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修葺.(qì)B.怵.然(shù)C.凝睇.(tì)D.巨擘.(bî)踯.躅(chí)
水裔.(yì)
扁.舟(biǎn)
鸾.鸟(luán)
迤.逦(yí)
回眸.(mïu)
碣.石(jiã)
砧木
..(zhēn)
肤如凝脂.(zhǐ)
天崩地坼.(châ)
云栈.萦纡(zhàn)
切中.肯綮(zhî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B.“我爸李刚”的宣言里,何尝不是充斥着令人浮想联篇的意味?“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话太值得权力监管部门玩味了。
C.郑宇列举实例,借以说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宏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点,“不能用西方的‘挈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
”
D.《蜀相》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偭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
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
....,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
....”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
....,不抗拒。
”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
....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潦.(liǎo)缩烽燧.(suì) 葭.(jiā)苇期.(jī)我
B.踦.(qǐ) 垓.(Gāi)下刈.(yì)旗美人和.(hâ)之
C.阿.(ē)房宫绐.(tái) 田父.(fù) 怵.(chù)然
D.新缯.(zēng) 言讫.(qì) 省.(xǐng)兄抟.(tuán)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②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B.①族.庖月更刀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①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焉②养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②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B.①盖以.此得名也②以.故汉追及之
C.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8.下列句中的“为”字读音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④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是( )
A.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B.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
..四队,四向
..之尤物也 B.乃分其骑以为
C.吾知公长者
....
..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
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1.对下列句中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隶属
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脸朝着,面向
D.项王身被十余创被:遭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②不忍杀之,以赐公
C.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①愿为诸君快战②吾为若德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6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洲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有一石,不附.山(依附) B.幸.有舟楫迟(幸而)
C.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闻名) D.已非它山可拟.(比较)
16.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B.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传说的人于是说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里有小姑像,其实不是这样。
C.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D.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0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庾:露天的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举:拔、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火把。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
..哀之 B.后人
C.亦使后人
..也
..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1.D。
A踯躅(zhí)B怵然(chù);C凝睇(dì),扁舟(piān)。
2.A。
B浮想联篇——浮想联翩;C挈约——契约,宏扬:一般作“弘扬”,“宏”不算错字;D偭怀——缅怀。
3.A。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D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志:心意。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B 。
解析:本题是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原题。
这道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
5.D 6.C 7.B 8.D 9.A 10.C
11、B(跟从)
12、D.A项,前一个是“于是”;后一个是“方才”。
B项前一个是“率领”,后一个是“拿来”;C项前一个是助词“的”;后一个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D项,送给。
13、D
14、C
15、D
16、B
17、B
18、D
19、D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