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设计规范(建筑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基本規定
3.0.1 冷庫的設計規模應以冷庫的公稱體積為計算標準,5000m3以下的為小型冷庫,5000m3~20000m3的為中型冷庫,大於20000m3的為大型冷庫。
4.建築
4.1 庫址的選址
4.1.1 冷庫的選址
1、庫址宜選在城區物流中心,不宜選在城市居住區;
2、庫址宜選在居住區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側,污染區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3、使用氨製冷工質的冷庫,與其下風側的居住區防護距離不宜小於300m,與其他居住區衛
生防護距離不宜小於150m。
4.2 總平面
4.2.4 壓縮機房位置應靠近冷負荷最大的冷間,並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環境。
4.2.5變配電間應佈置在壓縮機房的附近。
4.3 庫房的要求
4.3.1 庫房佈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冷間應按不同的設計溫度分區、分層佈置;
2、冷間建築的設計應儘量減少其隔熱圍護結構的外表面積;
4.3.2 每座庫房中冷間建築的耐火等級、層數和麵積應符合表4.3.2的要求。
冷間建築內防
火牆應將外牆、屋面、樓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熱材料截斷。
表4.3.2 冷間建築耐火等級、層數和麵積(㎡)
冷間建築耐火等級最多允許
層數
最大允許占地面積(㎡)
單層、多層高層
冷間建築防火分區冷間建築防火分區
一、二級不限7000 3500 5000 2500
三級 3 1200 400 ——
注:1、當設地下室時,只允許設一層地下室,且地下冷藏間建築面積不應大於地上冷藏建築最大允許占地面積,防火分區不得大於1500㎡。
2、建築高度大於24m的為高層冷庫。
4.2.4 冷藏間的分區
1、應按冷藏食品的性質和冷藏溫度要求分區;
2、有異味或易串味的食品要分區;
3、按管理不同分區;
4.2.5 庫房應設穿堂
4.2.6 庫房公路月臺
1、庫房月臺寬度不宜小於5m;
2、月臺邊緣應裝橡膠緩衝條,並塗黃色和黑色防撞警示帶;
3、月臺邊緣如有結構柱,結構柱邊緣與月臺邊緣淨距不小於0.6m,月臺罩棚寬度不應
小於1m;
4、可設置封閉月臺,封閉月臺應與庫房合用穿堂;
5、封閉月臺的冷藏門應設置與冷藏車門連接的密閉軟門套;
4.2.7 庫房鐵路月臺
1、庫房鐵路月臺寬度不宜小於7m;
2、月臺邊緣高度高出鐵軌頂面1.1m,邊緣距鐵路中心線距離應為1.75m。
3、月臺罩棚柱邊距邊緣淨距不應小於2m,且符合鐵路部門的長度要求。
4、月臺應設置適合上下的臺階和坡道。
4.2.8多層、高層庫房宜設置電梯
4.2.9 庫房設置電梯的數量
1、5t型電梯的運載能力按34t/h計,3t型電梯的運載能力按20t/h計,2t型電梯運載能
力按13t/h計。
2、鐵路可按日吞度量計算,電梯位置可考慮兼做辦公電梯使用。
不宜另設電梯。
4.2.10庫房的樓梯間應設在穿堂附近,並採用不燃材料建造,通向穿堂的門應為乙級防火
門,首層樓梯出口應直通室外或距直通室外的出口不大於15m。
4..2.11 帶水作業的加工間和溫度高、濕度大的房間不應與冷藏間毗連,因生產流程必須毗
鄰時,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
4.2.12 建築面積大於1000㎡的冷藏間,應至少設置兩個冷藏門(隔牆門),不大於1000
㎡的可設置一個冷藏門。
冷藏門應有應急內開門鎖裝置,並有醒目標識。
4.2.13凍結物冷藏間門洞內側應設置構造簡單,易於替換的回籠間。
4.2.14 冷藏門外側應設置冷風幕或冷藏門內側設置耐低溫的透明塑膠門簾。
4.2.15庫房的附屬建築可佈置於穿堂附近,多層、高層應設置在首層,但至少有一個獨立
的安全出口。
衛生間應採用自動沖洗潔具。
4.2.17 在庫房內部嚴禁設置與庫房生產、管理無直接關係的其他用房。
4.3 库房的隔热
4.3.1库房的隔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热率宜低
2、不应有散发有害或有异味等对食品有污染的物质
3、宜为难燃或不燃材料,且不易变质
4、宜选用块状温度变形系数小的块状隔热材料
5、正铺贴于地面、楼面的隔热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25MPa
4.3.11相邻同温冷间的隔墙、楼板可不设隔热层。
4.3.12 冷库底层冷间温度低于0℃时,地面应采取防冻胀措施,地面为岩层或砂砾层且地
下水位较低时可不做防冻胀措施。
冷库底层冷间温度不低于0℃时,可不采取防冻胀措施,但应设置隔热层。
4.3.13空气冷却器基座下端及周边1m范围内地面总热阻R0不应小于3.18㎡·℃/W。
4.3.14冷库屋面及外墙宜涂成白色或浅色。
4.4 库房的隔汽和防潮
4.4.1 当围护结构两侧温差≥5℃时,应在隔热层温度较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4.4.3 当隔热层采用现喷(或灌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时,隔汽层不应选用热熔性
材料。
4.4.4库房隔汽层和防潮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库房外墙的隔汽层应与地面隔热层上、下的防水层和隔汽层搭接。
2、楼面、地面的隔热层上、下、四周应做防水层或隔汽层,且楼面、地面隔热层的防
水层或隔汽层应全封闭。
3、隔墙隔热层底部应作防潮层,且应在其热侧上翻铺0.12m。
4、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
4.5 构造要求
4.5.1 在夏热冬暖地区库房屋面上应设置通风间层。
4.5.2 库房顶层隔热层采用块状隔热材料时,不应再设阁楼层。
4.5.3用作铺设松散隔热材料的阁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阁楼楼面不应留有缝隙,采用预制构件时,构件之间的缝隙必须填实。
2、松散隔热材料是设计厚度应取计算厚度的1.5倍。
3、阁楼柱应自阁楼楼面起包1.5m高度的块状隔热材料,厚度应使热阻不小于1.38
㎡·℃/W,隔热层外面应设隔汽层、但不应抹灰。
4.5.4 当外墙与阁楼楼面均采用松散可燃隔热材料时,相交处应设防火带。
相交部位防火
分隔极限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
4.5.5 多层、高层冷库冷藏间的外墙与檐口及各层冷藏间外墙与穿堂连接部位的变形缝应
采取防漏水的构造措施。
4.5.6 库房的承重结构需要连接而使隔热层断开的部位、门洞和设备、供电管线穿越隔热
层周围部位、冷藏间、冻结间通往穿堂的门洞外跨越变形缝部位的局部地面和楼面。
均应采取防冷桥构造处理。
4.5.7 隔热材料不应采用汗水粘粘结材料粘接。
4.5.8 带水作业冷间应有保护墙面、楼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
4.5.9 库房排水宜设置外天沟和墙外明装落水管。
4.5.10 冷间建筑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层应采用放置地下水、地表水侵入的措施,并应设排
水设施。
4.5.11 冷藏间地面应采用耐磨,不起灰地面。
4.6 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
4.6.1 氨制冷机房屋面应设通风间层及隔热层,机房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
隔开,并应设固定密闭观察窗,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
的面层、变配电所和氨压缩机房贴邻共用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应只穿过与配
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然材料严密封堵。
机房门应采用平
开并向外部开启。
氨制冷机房、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连通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4.6.2 氟制冷机房单独设置时,应按照氨制冷机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