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与规划 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分析与规划文案
任务分析是具备执行任务所需的条件;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起始和终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被另一项任务打断;可能涉及多人。
任务可能是脑力的,也可能是体力的,更多的是两者的结合。
任务中较显著的体力活动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移动某个物体),而较细微的体力活动(如肌肉收缩或眼球的转动)却要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测量。
任务中的脑力或认知活动根本无法观察,只能通过专家或专门技术进行推断来了解。
方法定义
是通过对一个时期内企业各项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达到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员工素质认识和判断的方法。
着重点是对主观因素的分析。
任务分析是结果分析,也有过程分析,汇总各项任务的分析结果,完成分析报告。
方法选择标准
设定人物分析方法的评判标准。
1. 可信度。
可用来检验任务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无缺陷,还可用于不同人对同一个问题提供的信息间的比较。
2. 统一描述标准。
事先设定定义和概念,可以使任务之间和工作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
3. 全面的分析性指导。
在任务分析中,要有一个规范化与概念化的分析结构指导,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需要描述哪些人的特征。
4. 行为描述中对个人能动性的控制。
任务分析的形式要求既要有同意的内部标准,又要允许适当发挥个人能动性。
[1] 方法与工具
1、[3] 决策表。
决策表把工作活动中的条件与行动加以区分,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行动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揭示。
2、流程图(逻辑图)。
以工作活动流程图的形式来揭示工作任务的操作要素与流向。
3、语句描述。
通过语言形成揭示工作任务中的要素、关系及其运作要求。
例如:劝说顾客去购买产品,前一半为工作内容,一半部分为工作目标。
语气描述应注意:
A、尽量用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结构为:行动者——行为——行为目标。
例1:搬运结束后工具被工作员清洁。
(错误)例2:搬运后再清洁工具。
(正确)
B、一项任务叙述中,只能包含一个行动和一个目标。
例3:检查信件、报告、包裹。
(错误)例4:检查信件、检查包裹(正确)。
C、尽量用定量化语句。
例5:推走装载好的车。
(效果差)例6:推走载有50~250kg货的手推车。
(效果好)
4、时间列形式。
依据工作时间长短与顺序来揭示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任务的轻重与关系的形式。
5、任务清单。
把岗位工作活动中所有的任务逐个列出让被调查的人迭择并标明前后顺序,重要程度或困难程度等。
一般来说,方法1与2比较适合那些任务之间存在前后顺序或逻辑关系的流水作业岗位,而方法3、4、5比较适合那些缺乏逻辑关系与顺序关系的岗位任务分析。