 0.8 0.3 0.1 0.06 0.01 0.01 0.02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购件库 机加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车库
E
4E
E4 I
4 U3 I
U X 3E U5X 3U
A U5U U 1O I U I U2A 2 I U1U
U1 I 2U E U U U2 E U1U U
可提高作业连续性 ③高度柔性
缺点
①人员设备的移动增加 ②设备需要重复配备 ③工人技能要求高
(2)按产品原则布置。指将不同类型的机器、 设施按产品的加工顺序和路线要求,布置成流 水生产线或装配线形式。通常有直线型、L型、 O型、S型、U型。
各种加工设备
流水线
各种加工设备
优点
①由于布置符合工艺过程,物流顺畅 ②由于上下工序衔接,在制品少 ③生产周期短 ④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⑤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不高,易于培训 ⑥生产计划简单 ⑦可使用专用设备
建筑面积(m×m) 结构形式(m) 备注
72×36 36×36 48×36 72×36 90×30 90×30 72×36 180×96 60×24 48×30 48×48 100×50 300×60 80×60
跨距12 跨距12 跨距12 跨距18 跨距30 跨距30 跨距18 跨距24 跨距12 跨距30 跨距24
损坏没有包装的物品或包装完毕以前检查但不明确使用相同人员公用设施管理方式和形式相同的建接待和参观者停车处金属精加工和焊接维修和部件装配方便安全搬运物料的数量和形状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剪切机和冲压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搬运物料的数量搬运物料的体积共用相同的人员维修和接收废品回收和工具室产品的运送共用相同的设备维修和自助食堂焊接和外购件仓库技术部门和发运接触不多不常联系焊接和油漆铸造车间和主要办公室冲压车间和工具车间灰尘火灾烟尘外观振动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理由序号理由序号理由人员联系序号作业单位名称油料库标准外购件库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原材料库焊接车间变速器车间总装车间工具车间油漆车间试车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车库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关系密级符号作业单位对比关系密级符号作业单位对比13一般515特别重要靠近25不重要2085重要38不希望靠近010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作业单位对关系密级综合关系物流关系加权值
(三)系统的布置设计实例
一个叉车总装厂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 厂区东西长约500米,宽约280米,年产各种 叉车约3000台,主要设施如下表所示,其作 业单位分别负责完成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及总 装工作。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关系密级
绝对必要靠近 特别重要靠近 重要
符号
A E I
作业单位对比 例 (%)
1-3 2-5 3-8
关系密级
一般 不重要 不希望靠近
符号 作业单位对比 例 (%)
O 5-15 U 20-85 X 0-10
作业单位对
1-2
1-3
1-3
1-4
1-5
作业单位之
1-6
1-7
间综合相互
1-8
关系计算表
1-9
(2)费用对比法。 当各个方案都已证明合理时,需从经济费用 比较。
物流系统加权评价非经济因素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因素
是否易于将来发展 工艺过程的适应性 设施布置是否灵活可变
物流效率 物料搬运效率 储存的效率 空间利用率 辅助部门的综合效率 工作环境及员工的满意度
重要性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车床组
铣床组
磨镗钻组
其它
优点
①机器利用率高 ②设备和人员的柔性程度高, 更改产品品种和数量方便 ③设备投资相对较少 ④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
缺点
①物流量大 ②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 ③生产周期长 ④库存量相对较大 ⑤员工技能要求高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根据一定的标准, 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分成零件组,确定 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然后配置适应各 组加工工艺的设施,形成“成组生产单元”。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 12
11-12 8-11 3-8 1-6 4-5 8-10 6-10 1-5 5-9 7-8 1-4 4-7 4-8 8-9 2-11 2-10 3-7
34
物流强度等级
A A E E E E E E I I I I O O O O O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构件库 机加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购件库 切削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车库
用途
存储原材料 存储油漆、油料 储标准件、半成品 零件切削加工 零件热处理 车身焊接 变速器组装 总装 随车工具箱制造 车身喷漆 试车 存储叉车成品 办公、生活服务 车库、停车场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
序号
含义
A 绝对重要
E 特别重要
I 重要
说明 比例(%) 序号
含义
说明 比例(%)
2-5 3-10 5-15
O 一般密切程度
10-25
U 不重要
45-80
X 负的密切程度 不希望接 酌情而定 近
基准相互关系
字母 A
E I O U X
一对作业单位
钢材库和剪切区 最后检查和包装 清理和油漆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业单位对 (路线)
4-8 5-9 6-10 7-3 8-9 8-10 8-11 11-12
物流强度
0.2 0.31 0.8 0.31 0.1 0.81 3.24 3.3
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因素
安全设施及管理 产品的质量 设备利用率
与企业发展规划协调程度 环境保护与自然条件利用
外观美观 其它
重要性
例:某车间布置设计,共4种方案:A—仓 库与车间布局分散;B—车间布局完整、集 中; C—辅助服务部门集中;D—布局不完 全集中。从例子中可以看到,D方案分值最 高。
序号 考虑因素
权数
2.绘制工艺过程图
标准件
原材料
3 0.01
1 0.49
0.19
5
(0.29)
0.1
4
0.19
(单位:t)
7 0.31
废料
变速器工艺过程图
原材料
0.15
1 0.2
5 (0.23)
0.08
9
(单位:t) 0.1
0.1 废料
随车工具箱工艺过程图
油漆
原材料
2 0.01
1 1.2
6
0.40
10
废料
(单位:t) 0.81
缺点
①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生产线中断 ②产品创新将导致布置的重新调整 ③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④相对投资较大 ⑤重复作业,单调乏味 ⑥维修保养费用高 ⑦机器负荷不满
(3)按工艺过程布置。是将具有相同功能的 同类设备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的加工任 务。这种布置适用于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 的生产方式。
方便、安全 搬运物料的数量和形状 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搬运物料的数量 搬运物料的体积,共用相同的人员
产品的运送 共用相同的设备
接触不多 不常联系
灰尘、火灾 烟尘 外观、振动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理由
序号
理由
1 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2 生产服务
3 物料搬运
4 管理方便
序号 5 6 7 8
理由 安全及污染 共用设备及辅助动力源 振动 人员联系
原
成
材
品
料
库
优点
缺点
①物流顺畅
①生产计划要求高
②设备利用率较高
②由于单元之间流程不平衡,需要
③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中间储存
④有利于扩大工人的作业技能
③人员需要掌握所有作业技能
⑤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④减少了使用专业设备的机会
⑥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布置的 ⑤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
优点
布置的缺点
符号
A E I O U
物流路线比 例(%)
10 20 30 40
承担物流量 比例(%)
40 30 20 10
物流强度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作业单位对 (路线) 1-4 1-3 1-6 2-10 2-11 3-7 3-8 4-5 4-7
物流强度
0.3 0.69 1.2 0.01 0.06 0.01 1.82 1.14 0.3
1
辅助服务是否分散
10
2
管理是否容易
6
3
扩建的可能性
5
4
物流及搬运是否经济
10
5
灵活性
9
6
投资大小
8
7
设备利用率
5
合计
A U/0 O/6 O-/3 O/10 O/9 O-/4 A/20 52
各方案的等级及分数
B
C
I/20
I/20
A/24
E-/15
I/10
O/5
U/0
I/20
E/27
I/18
O/8
I/16
车体工艺过程图
原材料
1 0.35
5 0.2
(0.55) 4
(单位:t) 0.2
0.15 废料
液压缸工艺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